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肺通竅法
清肺通竅法多用於反復感受風寒、風熱、邪毒,長期鼻竅不通,內蘊臟腑,肺氣不清,熱郁於陽明,以致鼻竅不通,氣血凝滯,聞不到香味者。此證多見於陽氣過盛、有慢性鼻病的中青年人。常表現為嗅覺明顯下降或消失,鼻腔通暢時略有改善,鼻腔幹燥,口幹略渴,鼻粘膜暗紅腫脹,小便黃,舌質紅胖,苔黃,脈細或滑。
加味升麻葛根湯的臨床應用。常用藥物:葛根、生地、麥冬各15g,白芷、赤芍各12g,黃芩、桑白皮、地骨皮、路路通各10g,升麻、甘草、木通、穿山甲各6g。
便秘可加入紫草,清熱降火,促進排便,也可加入桃仁、火麻仁等潤腸通便。
2.滋養心靈,開放思想
養心通絡法主要適用於心血虧損或心脾兩虛、絡脈不通所致的無嗅無味之癥。多表現為嗅覺下降或消失;或鼻塞,鼻內有幹燥感,鼻粘膜輕度或深色腫脹,或鼻腔無明顯異常;全身可見面色萎黃,乏力,睡眠不好,多夢,或心悸;心脾兩虛證,如舌淡或有瘀點,脈細數或細數。如果陰血不足,心火亢盛,則可見心煩失眠、頭暈耳鳴、午後潮熱、手足熱、舌尖紅、脈數等癥狀。
柏子養心湯可用於臨床。常用藥物為柏子養心12g,枸杞、麥冬、玄參、丹參15g,熟地15g,威靈仙、當歸10g,石菖蒲、制遠誌、穿山甲、甘草6g。
處方選用玄參、麥冬、當歸、熟地、枸杞子、甘草滋陰生血養心;穿山甲、丹參、威靈仙活血通絡;遠誌不僅能幫助側柏養心安神,還能幫助石菖蒲理解嗅覺。
加減:心火亢盛者,加生地、黃連、阿膠,滋陰降火,調和陰陽。若患者心脾兩虛,則應加補氣、外科,或加減歸脾湯。
臨床上,聞不到香味,用養心通絡法治療者,要註意添加疏通心經的藥物,如遠誌、石菖蒲,穿山甲、威靈仙、雞血藤等。
3.升清開竅法
清熱通竅法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清陽不暢、濁陰不暢、氣虛邪滯、鼻竅不通等引起的難聞氣味。《東原試效方》已刊行五年:“若饑勞傷脾胃,升氣無力,其運行之氣不能升,邪害空竅,故不利,不聞香。宜養胃,使運行陽氣升,鼻氣通。”臨床上常表現為嗅覺喪失或消失,或伴有鼻幹燥、肌膜萎頓;或伴有鼻塞流涕,肌膜腫脹,鼻腔通暢時嗅覺略有改善;全身或面部蠟黃,乏力,厭食,舌淡或胖,脈緩。
臨床常用補中益氣湯,常用藥物,黃芪20 ~ 30g,黨參12g,當歸、陳皮、黃芩10g,葛根12g,石菖蒲、穿山甲、炙甘草6g。
方中以補中益氣湯促清,因鼻屬陽明,葛根亦可入陽明經促清,故用其代替柴胡;加入黃芩可以緩解苦味,使其有升有降;石菖蒲香濁,開鼻竅;穿山甲活血通絡。
加減:若鼻內有肌膜萎陷,加玄參、麥冬、丹參、威靈仙,滋陰潤燥,化瘀生新;鼻塞流涕者,加蒼耳子、石菖蒲、白芷去濁、排涕、通竅;對於便秘患者,加入枳殼行氣通便。
4.活血通竅
活血通竅法主要用於鼻塞、陰血虧損、鼻竅失養、靜脈不通而致嗅覺障礙者。臨床上所有嗅覺障礙患者均伴有鼻病程延長、鼻腔寬闊、明顯的鼻甲萎縮、外傷等。臨床上可用桃紅四物湯合活絡效靈丹加減。常用藥,當歸尾12g,丹參20g,桃仁、川芎、白芍、生地、乳香、沒藥各10g,紅花、穿山甲6g。
加減:根據萎縮性鼻炎陰虛、氣虛等辨證結果加減。氣虛患者,可酌情加入黃芪、白術;陰虛者,可加玄參、麥冬、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