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引起的掌熱多見於腎陰虛或肝腎陰虛。
經常感覺腰膝酸軟,手腳發熱,咽喉口幹,舌紅津液少,性格急躁,失眠多夢,潮熱盜汗,嚴重的甚至出現性功能障礙和多動。調整方向:滋陰清熱。
除了陰虛容易引起手腳心熱,血虛和積食也容易引起。
血虛引起的手心發熱多見於年輕女性,常伴有痛經;最典型的就是夏天手心熱,冬天手腳冷。調理方向:補養氣血。
吞咽困難又稱“停食”,是指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當引起的消化不良。多表現為食欲不振、面頰潮紅、手足發熱、腹脹噯氣。調理方向:健脾消積。
手掌發熱的成年人,無論什麽癥狀,在生活中都要避免生氣和辛辣。這是因為“氣盛則火”,會損傷陰血,引起掌熱;辛辣食物也容易損傷陰血,如果陰不控陽,手心就會發熱。孩子要註意飲食適度,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在引起手腳心熱的各種證候中,陰虛體質的人占大多數。這些朋友要註意滋陰養血,避免陽亢加重。生活中,可以從以下細節入手:
1.好好睡壹覺,給身體壹個修復的機會。
睡覺是養五臟之陰的最好方法。晚上早點休息,自然放松,有利於體內氣的運行。
2.壹直按三陰交。
三陰交與脾、肝、腎關系密切。中醫認為脾主血,能運化水濕;肝藏血,主疏泄;腎藏精,與生育生殖有關。
水濕、精血屬陰。刺激三陰交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養肝益腎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陰虛的脾、肝、腎等疾病。
3.避免疲勞積累
保持好心情,遇事不要急躁,以免過於生氣。工作中註意安排時間,周末合理休息,盡量避免疲勞的積累。
4.少吃辛辣食物。
少吃火鍋、燒烤、幹果、炒貨等食物,少吃辣椒、大蒜、蔥、花椒等辛辣幹燥食物,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魚類。
還可以多吃壹些滋陰清熱、養心安神的食物,如:
雜糧中的小米、大麥、小麥、玉米、紅小豆;
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黃瓜、紫菜、豆腐;
水果中的梨、西瓜、百合;
肉類包括白鴨、鵝、鯽魚和蛤蜊。
5、堅持合理飲食。
以下食療偏方,每周可吃3 ~ 5次,長期堅持有助於滋陰補血。
豬骨燉山藥:
龍骨焯水,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厚片或滾刀塊備用。鍋內水燒開,放入燒開的龍骨,放入姜片和蔥段,大火煮10分鐘,去沫,小火煮半小時,再放入山藥,煮至肉和山藥酥爛。此食療偏方適用於各類陰虛人群。
蓮子百合燜瘦肉;
取蓮子20克(去蓮子)、百合20克、瘦豬肉100克,加水適量同鍋,肉熟後加鹽調味,每日1次。這個食療偏方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陰虛有幹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癥狀的人群。
6、應該休息,不適合過度運動。
手腳心熱的人,總會因為體內陽氣太多而想動。靜能制動,所以陰虛的人要少運動(尤其是劇烈的有氧運動),有助於緩解手腳發熱。
建議每天休息十分鐘到半小時,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