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急性焦慮,除了給予安慰和鼓勵,讓患者暫時休息,擺脫焦慮狀態。有時候,焦慮癥患者的病理問題不是容易緊張,而是緊張之後不容易緩解,保持恐懼狀態。因此,行為療法的應用,如全身放松,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放松心情。有時候,焦慮癥的出現,與潛意識的焦慮和癥結有關。應該做精神分析治療來處理其神經質的根源。
自我暗示療法
就是不斷用思想和語言提醒自己,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情緒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總的來說就是自我說服,自我開悟。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語言可以通過心理作用於全身,可能使人產生恐慌、不安和冷靜。所以,在遇到可能引起情緒波動和焦慮的事情時,妳可以告訴自己:要冷靜,不要緊張害怕,沒什麽大不了的。這樣,在短時間內,妳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提高自己的性格,培養自己的氣質
廣泛的興趣愛好對培養良好的性格和陶冶性情,有效防治焦慮也有重要意義。廣泛的興趣不僅指人的知識面廣,還包括文學、藝術、音樂、繪畫等方面的愛好。廣泛的興趣和健康的愛好可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有助於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保持樂觀的情緒和穩定愉快的心情,從而有助於克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
預防恐懼癥的方法
恐懼癥又稱驚恐性神經癥,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非常強烈的恐怖感的思維,而這種強烈的恐懼感與這種事物或情境極不相稱,難以理解,但患者無法控制自己,所以盡量回避引起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恐懼癥的心理異常比較復雜。如果以患者的恐怖對象為標誌,恐懼癥的表現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社會恐怖
病人害怕陌生人,尤其是公共場所。臉紅,出汗,發抖,拘謹,不知所措,在陌生人面前動作笨拙。病人的社交活動受到很大限制。臉紅是壹種常見的社會恐怖,所以也叫“臉紅恐怖”。
陌生環境恐怖癥
指患者在經過大型空曠場所時的恐怖,並伴有強烈的焦慮和不安。所以患者害怕穿越荒野,嚴重的時候甚至害怕穿越任何空間。曠野恐怖多發生在15-35歲,女性約占患者的三分之二。
疾病恐懼
主要表現為患者害怕得某種病。為了防止感染,病人在和別人握手之前總是要戴上手套,或者根本不敢和人接觸。患者往往會從多方面尋找證據,說明自己患有某種疾病。
動物恐怖
病人害怕看到或觸摸壹些動物,如蛇、狗、老鼠和其他毛茸茸的動物和昆蟲。動物恐怖大多發生在童年,但往往會持續到成年。
此外還有利器恐怖,夜襲恐怖,雷雨恐怖,男人恐怖,女人恐怖等等。恐懼癥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心理治療主要是通過談話和解釋來鼓勵、引導和勸告患者,幫助他們擺脫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的恐懼。
理解心理療法
引導患者嘗試將過去經歷(包括童年)中被遺忘的精神創傷引入自己的意識中,去“領悟”它,用成人的眼光去重新接觸、認知和體驗它,從而緩解和消除癥狀。
系統脫敏療法
有計劃、有目的地鼓勵和引導患者接觸讓他們感到恐懼的事物或環境。即使會暫時引起恐懼和焦慮,也要鼓勵患者以最大的勇氣和毅力去忍受,去習慣,去適應。堅持接觸,循序漸進,直到恐懼最終減輕或消除。
應盡早進行系統脫敏治療。這樣可以盡早防止恐怖情緒的發展和鞏固。因為恐懼癥往往發生在嚴重的精神創傷之後,最好的辦法就是強迫自己及時接觸可能造成恐怖的事物和環境。關鍵是要樹立控制自己恐怖的信心和決心。
藥物輔助療法
恐懼癥也可以用藥物作為輔助療法來治療。這類輔助藥物壹般采用抗焦慮藥,如地西泮、催眠藥,抗抑郁藥,如三環類藥物或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定期服用抗抑郁藥不僅可以治療疾病,還可以防止疾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