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白芨的功能與功效

白芨的功能與功效

白芨的功能與功效

妳知道白芨的作用和功效嗎?這種藥材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可以考慮緩解不適癥狀。不過這種藥材平時吃的比較少,如果吃的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我給妳看看白芨的作用和功效。

白芨1白芨的功效

別名:蓮荷草、岡根、白給、蘭若、朱蘭(花鏡)、子蘭、紫輝、百裏。

味:苦、甜、澀,微寒。

歸經:歸肺、肝、胃經。

功效: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主治:內外外傷出血,用於咳血吐血,外傷出血,瘡腫,皮膚皸裂;肺結核咯血,潰瘍出血。

白芨的作用

白芨具有良好的“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作用。隨著現代藥理學的發展,發現其對結核分枝桿菌和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臨床發現對常見病也有很好的療效。用於內外出血、癰腫、燙傷、手腳皸裂、肛裂等。

它的假鱗莖是壹種有價值的止血、抗菌、抗真菌和止咳藥物。對陰虛咳嗽、肺熱咳嗽、百日咳、肺結核咳嗽及其他頑固性咳嗽有很好的止咳作用,可用於治療鼻竇炎。

白芨富含澱粉、葡萄糖、揮發油、粘液等。外用時,可消除面部痘印,使皮膚光滑無縫。

鱗莖含有白芨膠、澱粉、揮發油等。醫學上具有補肺、止血、消腫的功效,外用可治療外傷出血、癰、燙傷、疔瘡等。花是美麗的,是用來觀賞的。

白芨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腐:豬肺壹個,白芨壹兩片,將豬肺去血肌和血膜,洗凈,與白芨放在瓦罐中,加酒煮沸,吃肺喝湯,或用少許鹽。或者最好把肺浸白,最後吃。(《喉科心法》白與肺)

2.白芨用於治療肺痿:白芨、阿膠、款冬花、紫苑均分。用水煎服。(《醫學啟蒙》白)

3.白芨治肺熱吐血:白芨研成細粉,每服兩元,白湯。(本草的發明)

4、白芨治咯血:白芨壹兩,枇杷葉(去毛,蜜炙),五錢壹個。最上面的是細粉,另壹個是阿膠,銼的跟豆子壹樣大。蛤蜊粉炸珠,生地黃自然調汁,火上燉。服藥前,藥是龍眼大的藥丸。每次吃壹片藥。

5、後面的毛:白五錢(烤的,末了),膠皮壹兩(融化的)。還有均勻的,塗在患處,空出壹端發泄,貼上白色刺痛的皮膚。

6、治膿不燥:百合、貝母、凈黃連各半,輕粉30貼。前三種口味被歸檔並烘焙成最終的粉末。它們還是用輕粉研缽混合均勻,復印壹至兩元,用油擦患處。用的時候用槲寄生把水燒開等溫度,然後上藥。

7、白芨治療外傷性骨折:酒調白芨末兩錢服。刀斧所致肌肉損傷出血的處理:放血、研磨、混合。

8.白芨湯火灼:白而末,敷之。

9.白芨治手腳皸裂:白而末,水枯,不要造水。

10,治心痛:白芨、石榴皮,各壹錢。最後,蜜丸有大豆那麽大。每次服三粒,放在醋湯裏。

11,白芨流鼻血。用唾液美白,畫鼻梁上下(取名“山根”);再從白暨豚身上拿壹個錢,用水沖走。

12,治產後傷,小便反復:百合,鳳凰清,桑洛卷等。,入豬肫,煮著吃。

白芨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10g;研究結束,每次1.5-3g。外用:適量,研磨,噴灑或塗抹。

白芨禁忌

外感咯血、初發肺膿腫、肺胃實熱者不宜服用白芨。紫色應時成功了;邪石;恐梅石,杏人;抗烏頭,癰已潰,不宜與苦寒藥同服。

白芨(白芨)的作用和功效2。采收貯藏:種植3-4年後,9-10月采挖,根莖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洗凈泥土,除去須根,煮熟至內表面無白芯後取出,曬幹或炕至表面堅硬不粘結,用硫磺熏1夜,再曬幹或炕幹。

產地:主產於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也產於浙江、河南、陜西、廣東、廣西、雲南、江蘇、福建、江西等地。

原始形態:白芨,又名蓮芨草、蘭若、朱蘭、子蘭、紫輝、白芨。多年生草本,高30 ~ 70厘米。塊莖厚而多肉,三角形,橢圓形,略扁,黃白色;須根呈灰色,細長。葉3 ~ 5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15 ~ 30厘米,寬2 ~ 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呈鞘狀,四周環繞。總狀花序頂生,有3 ~ 8朵花,稀疏;苞片披針形,長1.5 ~ 2.5/厘米;花紫紅色或黃白色,花被片狹橢圓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內側有5縱行,上半部3裂,中央裂片長圓形;雄蕊和雌蕊結合形成雌蕊柱,兩側翅窄,柱頭頂端著生1枚雄蕊,4對花粉塊扁平長,蠟質;子房下位,圓柱形,扭曲。蒴果圓柱形,長3.5厘米,直徑65438±0厘米,兩端稍窄,具6條縱棱,頂端常有花瓣枯萎留下的痕跡;花期從4月到5月。結果期為7-9月。

性狀鑒別:塊莖呈扁圓形。有2 ~ 3個分枝,略呈掌狀,長1.5 ~ 4.5厘米,粗0.5 ~ 1.5厘米,分枝扁圓形,圓錐形。表面黃白色,有細密的縱向皺紋,上面有微凸起的莖痕,周圍有2 ~ 3圈。並且下面有壹個斷殘體連接另壹個塊莖,周圍有稀疏的環紋1 ~ 2圈,分叉上有稀疏的連結紋1 ~ 3圈,環紋為褐色或棕褐色。堅硬,不易折斷。橫切面呈角質狀,黃白色,半透明,有散在的小商鋪,有細的椎束。無氣,味微苦。咀嚼會產生粘液。最好是根莖大而實,顏色白而亮,光滑。

主要成分:白芨膠(膠漿)和揮發油。

功效和功能:

1,止血,有很好的局部止血效果。據初步觀察,其原理是使血細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白芨粉止血效果迅速可靠,優於紫珠和大薊。

2、抗菌,體外試驗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也有抑制作用。

3.抗真菌。該水浸劑對試管內的黃瓜黑星病菌有抑制作用。

臨床應用:

1,治肺胃出血。白芨比較常用。枇杷葉阿膠珠治療肺出血。如白芨枇杷丸是治療肺結核咯血的名方,可用於陰虛內熱的咳嗽咯血。烏賊骨、陳年棕炭、當歸炭、阿膠、白芍等。常用於治療胃潰瘍出血,如潰瘍出血湯。

2、外用止血。用白芨紗布或粉末覆蓋創面,不僅對皮膚損傷止血有效,而且對術中肝腎靜脈止血可靠,止血效果優於明膠海綿或澱粉海綿。單純外傷出血,可用白芨粉、五倍子粉敷患處。

3.治療肺結核。歷代醫家用白芨治療肺結核的醫家很多,甚至有人稱贊白芨有“補肺”功效,但實際上白芨主要用於肺結核咯血的治療。雖然現代白芨在治療浸潤性肺結核或空洞性肺結核方面的應用較多,但多與其他藥物合用,如瑞芬太尼(效果優於單用白芨或瑞芬太尼)、大蒜粥(有壹定療效,但副作用較多)。根據中醫傳統經驗,其他滋陰益氣的藥物,如龜板、牡蠣、穿山甲、阿膠、黨參、黃芪等。,往往是結合在壹起的。對結核病竈消散或纖維化鈣化有壹定的促進作用,這可能是所謂“補肺”的原理,但白芨能在其中發揮多大作用還有待進壹步研究。

4.治療支氣管擴張。咳嗽、痰中帶血者可單獨使用(白芨粉每次3g,每日3次),但最好與百合、麥冬、阿膠、三七等滋陰藥物及止血藥合用。

外用:白芨還可治瘡瘍(用皂角研細,用水調和,或用蜂蜜調和),肛裂(局部塗以白芨和石膏粉制成的藥膏),皮膚皸裂(白芨粉調和香油外擦),均有壹定療效。

註意事項:傳統上,本品與附子、烏頭不相容。外感咯血、初發肺膿腫、肺胃實熱者不宜服用。

用量:粉劑3-9g,湯劑6-18g,大劑量27-30g,外用適量。

白芨的作用

1,流鼻血

用唾液美白,畫鼻梁上下(取名“山根”);再從白暨豚身上拿壹個錢,用水沖走。

2、心臟疼痛

用白芨、石榴皮各2元,研細,加蜂蜜,做成黃豆大的丸子。每次吃三片,送醋湯。

3、女性白帶

將白芨、川烏等分成粉,用薄布包壹塊錢,放入陰道內,止腹中熱。每天使用壹次。

4、癤、腫瘡

用白芨和後半錢,放入清水中,水清後撈出,用塗了藥的厚紙貼在患處。

處方示例:

1、白芨枇杷丸:白芨30克,枇杷葉15克(用去毛蜜炒),蓮藕節15克,阿膠珠15克(用蛤粉炒),以* *為細粉,生地黃煎成汁盤丸,每次溶解3克。

2、潰瘍出血湯:白芨12g,白芍9g,棕炭9g,當歸炭9g,阿膠9g(溶化),黨參9g,黃芪12g,水煎。

註意:白芨有抗結核作用,用瑞芬太尼治療結核更好。烏賊骨可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

  • 上一篇:如何治療感冒?什麽藥比較有效?
  • 下一篇:如何應對工作壓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