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中首次提到手足熱的問題:“急性疲乏、心悸、癲癇、腹痛、多夢、四肢酸痛、手足熱、口幹咽燥,以小建中湯為主治”。這裏的虛指的是津液不足引起的手足煩躁。小建中湯可以調理脾胃,使脾胃運化津液,恢復功能,手足煩躁也會得到治愈。還有壹種情況,就是肝腎陰虛引起的手足心熱、多汗、腰痛、盜汗,也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
臨床上可分為五種類型
壹、血瘀發熱常見,如全身皮膚幹燥脫屑,舌苔上有瘀點瘀斑。多數女性可見月經不調,月經量色紫或暗有腫塊。對於這種類型,臨床上可選用五種逐瘀湯(血府逐瘀湯、少府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身痛逐瘀湯)或血府逐瘀口服液。
二是氣虛發熱常見,如神疲乏力、氣虛懶言,有的甚至出現頭暈耳鳴(脾虛、陽氣不升)、舌淡苔白等癥狀,多數有齒舌。此型可選李東垣補中益氣湯或補中益氣丸。
三、心火旺盛,常見心煩熱,失眠多夢,面紅口幹,舌腫潰爛等。,小便黃,大便幹燥,舌紅,苔少。此型可用導赤散或三黃瀉心湯治療。或者選擇中成藥三黃片進行調理。
四、積食發熱,此型多見於小兒,因為飲食不規律導致食物積滯於胃中,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多見於下午或夜間低燒。調理治療可選用保和丸或小兒季華口服液。
第五,濕熱中焦,濕熱蒸中焦,熱達四肢,引起手腳發熱的癥狀,大多有手足多汗,伴有口苦,汗多而黏,有的是“但頭汗出,頸長”,還有小便黃,大便腥臭,便黏。對於這種類型,可選用藿香祛濕膠囊、香連丸、龍膽瀉肝丸等,並用二妙丸配合白虎桂枝湯進行調理治療。白虎湯可清陽明之熱,桂枝可達四肢,二妙丸可清熱燥濕。
根據手足心熱的癥狀,宏宇中醫推薦三種保健方法:
壹、通過食療,針對陰虛發熱,平時多吃富含津液的水果,如梨等。還有百合、麥冬、冬瓜等,都有很好的滋陰作用。
第二,堅持用熱水泡腳。用熱水泡腳能有效刺激各種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水中可加入黃柏、肉桂,黃柏能清虛熱,肉桂能引火。
第三,睡前堅持按摩手、腳、心的底部,可以增強人體器官的功能。有助於改善失眠,緩解精神壓力和身體疲勞。經常泡腳也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2021 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