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痢疾丸簡介

痢疾丸簡介

目錄1拼音2《授時新版》卷:痢疾丸2.1處方2.2制備方法2.3功能主治2.4痢疾丸用法用量2.5摘錄3《中藥制劑匯編》:痢疾丸3.1處方3.2制備方法3.3功能主治3.4痢疾丸用法用量3.5摘錄4《全國中藥處方集(愈仙方)》:痢疾丸4.1處方4.2制備A 5.1處方名稱5.2組成5.3適應癥5.4痢丸用法用量5.5制備方法5.6用藥禁忌癥6《北京市中醫選方》6.1處方名稱6.2組成6.3療效6.4適應癥。6.5痢丸用法用量6.6制備方法附件:1古籍中的痢丸1拼音lějíwán

2《壽氏新編》卷壹:痢疾丸2.1方劑漂白6兩(炒),熟西莊2兩,生西莊2兩,酒秦4兩,厚樸2兩(姜汁炒),苦杏仁3兩(去皮尖),川烏2兩(姜汁炒),羌活22兩,枳殼22兩。

2.2制法為末,水酒為丸。

2.3功能主要用於痢疾。

2.4止痢丸用法用量:成人23元壹粒,兒童酌情服用。

2.5節選自《授時新編》

3《中藥制劑匯編》:痢疾丸3.1處方馬齒莧幹520斤,三針346斤。

3.2方法取馬齒莧,煎煮兩次,第壹次1,煎煮2小時,第二次1小時。將兩種藥液合並,過濾沈澱,減壓濃縮至比重為65438±0.35(50℃)的稠膏。然後取三針346 kg和馬齒莧幹87 kg,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勻。取生粉、稠膏,按比例制丸,低溫幹燥,上膠衣,打光,每袋4元(100丸)。

3.3功能主治清熱止痢。飲食不當引起的腸炎、痢疾、腹痛。

3.4痢丸用法用量:每劑2元,溫開水送服,1,每日2次。

3.5摘自《中藥制劑匯編》

4《國家中藥方劑》(玉仙方):誌賀丸4.1方劑吳茱萸(甘草制)1 25元、廣木香10元、地榆30元、黃連10元、白芍30元、當歸30元、烏梅肉65433元。

4.2 * * *的制作方法是精粉,水泛成丸,如梧桐樹大小。

4.3功能主治:腹痛、急性腹瀉、紅白痢。

4.4痢疾丸用法用量:每服1包,開水沖服。兒童每年服用2粒膠囊。

4.5摘自全國中醫方劑(愈癇方)

5《易慧湯芳》卷1 5.1治痢丸處方

5.2由鴉片(凈)1兩、烏鴉膽汁3元5角(去皮去油)、人參3元5角、白石榴皮(燒灰)2元5角、沈香1元、枯礬5角組成。

5.3主治痢疾。

5.4痢丸用法用量如下:每次3粒;後半個月,每次1粒;紅色,用蜂蜜洗凈,開水送下;白的,用洋糖開水送下去;紅白兩色,用蜂蜜和糖各1元,冷水1茶匙和勻,開水沖下。

5.5制備方法中,* * *研細混勻,用陳米1,荷葉包好蒸至八成熟,去荷葉,大米搗成丸,每丸重23%。

5.6用藥禁忌癥為腥臭味、茶7天;孕婦不宜服用。

6《北京中醫方劑文選》6.1止痢丸方劑

6.2黃連16、木香16、黃芩24、地榆炭24、薏苡仁(生)48、枳實(炒)24、檳榔24、大黃24、赤芍24、萊菔子(炒)24、甘草8。

6.3利水、消積、止痢的功效。

6.4主治:濕熱凝滯,赤白痢,肚臍腹痛,急裏後重裏。

6.5止痢丸用法用量:每劑3元,用開水沖服,1,每日2次。

6.6制備方法中,* * *研細末,拖開,用冷開水制成小丸,用滑石細粉提亮。

痢疾丸《金匱要略》古書:【第七卷:治痢通論】治痢方子不同。壹邊是沒有肉桂、甜橙、苦橙,著名的導是滯湯。“鹹興齋”停滯在丸川連(姜汁炒,壹斤)、滑石(八兩,磨碎)和白芍(酒)...

古今醫學體系全集:【卷八十九:老少鹹宜集(中)】痢疾門黃連自行解毒。如果不停,那就屬於香連丸和地榆粉了。秋後痢疾多為暑傷所致,宜調烏靈、黃連、枳殼。或者像豆汁壹樣,...

《時間的妙用》:【卷三】恒法秘方。(70)痢疾不管持續多久。三錢,香連丸,是用米湯送的。壹天吃三次。極限測試。至於慢性痢疾。六位先生和四位先生的湯...

《因脈治證》:[卷四]痢疾關於痢疾之病,秦子說:膿血下來,或紅或白或黃或三色混,且急而後重。想上廁所又不能上廁所,很煩。...

醫宗金鑒:【卷五腹瀉門】腹瀉

  • 上一篇:孩子夜啼有什麽偏方?
  • 下一篇:妳能扣上妳的肚臍嗎?經常扣肚臍好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