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寶寶低燒,家長該怎麽辦?

寶寶低燒,家長該怎麽辦?

壹、寶寶低燒怎麽處理?

寶寶低燒,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麽辦。出現這些情況後,寶寶也要註意不要隨意改善,對寶寶身體各方面都不好。

寶寶低燒怎麽辦?

方法1:溫熱濕敷

敷溫水也可以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

具體做法:

1,準備溫水,熱水溫度30℃左右。

2.解開寶寶的衣服,弄濕毛巾,用溫熱的毛巾上下摩擦寶寶的身體。

3.每10—15分鐘更換壹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是通過放置在全身大血管中的冰塊和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和傳導。同時可以降低腦細胞的耗氧量,延緩腦細胞的損傷,有利於身體微循環。

具體做法:

1,把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自制冰塊放在塑料袋裏,紮緊,蓋2-3層防止滲漏,再外面包毛巾。

2.將冰袋敷在枕骨區、前額區、腋窩區、頸部、腹股溝區和其他大血管上。

3、5-10分鐘,直到高燒減退。

小貼士:

1,冰袋要包壹層布,防止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發抖、發冷、發青或局部皮膚發紫,立即停止使用。

2、男寶寶要特別註意避免冰袋接觸到陰囊。

3.用準備好的冰袋做冰枕,降溫效果很好。

方法三:用退熱貼。

風靡歐美的退熱貼,如今已經成為中國家庭的常規降溫產品。當孩子發燒時,可以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上貼壹塊,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含有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凝膠中,然後通過水分蒸發帶走熱量,實施輔助退熱,進行局部降溫。此外,退熱貼中含有的薄荷、冰片等壹些天然藥物也有壹定的降溫作用。

二、寶寶低燒怎麽辦?

如果寶寶體溫在37.5℃-38℃之間持續2周以上,可以認為是低燒。長期低燒會影響機體的調節功能,降低消化液、消化酶活性和吸收功能,造成負氮平衡,增加蛋白質分解。此時的孩子容易出現身體虛弱、消瘦、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狀況。所以寶寶長期低燒壹定要及時排查治療。壹旦寶寶低燒,作為家長的妳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建議家長在帶孩子去看醫生之前,要詳細記錄孩子的體溫。壹般應每4-6小時記錄壹次體溫,最好是早晨起床前和中午及睡前,保持記錄1周以上。

此外,家長還應觀察伴隨寶寶低燒的其他癥狀,如食欲改變、乏力、盜汗、面部潮紅、手足發熱、咳嗽、尿頻、尿痛、關節痛、便秘、精神不振等。要督促低燒患兒多註意休息,給他們創造安靜的環境,保持空氣流通。低年級寶寶要多喝水,飲食要清淡。飲食應以高營養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食物為主,不吃油膩食物。以下是不同類型的低燒調理方案,供家長參考。

1,低燒吃

可以用來調理脾胃,消積導滯。常用的中藥有胡黃連、山楂、檳榔、陳皮、茯苓、連翹、萊菔子、白術、山藥等。

2.夏季熱

可以用清熱養陰解暑的方法,常用的中藥有水牛角、蘆根、藿香、玄參、地骨皮等。

3.病後低燒

可采用理氣補虛、滋陰清熱的方法,常用的中藥有太子參、白術、黃芪、葛根、黃芩、知母。

三、寶寶低燒的原因在哪裏?

寶寶低燒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寶寶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但是低燒,是什麽原因?

1,身體原因:寶寶自身新陳代謝快,體溫在1℃內波動是正常的。

2、天氣原因:與天氣有關,寶寶水分補充不足,出汗少,導致體溫升高。天氣轉涼,寶寶的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3、飲食因素:寶寶有消化不良和食物堆積的現象。他可能有低燒,不喜歡吃東西和嘔吐。這時候可能需要進行飲食調整,或者用幫助消化的藥物治療。

4、感染性低熱:寶寶患病後,由於療程不足,會出現反復發病,同時會出現間歇性低熱。

5、感染後低熱:寶寶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傳染病後,調節體溫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復,出現低熱。

6、慢性感染性低熱:如肺結核、慢性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尿路感染等。,導致寶寶持續低燒。

7、非感染性低熱:如果寶寶有血液病、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病,可能會出現低熱。

四、寶寶低燒的護理措施

寶寶發燒是常見現象,主要是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如果出現高燒,要及時看醫生或者吃壹些退燒藥進行治療。如果是低燒,壹般應該選擇物理方法退燒。以下是寶寶低燒後的處理方法:

1,讓寶寶多喝白開水,如果寶寶不喝,可以加點青菜汁或者果汁等。,把臭東西餵暖。

2、適當減少衣服,打開寶寶的衣服,讓寶寶的皮膚自然涼下來。

3、溫水擦拭身體,水溫32 ~ 34 oc,用溫熱的毛巾擦拭寶寶的手、腳、脖子、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每十分鐘壹次。

4.用濕毛巾敷在寶寶的額頭上,每2到3分鐘換壹次。但是,寶寶可能不喜歡,到處亂動。

5、溫水洗澡,水溫和平時洗澡差不多,據說比寶寶體溫低3 ~ 4 OC。不知道是什麽感覺。

6、讓寶寶睡冷水枕頭,降低頭部溫度。

  • 上一篇:新手方向感差,不能開直線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 下一篇:如何治療口臭?求求妳,3Q。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