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如何通過自我按摩治療頸椎病?詳細解決方案。

如何通過自我按摩治療頸椎病?詳細解決方案。

01頸肩臂自我揉捏法。註意擠壓時,大拇指微微張開,其他四指並攏,每次擠壓3至5分鐘。如果患處感到酸痛最好。

自我按摩肩井穴、風池穴、肩井穴位於肩峰外側,肩部中點附近,風池穴位於後腦勺,枕骨凹陷處。可以反復按摩2到3分鐘,手法可以由輕到重逐漸變化。

自擠後頸法,可以雙手十指交叉,放在後頸的位置,反復擠壓。擠壓時盡量活動頸部,幅度大壹點,動作慢壹點。

自攻肩臂法。可以雙手握住空心拳,從側面到手臂,再到前臂,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反復拍打2到3分鐘。

搖頸法,頭部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搖動,也可前後移動,能有效放松頸部肌肉。

2 01祛風解毒,疏通關橋風池穴

取穴位於頸背兩側枕骨下方,發際線兩側大肌腱外側凹陷處。

按摩方法是按摩者取壹坐位,站在按摩者身後,壹手托住按摩者的額頭,另壹手分別用拇指和食指放在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痛感為佳。

按摩功效此穴有平肝熄風、祛風解毒、疏通官竅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頭脹疼痛、頸部強烈疼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02風三火絡馮冰穴

穴位選擇和定位

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手臂有凹陷。

按摩方法

落座,用對側食、中指、無名指三指按馮冰穴,2分鐘,以肩背部酸痛、上肢無力為度。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祛風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頸肌痛、肩痛、上肢麻木等。

清腦明目,通經活絡(yǒu)。

穴位選擇和定位

乳突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下頜角扁平處左右。

按摩方法

坐好,用拇指螺紋面按壓揉捏3分鐘,可以兩邊同時做。手法力度適中,特別是局部有明顯酸痛或疼痛時。

按摩功效

此穴有清頭明目、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頭暈,以及頸、肩、背的痙攣、強直。

04肩井穴,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取穴位於後頸根部第七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

按摩方法是按摩者落座,按摩者站在身後,用兩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鐘,再按摩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痛感為佳。

按摩功效此穴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頸部疼痛強烈、頸部活動受限、頸部肌肉痙攣、肩背痛、肩周炎、肩痛、伸不開的頸椎病。

05清熱何穎,降逆活絡曲池穴

取穴位於屈曲肘關節外側頭和肘橫紋處。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握住被按摩者的手臂,右手拇指順時針按壓曲池穴2分鐘,再逆時針按壓2分鐘,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有酸痛感為佳。

按摩功效此穴有清熱、和營、降逆、活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頭暈,以及頸椎痛、上肢觸電樣疼痛、手臂麻木等。

清熱解表,通經活絡外關穴

取穴位於手臂外側中間,腕關節橫紋上約3指寬處。

按摩方法:前臂半屈,壹手拇指尖按另壹手外關穴,食指或中指按內關穴,向內按壓20 ~ 30次,以有酸脹感為度。

按摩功效此穴有清熱解表、通經活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偏頭痛、肋間神經痛、上肢關節痛、肘關節痛等。

鎮靜止痛,疏通經絡,激活合谷穴。

穴位選擇和定位

位於手背,拇指和食指的交界處,肌肉的最高點。

按摩方法

按摩器可以用壹個拇指和指尖捏揉被按摩者的合谷穴30次,兩手交替,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宜。

功效指示

此穴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手腕疼痛、手臂麻木、疼痛、腰扭傷等。

  • 上一篇:鮑魚湯怎麽做?
  • 下一篇:牙疼的孩子容易生氣,容易煩躁、厭煩。有什麽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牙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