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小兒驚風的中醫治療

小兒驚風的中醫治療

其實,小兒驚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常見的。這個病會引發很多其他的疾病,讓很多家長很頭疼,不知道該怎麽辦,需要我們足夠的重視。中醫治療也是壹個不錯的方法。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小兒驚風的中醫藥治療

第壹,中醫治療

1.孩子抽搐時,如果熱勢高,四肢抽搐,眼睛直視。壹般3到5分鐘左右就能緩解。抽搐緩解後,孩子仍然高燒不退。此時如果不積極退燒,可能會再次出現抽搐。在這種情況下,中醫治療應采用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方法。中藥可以是羚羊角、石膏、鉤藤、菊花、生地、桑葉、芒硝、黃芩、郁金等。還可以選擇牛黃真鏡丸、救急散、小兒牛黃散等中成藥。也可以和水牛角粉壹起服用。小兒驚厥緩解,發熱逐漸消退,病情穩定後,中醫應根據其疾病及臨床主要證候特點進行治療。

2.如果是常見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驚風,中醫治療小兒驚風應以清熱解毒為主。如果驚厥是由某種傳染病引起的,那麽中醫應該針對不同的傳染病進行治療。

3.中醫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應輔以平肝熄風之品,如鉤藤、生李杜、僵蠶、地龍、全蠍、蟬蛻等。,從而平抑肝風,平衡陰陽,避免抽搐復發。

二、中藥方劑

1,方靜湯

包括蟬蛻、鉤藤、梔子、炒酸棗仁、白芍、青黛、防風、黃連、珍珠母和甘草。水煎服,可每日或隔日服用1次,共4周。可以防止抽搐的復發。

2、清宮散

包括郁金、梔子、芒硝、黃芩、黃連、龜甲、琥珀、朱砂、冰片。* * *細粉,並根據不同年齡確定用量。本方有進壹步除余熱,鎮驚熄風的作用。

3.清熱散

包括朱砂、琥珀、鉤藤、滑石、薄荷、柿霜、豆蔻和甘草。* * *細粉,並根據不同年齡確定用量。這個方子有平驚熄風的作用。

小兒驚厥的護理方法

第壹:防止窒息有幾種方法(1,發作時要就地搶救,保持安靜,禁止壹切不必要的刺激;2.讓孩子平躺在枕頭上,頭向壹側傾斜,解開衣領,防止衣服束縛頸部和胸部,影響呼吸,誤吸嘔吐物;3、輕拉舌頭向外,防止舌根後綴堵塞呼吸道,及時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4、遵醫囑使用抗驚厥藥物(應註意用藥,特別註意是否有呼吸抑制)。

第二:防傷害(1)。對於可能有皮膚損傷的孩子,應在腋下或手底下墊上紗布,防止皮膚摩擦損傷;2.已經出牙的孩子,要在上下牙之間墊壹個牙墊,防止咬舌頭;3.有護欄的床要去掉周圍的硬物,以免受傷。發作時不要強行拉扯或按壓孩子的肢體,以免骨折。

第三:預防腦水腫(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強光、大噪音等刺激,積極控制驚厥,避免長時間腦缺氧導致腦水腫加重。如果驚厥持續時間較長,可吸入氧氣,可減輕腦組織缺氧。

痙攣兒童運動

(1)新生兒戶外活動

滿月下的新生兒不必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打開窗戶,讓壹些新鮮空氣進來。但是,新生兒天生喜歡裸體。如果讓他們裸體在戶外曬太陽,他們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感到非常滿足,這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利。如果天氣很暖和,可以帶新生兒出去玩5-10分鐘左右。

戶外活動最好在春天和秋天。如果冬季無風或少風,夏季應在日照較少的樹蔭下進行活動。

(2)嬰兒的戶外活動

可以讓寶寶壹年四季都進行戶外活動,這樣可以增強寶寶對不良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寶寶應盡早去人少、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戶外活動。夏季每天1-2次,冬季隔天1次。

開始戶外活動的時間是2-3分鐘,逐漸延長到1-2小時。體育鍛煉應在寶寶精力充沛時進行,如遇天氣突變,應暫停戶外活動。

夏天要把寶寶藏起來不要曬太陽,尤其是1歲以上的孩子。把寶寶的大部分身體暴露在陽光下,先曬後背,再曬胸腹部。

猜妳喜歡:

1.寶寶生病的前六個癥狀

2.兒童驚厥的原因有哪些?

3.兒童急性皮疹的原因

4.兒科門診常見疾病

5.驚厥的原因及對策

  • 上一篇:身體濕重肥胖吃什麽?
  • 下一篇:赤小豆、黑豆、綠豆壹起吃真的能治濕氣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