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入五臟。藍、紅、黃、白、黑對應人體五臟,如肝、心、脾、肺、腎。五味藥的作用相似,有的因側重歸經而作用不同。
在古代,古人根據石脂的顏色進行區分。今天我對臨床醫學唯壹了解的就是紅石脂。
我對其他顏色的石油知之甚少。查了壹些資料,見到了《植物遊記》的老師戎梵,介紹了赤石脂的不同顏色。
赤石脂主要含有四水矽酸鋁。普通赤石脂呈淡紅色或紅白相間,就像五花肉壹樣。戎梵老師說,但由於埃洛石中氧化鐵和氧化鎂的含量不同,顏色會有各種不同。商品按顏色分為紅石脂和白石脂,黃石脂產於四川。(網絡圖侵刪)
正是看了《醫學熱忱與向西方學習》,又看了張錫純的《醫案*血液病門》,他治療了壹個吐血的醫案,重用赤石脂,並告知其重用的原因,於是忍不住寫了壹篇作文來分享。
簡述張錫純所載醫案如下:
男,35歲,嘔血壹年多。他第壹次吐了很多血。經過反復治療,他吐的少了,但還是脫不了根。每天壹兩次,感覺心裏有壹股熱,就是吐血壹兩次。
因為久病,我身體虛弱,臥床不起。好在胃口還不錯,大便也略松,每天出行兩三次。我脈搏左邊部分長,再按就弱了,右邊部分又大又別扭(我讀錯孔音很多年了!哈哈!)
藥方如下:赤石脂兩半,生山藥壹兩,凈山茱萸肉八塊錢,生龍骨六塊錢(搗碎),生牡蠣六塊錢(搗碎),生杭勺六塊錢,生地黃四塊錢,甘草兩塊錢,光三七兩塊錢。
* * *九味藥,將前八味藥煎成湯,三七末服。
重點介紹赤石脂的藥用:凡長期吐血不愈者,多為胃氣不降,導致胃壁破裂,出血處無法長肉生肌。
赤石脂的性質,如果再用,還能降胃氣(第壹),到了下焦,其黏稠之力能固大便(第二),其性能能生肌,還能使胃壁出血部分早些愈合(第三),是最適合此證的藥。(前面說了,為什麽不用赭石,有降胃氣的功效。)
張錫純對埃洛石的評論。
最顯著的區別是,天津藥店的赤石脂實際上是煆燒過的或者沒有煆燒過的。用石藥比較多的,往往是想把硬質變成軟質。石油原是粉末狀的粘土,很軟,宜興人燒它做陶器。
在天津藥店,煆燒石脂是用水和石脂作泥,在煤爐裏燒成陶瓦。
這樣的藥以水為湯劑,雖不能治病,但仍無大礙。但煎服等石脂較少,散入丸者較多。如果把石脂煆燒成陶瓦,用作藥丸,傷胃傷脾之病可說!
張錫純用的是生赤石脂,但對煆赤石脂進行了強烈反駁,認為其用藥多用於生活。
《神農本草經》中註明赤石脂“主養心氣,而益紅白,使便而生癰瘡痔”;中國藥典記載其功能為“斂腸止血、生肌斂瘡”。想著張錫純的病歷,不禁嘆服!
中國藥典記載赤石脂。
埃洛石是壹種矽酸鹽礦物,高嶺石,主要含有四水矽酸鋁[Al4 (Si4O10) (OH) 8?4H2O】開挖後,清除雜石。
特性本產品為塊狀集合體,不規則。粉色、紅色到紫色或紅色和白色圖案。柔軟易碎,部分切面有蠟樣光澤。吸水性強。聞起來像粘土,味道清淡,嚼起來沒有沙感。
加工埃洛石?除去雜質,打碎或研磨成細粉。
?煆燒埃洛石?取赤石脂細粉,用醋調勻,揉搓,切段,晾幹,用點燃煆燒法(通則0213)煆燒至紅色。用時間搗碎它。
性味與歸經為甘、酸、澀、溫。入大腸、胃經。
功能與主治: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慢性腹瀉、痢疾、大便出血、崩漏帶下;長期瘡瘍外治不收斂,濕瘡生膿浸於水中。
用法用量:9 ~ 12g,先煎。外用適量,研磨後塗於患處。
註意不要和肉桂壹起用。
從事中醫的朋友們,妳們臨床應用赤石脂是生的還是煆的?效果如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