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內因是腎虛督兩虛,外因與風寒濕密切相關,可采用以下食療方法:
(1)辛辣刺激性食物:具有抗風濕、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蔥、花椒、辣蓼、茴香、大蒜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大蒜具有殺菌、抗病毒作用,適當食用可預防病毒感染和腸道感染。
(2)豆類;黃豆、黑豆、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能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新陳代謝,幫助修復病變。可用於治療風濕骨痛,以濕重為主,對風濕身重,關節不利,肌腱攣縮或麻木,關節腫痛有較好的療效。黑豆又名黑豆、冬豆,還可以治療風濕疼痛。體驗方用黑豆炒至半焦,對治療關節痛有效。
(3)水果類食物:栗子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對筋骨、經絡、風濕關節痛或腰膝酸軟極為有益。中醫認為強直性脊柱炎是腎虛引起的骨骼、肌肉、關節的損害。食用時可生吃或煮熟,長期食用可強筋壯骨、補腎。將栗子搗碎敷於患處,可治筋骨腫痛;新鮮板栗葉外敷還能減輕關節、肌肉、皮膚的炎癥。烏梅具有生津止渴、澀腸止痢的功效,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益。凡是風濕骨痛、腰痛、關節痛,都可以用烏梅酒擦,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青梅是青梅的幹燥或未成熟果實,對風濕痛也有顯著效果。烏梅味酸、味甘,能斂陰、酸、養肝,能緩解關節、骨骼的疼痛和攣縮。桑葚和櫻桃也可以治療風濕病。
(1)桂江粥:桂皮2-3g,粳米50-100g,紅糖適量。將肉桂煎煮去渣,然後用粳米煮粥。粥煮開時,加入肉桂汁和紅糖壹起煮,或在粥中加入肉桂粉1 ~ 2g壹起煮。適用於寒濕阻絡型強直性脊柱炎。
(2)薏米粥:薏米150g,薄荷15g,荊芥15g,蔥15g,豆豉50g。將薄荷、荊芥、大蔥、豆豉用1500ml清水煮沸,再用文火煎10分鐘,濾出原汁放入碗中,去渣,洗凈鍋,將薏苡仁倒入鍋中,註入藥汁,大火煮至薏苡仁裂脆。適用於肝腎陰虛、風濕阻絡的強直性脊柱炎。
(3)雪峰鹿筋:鹿筋幹200g,雪蓮3g,香菇片50g,雞爪200g,火腿25g,味精5g,紹酒1 0g,姜、蔥、鹽、湯各適量。
制作:①將鹿筋用開水浸泡2天,切成手指片放入鍋中,加入姜、蔥、紹酒和水,煨透後取出。②雞爪用開水燙透,去黃衣,剪去爪尖,去大骨,放入缸中;將雪蓮洗凈後,松散地裝入紗布袋中,放入壇子中,加入鹿筋、火腿片、蘑菇片,加入頂湯、紹酒、姜、蔥,放入籠中蒸至鹿筋熟軟,取出(約2小時),濾出原湯,在湯中加入味精、鹽,攪拌均勻,倒入壇子中,蒸半小時,取出。適用於肝腎不足,寒濕阻絡所致的強直性脊柱炎。
(4)雪雞湯:黨參150克,雪蓮30克,鄂參15克,薏苡仁1000克,廣濟10公斤,生姜50克,蔥白50克。
制作:①雞宰殺後,去毛、去內臟,洗凈,用清水40kg勾兌。(2)黨參、雪蓮洗凈切成4cm長的片,峨參切成0.1 cm厚的片,用紗布包好放入鍋中。薏苡仁洗凈,用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同時加入姜和蔥。先用武火把湯煮開,再用文火燉2 ~ 3小時左右。(3)取出雞肉切成2 ~ 3厘米見方的塊,按量放入碗中,再取出煮好的薏米,解開搖勻,撒入碗中,加入藥湯,加鹽調味。適用於脾虛寒涼、風濕阻絡的強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