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進入秋季之後,不僅氣候變得幹燥,氣溫也沒有那麽高了。家長總擔心孩子感冒了不穿,會更容易生病。
入秋後,我能明顯感覺到早晚涼爽了許多。涼意讓秋天的味道越來越濃,晚上睡覺也沒那麽熱了。
熱得沒胃口,熱得睡不好覺,熱得起痱子...這些因為天氣熱而養寶寶的“煩惱”終於可以放下了。
然而,隨著天氣變冷,父母又有了新的“煩惱”——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白天少穿衣服著涼。畢竟秋冬感冒是壹茬接著壹茬。
所以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先入為主,給寶寶蓋厚壹點,多穿點衣服,以免受涼受凍生病。
有著六年母親經驗的馬靜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妳:
所以,我不想讓寶寶壹摔倒就感冒生病。這種養娃誤區真的要趁早避免。
先說這個現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感冒去醫院看病,醫生基本都會說先抽血化驗,看血圖。
這主要是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的數值,以此來判斷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
因為這是醫生診斷感冒的依據,而不是簡單的問妳孩子是不是感冒了,或者是不是感冒凍壞了,他只會給妳開壹些感冒藥。
也就是說,“感冒病因”的醫學觀點是感染(病原體),受涼或受凍只能算是誘因。
作為父母,我們也有體會。孩子們壹起在外面玩耍。有些孩子會感冒,有些則不會。即使是經常穿得少的孩子也不容易感冒。
這和孩子的“免疫力”有關。
不壹定,這是很多家長的誤解。
免疫力低確實更容易感冒,但不能把“總感冒”歸咎於免疫力低。
比如開學後即將到來的9月,就是孩子感冒生病的高發期,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當壹個孩子在班裏感冒了,就會傳染給班裏的其他孩子,從而引發壹輪感冒。
兒子在幼兒園經常感冒,尤其是那年的小班。研究發現,6歲以下的兒童平均每年會感冒6-8次,這與兒童群居,更容易感染有關。
之前也和做博士的同學聊過這個問題。她說,臨床上免疫力差的孩子很少,但家長對此事過度焦慮。
前面分析過,孩子感冒主要是感染了病原體,預防最重要的是註意衛生,避免感染,同時適當提高免疫力。
方法壹:註意衛生。
應註意與兒童有關的衛生的各個方面,如洗手、洗澡、換衣服和床單、給玩具消毒、給家裏通風等。,並註意飲食衛生,給孩子吃新鮮幹凈的食物。
另外,如果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尤其是封閉的空間,更容易被感染。當妳不得不離開時,妳必須戴上口罩。
盡量不要和感冒的孩子玩,以免被傳染。
方法二:均衡飲食,合理營養補充。
飲食營養是正在成長的孩子健康的基礎。
除了吃得幹凈衛生,還要註意營養均衡,盡量食物多樣,各種營養素攝入充足,讓孩子長得又高又壯,身體少生病。
方法三:適當戴上罩子,以不出汗、不著涼為宜。
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妳應該根據溫度穿上外套。不要盲目多穿衣服保暖。多蓋會讓妳容易出汗,增加感冒的幾率。
晚上睡覺,半夜冷,可以蓋個小薄被子,擔心孩子踢被子可以穿個薄睡袋睡覺。
方法四:適量運動,多曬太陽。
秋天很適合戶外運動,也可以帶孩子去外面玩,曬曬太陽,有利於促進補鈣,增強體質。
只是註意孩子玩的時候不要穿太多,避免出汗太多,壹次不要玩太久,中間提醒孩子喝水休息。
總之,幼兒在換季和剛入學的時候容易感冒生病。重要的是家長能提前幫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防範。
妳的孩子在秋冬季節容易感冒嗎?妳采取什麽措施來防止它?來和家長們分享壹下妳的育兒小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