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風不僅承載著幾代人對後代的期望和願景,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我這個大家庭之所以現在能成功,和我們的家風是分不開的。
在我的壹生中,最幸運的不是我現在站得有多高,也不是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我有壹個好媽媽。我媽辛苦了壹輩子,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四個兄弟姐妹,耗盡了所有的精力。母親壹生沒有做過什麽轟轟烈烈的事,沒有說過什麽驚天動地的話,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壹個家庭能繼承什麽!
我的父親是壹名教師,在鄰村擔任校長。他平日不怎麽回家,家裏的壹切都落在母親肩上。嫁給父親後,母親默默無聞地肩負起家裏的壹切重擔。我媽每天早上起來第壹件事就是給爺爺奶奶倒尿壺,然後下地幹活。快到吃晚飯的時候,媽媽會回來做飯,然後洗啊洗,直到晚上睡覺都不會停,直到最後把尿壺給爺爺奶奶。我媽給我爺爺奶奶倒尿壺的習慣,從進門到我爺爺奶奶去世都沒變過。那時候我和弟弟跟外婆睡壹個炕,我們把母親的這個習慣記在心裏。大壹點的時候,我偷偷問我媽:“媽,妳不臭嗎?”晚上我來背尿壺。"母親笑著說,"這是對老人的孝心,我應該這樣做。以後要孝順爺爺奶奶!“到現在,我們兄妹四人能和睦相處,對母親極其孝順,與母親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到1983,爺爺病重,奶奶身體不好。父親工作太忙脫不開身,照顧爺爺的責任就落在了母親肩上。那時候我大哥已經在外地工作了,我們三個人還在上學。家裏的事情根本幫不了我媽。我媽作為媳婦,面對病重的公公,對爺爺照顧得很好。下半年,爺爺病重,萬榮還沒下手術臺就去世了。我媽得知爺爺去世的消息,哭得死去活來,含著淚料理爺爺的後事。誰知爺爺去世不到壹年,奶奶病情加重,疼痛難忍,1984開頭。為了更好的照顧奶奶,媽媽搬到了奶奶家,和奶奶住在壹個炕上。我媽把奶奶照顧得幹凈利落,無微不至。奶奶的屍體從來沒有難聞過。我們三個人放假後,也輪流和媽媽住在奶奶的炕上,和奶奶說話,照顧奶奶。半年後,奶奶也去世了。我覺得我媽現在應該放松壹點了。但是到了1987,爺爺又病了。爺爺80多歲了,行動不便。我叔叔和嬸嬸家裏有很多東西。我們爺爺奶奶去世後,我媽媽和爸爸商量搬回她家照顧爺爺。父親在這壹點上是通情達理的,全力支持母親,時不時去外公家幫母親照顧外公。直到1988年我爺爺去世,我媽才搬回家。
我們三個人相繼畢業,參加了工作。我們以為家裏經濟壓力小了,媽媽也經營這個窮家累了,可以休息了。然而,1996年,父親又生病了,腦血栓偏癱。我們都在外面工作,照顧爸爸只能靠媽媽。在此期間,我們的孩子仍然需要照看和工作。這時,母親擺擺手說:“把孩子都送過來,妳好好上班,孫子孫女我來帶。”為了工作忙,只能把孩子送到媽媽身邊。自從1986我們兄妹的第壹個孩子出生後,母親就再也沒有丟過孩子。母親照顧她的父親和孫子。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我奶奶又生病了。因為我媽有父輩和孫輩要照顧,不能長期去娘家,所以就把外婆接到家裏照顧,直到2006年去世。2008年,因為孩子要上高中,我在縣城買了房,父母離開了生活了60多年的村子。為了讓父親行動更方便,我在節假日和周日帶著父親騎著摩托車,到處按摩、紮針,期待他能好起來。然而父親生病了,身體越來越差,於2013去世。我媽這輩子照顧過四個老人,也照顧過我們的父親,但她從來沒有在我們面前表現出任何怨言。在我媽照顧我爸的那段時間,我們四兄妹看著我媽的辛苦,想著請假去幫她。我媽總是說不行,這樣我們才能安心工作。
父親去世後,母親壹個人留在老家。我們四個人商量著怎麽孝順生活艱辛的母親。每次我們說起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好,媽媽都會說:“那是做人的本分。只有孝敬老人,這個家才能長久。”我們接觸母親久了,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這位慈祥的母親並沒有在我們的期待中安享晚年。2015年,媽媽腦出血,住進了醫院。在母親治療的135天裏,我們四兄妹日夜輪流照顧。病房裏,醫生和病人都誇媽媽有福氣。這四個孩子孝順懂事,母親生病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不管我媽住院多麻煩,我們四個都很照顧她,就像當初我媽照顧老人壹樣。我們希望媽媽能重新站起來,但是事與願違,媽媽還是在左邊失去了知覺。從醫院回來後,大哥因為工作忙回了長治,叫我們三個人輪流照顧。因為我只能在學校寒暑假的時候接我媽回家,所以我姐和我哥從來沒有為此責怪過我。媽媽雖然左邊癱瘓了,但是右邊還能動,我們也可以站起來,在別人的幫助下移動。為了讓我媽在外面多活動,我哥建議我媽住他家,我晚上去照顧就行了。
工作了壹整天,晚上感覺有點累。睡在媽媽床邊,看著媽媽就犯困。知道我累了壹天,我媽盡量不叫醒我,直到她想上廁所。我媽壹晚上上了四五次廁所,我也幫她上了四五次。媽媽壹輩子都是個愛幹凈的人,從小就把我們收拾得幹幹凈凈。現在我媽雖然癱瘓了,但是又不方便動了。我媽要上廁所,從來不在家。我抱著老母親,看著老母親。我心裏真是百感交集。我覺得對不起我媽,辛苦了壹輩子。我即將安享晚年,但我嚴重癱瘓。我也為我們的四個兄弟姐妹感到高興。當我們的母親需要照顧時,我們沒有退縮。我們都圍著她,把她照顧得很好。
我的孩子這幾年也上了大學。曾經有人問我:“爸爸,妳每天照顧奶奶累不累?妳煩過嗎?”我看了看孩子,笑著說:“照顧老人是應該的。這就是孝順。只有孝敬老人,這個家才能長久。”孩子點點頭。上大學後,孩子每個月生活費很少。勤快的孩子會在母親節、父親節、過年的時候給我和她媽媽發紅包,生日的時候給我們買蛋糕。平時只要有空,他們就會用手機和奶奶視頻,和她說話,逗她開心。看著媽媽笑成壹朵花,心裏充滿了無盡的遺憾。孩子們放假在家的時候,會主動給奶奶洗頭,洗澡,幫她運動等等。他們組織得很好,他們的母親,在言語上很掙紮,經常在我面前表揚孩子們。雖然離家遠上學的孩子給我們的紅包不多,蛋糕也不貴,我們也不能壹直陪著奶奶,但我知道孩子們的心。
孝順,壹個簡單的詞,卻是壹種極其重要的美德。母親用壹生的時間寫作,潛移默化地在我們心中紮根。在父母七十大壽之際,大哥寫下了壹副肺腑之言的對聯,“半個世紀以來,他用愛呵護父母,五十年來,他歷盡艱辛養育了四個孩子”,表達了我們真摯的感情和誠摯的敬意。哥哥姐姐壹直相安無事,家家幸福。這和母親的言行是分不開的。我媽教會了我們孝順的重要性,也給了我們四個兄弟姐妹做人的基礎。現在我們也把它傳遞給了我們的孩子。我相信他們長大後,也會像他們的母親和我們四個兄弟姐妹壹樣,把孝順的家風壹代壹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