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草藥:羊蹄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羊蹄的功效與作用

羊蹄

(經典)

名稱不同的有東方玉簪、連沖蘆、桂木(本經)、毒菜根(雷勇鐘芳)、羊蹄(庚欣余冊)、大黃(滇南本草)、大黃(鎮江府治)、大黃(植物名稱考證)

來源是蓼科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根。

植物形態學①羊蹄,又名:姬(《詩經》)、邪菜(《石矛傳》)、尤(《廣雅》)、牛推(《陸機詩書》)、徐(《別錄》)、禿菜(《陶弘景》)、豬耳朵()。

有黃色粗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1米高。根狀葉簇生,柄長,葉長橢圓形,長10 ~ 25厘米,寬4 ~ 10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波狀;莖生葉很小,莖很短。總狀花序頂生,每壹花簇略下垂;花被6,淺綠色,外輪3展開,內輪3果被;花被寬卵圓形,網狀明顯,背面有卵圓形疣狀突起,表面細網狀,邊緣有不規則微齒;雄蕊6,3對;子房具角,1室,1胚珠,花柱3,柱頭全裂。瘦果呈三角形,頂端尖銳,棱角分明,長約2毫米,褐色,有光澤。有3個放大的水果信封。四月開花。水果在五月成熟。

出生在山野,老撾或濕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

②尼泊爾羊蹄,又名牛二黃草、尼泊爾魯梅克斯、牛二大黃。

根粗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圓形,邊緣較淺,高0.7 ~ 1.5m,直立。單葉為五片,葉柄薄;莖生葉長圓形,卵圓形至三角卵形,長20 ~ 40厘米,寬3 ~ 5厘米,或更大,頂端短,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凹凸不平,偶爾有幾片葉混生於上部的花序中。總狀花序,花束間有間距,花梗中部有明顯的關節;花被6,內輪3膨大成果花被,橢圓形,網脈突出明顯,中心有長方形疣狀突起,邊緣有針狀齒,每邊約10,齒端呈鉤形;雄蕊6;子房三角形,花柱3,柱頭具流蘇。瘦果呈三角形,有光澤。五月開花。

我喜歡生在低山和溫暖地區的路邊和溝渠裏。分布於中國中部和西南部。

以上兩種植物的葉(羊蹄葉)和果(羊蹄果)也入藥,各有專文詳述。

收集工作從8月進行到9月。

毛茛根的化學成分含有大黃酸、大黃素和尼泊丁-3-甲基萘)。

這種植物還含有壹種降血糖成分(熔點103 ~ 104℃)。

藥理作用羊蹄根酊在體外對多種病原真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在試管中與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直接接觸後的雞胚內註射根(含不明物種)煎劑可預防感染,尿囊液蛋白可大大降低這種作用。羊蹄根(種屬不明)濃縮醇提取物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血細胞脫氫酶有抑制作用(試管內亞甲藍脫色法),對前兩者白細胞呼吸有壹定抑制作用(瓦爾薩爾瓦呼吸器測定法)。羊蹄含有草酸,大劑量使用有毒。大黃的藥理作用見《大黃》。

同屬植物群的歐魯梅克斯的醇提水溶液對降低動物血壓具有持久的中樞作用。類似大黃,小劑量有收斂作用,大劑量有通便作用,並能反射性促進膽囊功能,也有壹定止血作用。

苦、寒、微毒。

①經典:“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3)唐本草:“味苦,毒小。”

④本草補:“甘。”

回歸經典《本草綱目》:“始於少陰經。”

功能:清熱、通便、利尿、止血、殺蟲。治療大便幹燥、淋證、黃疸、嘔血、腸風、功能性子宮出血、脫發、疥瘡、癰腫、跌打損傷。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潤腸通便。可用於治療皮膚病、疥瘡、各種出血、肝炎和各種炎癥。

(1)經典:“主頭禿癢,除熱,婦人失色。”

(2)別錄:“主浸痔,殺蟲。”

③《日華子本草》:“治癬,殺盡蟲腫毒,以醋敷之。”

④《滇南本草圖說》:“曬幹為終,敷馬刀、石癰、癤、癬瘡、疥瘡、癰、瘺、癤等。,並以醋為借口,以油擦破布。”

⑤《滇南本草》:“治諸熱毒,瀉六腑實火,瀉六經發熱,除虛熱,利小便,治熱淋。”殺蟲劑,癬和癤。"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倒果汁或煮奶油。外用:搗實、磨汁塗膜或煎服、洗滌。

應忌“本草言”:“脾胃虛寒、腹瀉不食者,不宜入。”

方案壹:治療便秘:羊蹄根壹兩(銼)。拿壹大杯水,煎六分,給我拿。(《盛慧芳》)

②治療產後風的秘方:將羊蹄根銼平,絞汁三兩勺,水半杯水,煎壹兩次,溫熱空腹服用。(《本草》)

③治療紅白濁:三錢以每只羊蹄根五元。用水煎服。(中藥實驗研究)

④濕熱黃疸的治療:羊蹄根五元,五加皮五元。用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⑤治熱郁嘔血:羊蹄、麥冬湯煎,或熬膏,煉蜜,兌幾勺白湯。(《本草言》)

⑥治腸風血:毒菜根半根(洗凈切塊),生姜半片。炒紅,無灰酒淬,少傾碗蓋,棄我隨意飲。(《雷勇·鐘芳》)

⑦內痔便血的治療:羊蹄根八元壹兩,肥壹點的豬肉四兩。放在瓦罐裏,加水,煮到肉爛的很爛,然後去藥喝湯。(江西民間草藥)

⑧治療* * * *周圍炎癥:羊蹄根(鮮)壹兩至壹份半。冰糖用水煎服,早晚空腹服用。(福建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

⑨治療婦女外陰糜爛疼痛:將羊蹄煎服,摩擦。(《本草言》)

⑩治喉麻痹壹言不發:羊蹄只有壹根,不要等天氣,用醋磨三年,用生布弄幹。(錢進方)

⑾治風:羊蹄的草根在生鐵上抹上醋,旋轉刮去,塗在根部;如果沒有蓋好,加壹點硫磺,用它研磨。(《盛慧芳》)

⑿白禿的治療:羊蹄根(單根者,不見風日)用醋研磨三年,生布擦瘡敷之。(“填充肘部背面”)

【13】疥瘡的治療:羊蹄根(搗碎)塗上豬脂,或少抹鹽為好。(《瑤僧探奇偏方》)

【14】治癬:羊蹄根用苦酒在磨盤上研磨,敷瘡;先刮瘡,用火擦幹,敷四五次。(錢進方)

⒂長期治癬瘡:將羊蹄根搗碎取汁,用少許油膩的粉末作藥膏塗於癬上,分三五次;如果是幹的,就是豬脂肪混合塗抹。(“所有人的簡單食譜”)

⒃治癢穴中癢,因浸得過深,癢得不能忍受,搔抓後有黃水流出,再復發:取羊蹄根,去土,細切,搗碎敷壹會,冷水洗凈,每日壹次,末敷就算了。(《呂莊顏本草經》)

⒄治頭風白頭皮屑:將羊蹄根部露出晾幹,搗成粉末,用羊膽汁調好,抹在頭上。(《盛慧芳》)

治療汗斑之初的⒅:將硼砂研末,用鮮羊蹄根擦;或者幹脆用新鮮羊蹄根擦拭患處。對初學者有效。(中藥實驗研究)

⑨治跌打損傷:鮮羊蹄根適量,搗碎,用酒煎,敷於患處。(福建中草藥)

⒇結腸(排便)。用壹兩根羊蹄根,加壹大碗水,煎至六成熟,溫服。

(21)腸風血。羊蹄根洗凈,切塊,加入半碗帶皮老姜,炒至發紅,酒淬,去渣,適量飲用。

(22)喉痛。用羊蹄根,在老陳醋裏磨成泥。先用布把喉嚨擦紅,再上藥。

(23)頑癬。將羊蹄根榨汁,加少許輕粉,調成糊狀塗於癬上。三五次就好了。另壹個方子:用羊蹄根五升,放在桑柴上煮四五次,取汁洗癬,同時用羊蹄汁和明礬粉外敷。

(24)濕癬(癢難忍,水黃,愈後易復發)。用羊蹄根搗爛,用醋調勻,敷上。過壹會兒,用冷水洗掉。每天治療壹次。醋磨塗癬的羊蹄有奇效。

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應用

取尼泊爾幹羊蹄30克,煎3次;或者用開水沖服尼泊爾羊蹄粉3克,每日3 ~ 4次。治療42例,平均4天止血。重癥33例,顯效13例,有效17例,無效3例。輕度9例,顯效4例,有效4例,無效1例。

提醒妳:這個羊蹄中藥材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 上一篇:雙側額竇、篩竇、上頜竇、蝶竇見不規則低密度影,雙側下鼻甲增大,鼻中隔偏左。嚴重不?
  • 下一篇:如何防潮?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