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黃體酮類藥物:根據內膜不典型程度有差異。輕度不典型增生可肌肉註射黃體酮,從周期第18天或第20天開始,服藥5-7天。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連續服用醋酸甲羥孕酮3個月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後,進行刮宮術或子宮內膜組織學檢查。根據對藥物的反應,酌情停止治療或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也可以在子宮裏放環。
3.達那唑:達那唑是乙炔睪酮的衍生物,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用藥物。對子宮內膜有很強的抗增殖作用。三個月為壹個療程。每個療程後,刮宮或取子宮內膜進行組織學檢查。根據對藥物的反應,停止治療或適當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
4.棉酚:在中國是治療子宮內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藥物。其作用是抑制卵巢和子宮內膜增生。治療後內膜病理形態高度萎縮,超微結構出現明顯變性。三個月為壹個療程。每個療程後,刮宮或取子宮內膜進行組織學檢查。根據對藥物的反應,停止治療或適當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療程不壹致。平均九個月。這種差異與疾病潛在原因的嚴重程度有關。根據定期子宮內膜活檢的結果,可以指導用藥的劑量和療程。
5.GnRH激動劑:可使血液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使垂體中的促性腺激素儲備衰竭,從而抑制垂體,使雌二醇水平降至絕經後水平。三個月為壹個療程。每個療程後,刮宮或取子宮內膜進行組織學檢查。根據對藥物的反應,停止治療或適當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這種差異與疾病潛在原因的嚴重程度有關。根據定期子宮內膜活檢的結果,可以指導用藥的劑量和療程。
6.促排卵治療:年輕患者經常使用這種治療方法。病人應該首先測量他們的基礎體溫。如果是單相無排卵,可以采用這種治療方法。促排卵藥物為舒精酚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克羅米酚劑量為50-100mg,每日1次,月經周期第5-9天,必要時可延長用藥期2-3天。
7.刮吸術:它不僅是壹種重要的診斷方法,也是治療方法之壹。因為局部病變也可以通過刮宮去除。40歲以上,無生育要求的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壹經確診可行子宮切除術。但對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老年等對手術耐受性差的患者,也可以考慮在嚴格的隨訪檢測下,先嘗試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的年輕患者,內膜持續增生或加重或疑似癌癥,或刮宮、藥物治療不能控制的出血及產後復發,均可考慮手術子宮切除。
8.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壹般刮宮壹次即可控制出血。如果刮宮後仍有出血,應進行宮腔鏡和b超檢查,排除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質性病變。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在生殖期可能不孕並表現為無排卵,被視為多囊卵巢綜合征。
9.更年期過渡期:常為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如果刮宮止血後月經稀發,且血量大或出血時間長,則每兩個月定期給予黃體酮治療,3個周期後隨訪觀察。
10,絕經後:詢問是否單獨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療,刮宮後暫停替代治療或加用黃體酮。孕酮類藥物可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宮內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