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是否意味著腸胃脹氣的人不適合喝豆漿呢?其實只要巧妙地改變制作豆漿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愉快地享受豆漿的美味。研究表明,脹氣因子耐高溫,但溶於水。大豆壹旦經過浸泡、蒸煮和發芽,水蘇糖和棉子糖的含量可以大大降低,這也是為什麽提倡先浸泡大豆再打豆漿,而不是直接用豆粉沖泡豆漿的原因。煮之前先把豆子泡1小時左右,然後把水倒掉,可以降低豆子的造氣力。對於容易脹氣的人,要註意慢慢增加吃豆的頻率和分量。壹次不要吃太多,身體會慢慢適應的。
另外要註意的是煮豆漿過程中的問題。很多人認為豆漿是沸騰的,說明可以安全飲用,其實不然。豆漿濃度比較高的時候,稍微加熱就會像開水壹樣沸騰,壹般稱為“假沸騰”。當溫度在80攝氏度左右時,豆漿會產生大量浮在液面上的泡沫,使人誤以為是煮沸的,但實際上此時豆漿還沒有完全煮沸,有毒物質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脹氣因子還沒有完全去除。這時候妳忙著喝豆漿,可能會惡心、嘔吐、腹脹、腹瀉。
為了避免誤食“假煮”豆漿中毒,豆漿要煮透後再喝。看到豆漿沸騰後,繼續加熱,再煮8分鐘。煮豆漿不能用太大的火,避免很快大量起泡。中火開始出現泡沫時,適當降低火力繼續加熱,直到泡沫消失,再調到中火,直到豆漿再次沸騰。這種豆漿不僅真的香醇可口,而且脹氣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質去除的比較徹底,任何人都可以喝。
新鮮豆漿壹年四季都可以喝。春秋喝豆漿,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夏天喝豆漿,消暑防暑,生津止渴;冬天喝豆漿,祛寒暖胃,滋補強壯。其實除了傳統的豆漿,還有很多種豆漿,比如紅棗、枸杞、綠豆、百合等等。豆漿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妳不妨正確的打漿煮豆漿,每天享受壹杯美味的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