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怎麽治療高血壓?淺談常見高血壓的辨證用藥經驗。

中醫怎麽治療高血壓?淺談常見高血壓的辨證用藥經驗。

高血壓是西醫的病名,中醫的概念叫“風眩”,壹般屬於頭暈、頭痛、中風等內科疾病的範疇。壹般認為高血壓的主要病因是內傷,包括情誌失調、飲食不當、久病過度勞累、先天稟賦不足等。主要病理環節為風、火、痰、瘀、虛,與肝、脾、心、腎關系密切。病機主要基本類型為肝陽上亢、痰濕內阻、血瘀內阻、肝腎陰虛、腎陽虛衰。那麽各種證型的特點是什麽呢?有哪些藥物?我們總結壹下。

肝陽上亢型:患者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腹脹、面紅、急躁易怒,以及目赤、耳鳴、失眠、舌紅苔黃、脈細。

常見於陽盛陰虛的人,陰虛在下,陽盛在上,陰陽失調。這類患者可能長期處於緊張或抑郁狀態,肝臟失調導致肝氣郁結,進而導致陰傷,肝陰耗傷,風陽擾頭,出現頭暈頭痛。

基礎方可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中成藥有牛黃降壓片、天麻鉤藤顆粒等。

痰濕內阻型:患者的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頭悶、胸悶、惡心嘔吐、失眠、心悸、納差、舌苔膩、脈滑。

此類患者常因飲食不當、飲酒過度,傷及脾胃,或因焦慮、勞累而傷脾,而致脾虛、濕、痰;或者痰可能是肝氣郁結,氣滯濕阻所致。痰濁擾人,明目清竅,表現為頭痛、惡心、頭暈。

治痰濁,基礎方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血瘀型:患者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手腳麻木、口唇發紺、胸悶、胸痛、失眠、耳鳴、舌暗或有瘀斑、脈結或澀。

所謂“初病在經,久病入絡,初病在氣,久病入血”,可因病情持續,氣滯受阻,瘀血阻滯而致頭暈。

活血化瘀,可加減血府逐瘀湯,可用的中成藥有血府逐瘀口服液、松陵血脈康等。

肝腎陰虛:患者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腰酸、膝軟、心悸;或口幹、耳鳴、健忘、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肝主藏血,腎主藏精,肝腎同源,相互影響。比如,肝陽上亢長期持續,會損傷肝陰和腎陰;或腎陰不足或精盛過度,水無木,陽亢擾竅,產生頭暈、頭痛等癥狀。

適當治療肝腎,常用杞菊地黃丸,或用天麻鉤藤顆粒、杞菊地黃丸等中成藥。

腎陽虛型:患者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畏寒肢冷、夜尿多、大便稀;或見雙下肢浮腫、心悸、乏力、舌淡胖、脈弱等癥狀。

此型多見於ⅲ級高血壓、高危、極高危患者。多因久病體虛,涉及腎陽,腎陽受損或長期陰虛,導致髓海失去涵養,頭暈目眩。

治腎陽,可用濟生腎氣丸、金匱腎氣丸。

高血壓除了以上常見的五種基本類型外,還有沖任失調,多見於女性高血壓患者;氣陰兩虛多見於ⅲ級高血壓、高危、極高危患者;心腎不交型等。中醫辨證用藥對改善高血壓引起的臨床癥狀有很好的效果,有利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西醫抗高血壓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有很好的對抗作用。ⅰ、ⅱ級高血壓前期常規使用中成藥或方劑,長期采用西藥治療。如果春夏血壓正常,可以用中藥維持。還可以對40歲以上人群、肥胖、吸煙、高血脂、糖代謝調節紊亂、高血壓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進行幹預。而且中藥降壓藥價格親民,部分中成藥有壹定市場,如羅布麻片、珍菊降壓片、天麻鉤藤顆粒等。

當然,中西醫在抗高血壓方面各有利弊,臨床上更傾向於優勢互補。比如用中藥治療高血壓引起的臨床癥狀,用中藥對抗西藥的不良反應,如利尿劑引起的電解質紊亂,用沈淩白術散健脾祛濕;對於ACEI引起的幹咳,可用滋陰清肺湯滋陰潤肺。

最後,中醫辨證治療可以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配合西醫治療高血壓有積極意義。

  • 上一篇:論白族民俗
  • 下一篇:魔獸世界獵人史詩弓任務怎麽做?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