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耳鳴學會的高指出,全世界約有10%的人口患有耳鳴!耳鳴是壹種非常常見的癥狀,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PLoS ONE上的壹項研究發現,年輕時出現耳鳴癥狀會大大增加未來中風的風險!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耳鼻喉科醫師黃俊豪是這項研究的策劃者。他通過對臺灣省健保數據庫的分析研究,從2000年到2010年,將20-45歲的中國人分為男女兩組,篩選出缺血性腦卒中3474人,非腦卒中173702人。然後,分析兩組患者之前是否因耳鳴癥狀尋求治療。結果顯示,耳鳴患者缺血性卒中風險高,發病率是無耳鳴癥狀者的65438±0.66倍,尤其是卒中更為年輕化。在20-30歲年齡段,未來缺血性卒中的概率高達4.11倍,但30-0倍。耳鳴的原因國軍新竹地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郭金龍曾撰文指出,臺灣省約有10 ~ 15%的成年人患有耳鳴!耳鳴甚至會引起患者強烈的焦慮感。此前,壹位退休教師因為耳鳴感到無比痛苦,急著求醫。甚至有個民間療法的氣功大師告訴她,她耳朵裏有137個鬼!耳鳴絕不是住在耳朵裏的邪氣,而是病因非常復雜。五祖弘忍大滿禪師診所耳鼻喉科醫生李紅欣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耳鳴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或短期壓力引起的,而大多數耳鳴是由於內耳老化和內耳血管狹窄,使循環變差,導致氧氣和營養物質向內耳傳輸不足,導致神經萎縮。耳神經老化如何引起耳鳴?日本國際醫療福利大學醫學部生理學教授岡本秀彥(Hidehiko Okamoto)去年發表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耳神經接收高頻聲音的能力減弱。當難以聽到高音時,抑制周圍噪音的神經功能也會減弱。例如,在嘈雜的聲音中打電話時,抑制神經系統會減少對噪音的接收,使電話中的聲音聽起來更清晰。另外,由於大腦聽不清高頻聲音,會發出“增加高頻聲音感知的靈敏度!”“指令。所以,即使周圍沒有高頻聲音,神經也會壹直保持對高頻聲音的敏感。久而久之,負責接收高頻聲音的神經就會開始自發運動發出聲音,形成耳鳴癥狀。但由於神經系統衰弱,無法抑制神經自發的聲音,會使耳鳴癥狀無法改善。此外,當耳鳴癥狀持續出現時,患者容易被焦慮和恐懼所掩蓋,這將使他們對耳鳴癥狀更加敏感。這樣的惡性循環,可能會導致因失眠而失眠。改善耳鳴的對策使用助聽器:耳鳴可能是由於內耳老化,聽不到高頻聲音,使神經自發活動所致。岡本教授提到,通過使用助聽器,耳朵可以自然聽到高頻聲音,可以避免神經自發的聲音,同時恢復抑制神經的功能,使神經慢慢恢復正常運作,減少耳鳴的發生。岡本教授提到,耳鳴患者最需要避免的是無聲的環境。在無聲的環境下,他們無法接收高頻聲音,會導致神經發出更頻繁的聲音,加重耳鳴癥狀。所以睡前可以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大自然的環境音,有助於放松心情,避免處於無聲的環境中,也可以改善耳鳴造成的失眠。
上一篇:哪些偏方可以去除油脂中的油脂?下一篇:100分手悲傷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