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卷心菜的藥用價值

卷心菜的藥用價值

此味苦、澀、平。功能祛痰、鎮咳、收斂、止血和止瀉。主治咳嗽、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外傷出血、腹瀉、痢疾、淋證、赤白帶下等。若用筋骨草煎服本品,或白菜片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與百部、百合、天冬、麥冬配伍,用於治療肺結核、咳嗽。此外,本品還用於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有舒筋活絡的功效。其他的被用作滋補強壯的藥物來治療身體虛弱和頭暈。它可以外用治療黃瘡。煎服,6 ~ 12g。

①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治嘔血。”

2《本草分類》:“化痰止咳。治壹切內傷,吐血,氣喘,淋證。”

③峨眉藥用植物:“治頭暈無力,為治癆之要藥。”

④《四川中醫誌》:“滋補強壯,止血止咳。治療肝脾虛弱、勞損吐血、內傷咯血、肺病咳喘、婦女帶下、男子淋證;外敷不明腫毒。”

⑤《四川中醫誌》:“體虛者及外感發熱者慎用。”《四川中藥誌》:“性平,味甘,無毒。”

四川中醫記載:“入肝脾。”巖白菜根含有熊果苷,因此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含鞣質,故有收斂作用,可用於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癥和宮頸糜爛。

另據報道,總鞣質含量為65438±09.4%。其試管內濃度為1: 320 ~ 480,對痢疾誌賀氏菌有抑制作用。還含有維生素P類物質。大鼠長期口服水提取物可增加毛細血管阻力;長期大劑量口服不引起毒性反應,不影響大鼠的壹般狀態,也不引起消化道或實質性器官的病變。

根莖含有大約3%的巖白菜素和縮合單寧。全草還含有巖白菜素和熊果苷。1.鎮咳作用白菜對小鼠有壹定的鎮咳作用,根莖300mg/kg的作用與磷酸可待因60mg/kg相當。白菜中含有的巖白菜素也有鎮咳作用。

2.抗菌作用:根莖水煎液和乙醇提取物(主要含縮合鞣質和巖白菜素)對大腸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無抗菌作用;對四種痢疾桿菌(弗氏、誌賀氏、宋內氏、鮑氏誌賀氏)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對福氏誌賀菌的抑制作用最強。試管中白菜提取物濃度為1: 320 ~ 480,對痢疾誌賀氏菌有抑制作用。

3.抗炎收斂作用白菜中所含的熊果苷具有抗炎作用,所含的鞣質具有收斂作用,所以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癥,也可用於子宮糜爛患者。

4.其他作用:大白菜水提取物長期給大鼠服用,可增加毛細血管阻力。1.細菌性痢疾、非細菌性痢疾、急性細菌性痢疾等病癥用白菜制成片劑,每次口服1.5 ~3g,每日三次,均有較好療效。另據報道,卷心菜單獨用於治療腹瀉。2.用巖白菜三針湯治療中、重度慢性氣管炎36例,均取得較好療效,其中止咳、祛痰、消除羅音、防止感染作用顯著,但止咳作用較差。

3.用巖白菜素30 ~ 60 mg/ml水溶液治療肺結核100例。癥狀改善率80.3%,痰菌陰轉率82%,X線胸片有效率72%,空洞有效率67%,血沈恢復率68.65438±0%。40%的患者體重增加3公斤以上。(1)白菜:根莖圓柱形,略扁,略彎,長10 ~ 30cm,直徑1 ~ 2cm。表面棕灰色至棕黑色,具密而微凸的連結,節間長1 ~ 6 ~ 11 mm,部分節有棕黑色葉基殘存,有皺縮條紋和凹或凸的根痕。堅實易碎,易折斷,斷面呈白色或粉紅色,粉狀,邊緣周圍有白色似點狀維管束,壹側稍大,另壹側較小,部分斷面可見部分組織腐爛,多為棕黑色。輕微的呼吸和澀味。

(2)疏螺旋體:除節間長3 ~ 5 ~ 15 mm外,性狀與前種相同。(1)大白菜根莖橫切面:木栓層較厚。根莖背面皮層略寬,維管束較大,外部堅韌。外側有中柱鞘纖維束和其間的形成層,木質部導管輕度木質化。根莖腹部皮層略窄,維管束較小,外部無中柱鞘纖維束,無肌間形成層。髓很寬。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寬卵圓形,球形,不規則,長3 ~ 25微米,少數52μm,含草酸鈣簇,直徑20 ~ 85微米,少數65,438+007 μ m:此外還有褐色包裹體。

(2)厚葉巖白菜根和根莖的結構與厚葉巖白菜相同,只是澱粉粒長度為5 ~ 37微米,草酸鈣團直徑為23 ~ 130微米..(1)取本品粉末65438±0g(40目),加入甲醇65438±00ml,置於水浴中,加熱浸泡65438±00分鐘,過濾。取65438±0毫升濾液,加入65438±0滴氯化鐵試液。溶液是藍綠色到藍黑色。(單寧)

(2)薄層色譜樣品的制備:取本品粉末65438±0g(40目),加入乙醚65438±00ml,回流65438±00分鐘,過濾。取5ml濾液,揮發乙醚,加0.5ml甲醇溶解,取20μl樣品..對照品:巖白菜素甲醇溶液(5mg/ml)5μl .吸附劑:矽膠G(青島)10g,加蒸餾水約60ml,研磨10 ~ 15min,展開,幹燥,105℃活化30min。展開劑: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展開距離為17cm。顯色劑:紫燈下觀察(254nm)。

  • 上一篇:學會這七招,熬夜也不會老,就試壹試吧。
  • 下一篇:附件炎飲食有哪些註意事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