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微甜、澀、平。清熱止咳止血。用於咳嗽、咯血、鼻衄、血痢、血崩、遺精、泄瀉。葉(櫸樹葉):澀、苦、涼。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用於外傷出血、燒傷、燙傷、扭傷、吐血、腹瀉。根(楓楊的根):苦,澀,微溫。用於咯血、跌打損傷、吐血、閉經、腹痛腹瀉、關節痛。
根、葉、花、果可入藥,清熱、止血、通經活絡;木材堅固耐用;芯和葉含有單寧,可從栲膠中提取。
藥苦、澀、平。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止瀉。
app應用
通常用作柴火,樹枝柔韌,也用於捆綁柴火和捆綁木筏。花、葉、根、果、種子均可入藥,有止血、活血、消炎、止痛的功效。葉子經常被咀嚼,並應用於刀傷。花和葉子治療燒傷。早春是白的,是復雜的,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1.出血綜合癥。本品收斂澀口,具有良好的收斂止血作用,可用於各種出血性疾病。治鼻衄,可用其花煎服;對於咯血,可用其根煎服;外傷出血,可用鮮花鮮葉搗碎外敷。
2.火和水會燃燒。本品既能止血生肌,又能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火、水燒傷。用香油燒櫸樹葉,或把櫸樹鮮葉搗碎,過濾加茶油,清瘡後將藥液敷於瘡面,均有效。
3.腹瀉和痢疾。本品味苦、澀、止瀉,主要用於腹瀉、痢疾。可單獨水煎或加糖水煎,或與骨碎補、荊芥、青木香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花6-10g,莖葉15-30g,根30-6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
古籍文摘
植物名實考證:“其葉搗碎,刀刺,可止血。”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花含槲皮素和異槲皮苷,葉含沒食子酸、鞣質和黃酮類(主要是槲皮素)。
2.藥理作用:葉子的混合物和幹燥葉子的粉末都有止血作用;黃酮類化合物能增強冠狀動脈流量,強心,擴張外周血管;體外實驗表明,本品對鏈球菌、葡萄球菌、傷寒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將大薊根膏2.6g、元寶楓葉膏1.3g、白芨粉2.1g研成細粉,每次3g,每日3次。* * *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肺結核咯血369例,治愈率84.3%,平均止血時間5天(中草藥通訊,1973,2: 45)。還可用於治療產後子宮收縮、出血、燒傷、中毒性消化不良等。,也可用作皮膚消毒劑。
附加處方
①治療鼻出血:花20克,水煎。(江西民間草藥)
②治痢疾:大花瑞香15g,骨碎補15g,荊芥7.5g,青木香10g。用水煎服。(湖南藥理學)
③血崩的治療:取鹵肉20克,分次服用,每日數次。(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記錄)
④治療遺精:案葉花20克,瘦豬肉200克。水燉,喝湯吃肉,壹天壹劑。(江西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