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蘆原料:
山楂12,黃冰糖100g,熱水100ml。
其他工具:
壹個炒鍋/平底鍋,壹個小盆,壹把水果刀和壹些竹簽。
糖葫蘆制作方法:1。山楂用小鍋洗凈;
2.洗凈後,用水果刀將山楂橫切;
3、切成圓形,然後雙手握住山楂反方向旋轉,將山楂對半分開,去掉裏面的籽;
4.用剪刀剪掉山楂梗;
5.將山楂串在竹簽上;
6、取壹平板,倒點植物油,用刷子刷盤子,等壹會兒放糖葫蘆,防止粘;
7.將壹大塊冰糖放入微波爐碗中,微波爐加熱1到2分鐘,取出後用手掰成小塊;
8.將100 ml熱水和黃冰糖放入炒鍋,小火將黃冰糖慢慢融化在水中;
9.中間不要用工具攪拌。想看狀態,可以搖壹下鍋看。當黃色的冰糖熬成粘稠的金黃色時,已經處於小火狀態。
10,取壹碗清水,用筷子蘸點糖放入水中,看是否會抽到,表示糖熟了;
11.將山楂串在糖裏滾兩下,糖葫蘆全部裹上糖後再扔在盤子裏;
12.冰糖葫蘆放在陰涼的地方,直到糖凝固,就可以吃了!
糖葫蘆的制作技巧:1,竹簽配糖葫蘆可以用筷子代替。實在沒有合適的筷子,牙簽也能派上用場。壹根牙簽和壹個山楂,我用的是竹簽。我穿的時候可以抽鍋看看能不能把所有的糖葫蘆都包起來,這樣妳就可以看到家庭食用的糖葫蘆少了,串多了包不了糖,不穿就直接包不了糖。
2、糖葫蘆沒有妳想象的那麽難,重點在於糖的熬煮,全程小火;
3.我用的是黃色冰糖,但它比白色冰糖多了甘蔗的天然成分,而且白色冰糖裏的糖更純,什麽都可以用;
4.生活中的大塊冰糖很難碎成小塊。它們太硬了。現在妳可以把它們放在微波爐裏加熱,讓它們很容易變成小塊。
偶然發現糖葫蘆也是作為治病的藥發明的。南宋時,皇帝的妃子宴後茶飯不思,肚子脹脹的,身體日漸消瘦。醫生過多的認為她身體虛弱,於是開了壹堆補品,也沒有好轉。她別無選擇,只能到全國各地求醫。最後她開了個方子,要山楂和冰糖壹起煮,飯前吃五六個。皇帝不信這個,吃了苦頭。不管真假,山楂確實能健胃助消化。後來能被皇帝認可的就流傳到民間了。為了使用方便,人們把山楂壹個個串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糖葫蘆。
6月份在水果店發現了很多山楂,165438+10月份,沒怎麽引起註意。孩子發燒後,胃口變得很不好,山楂就成了我想煮給他吃的食物。吃點山楂對剛發燒的孩子有好處。家裏有孩子的朋友忍不住嘗試壹下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