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泥鰍是魚嗎?它生長在哪裏?

泥鰍是魚嗎?它生長在哪裏?

在常見的淡水原生魚類中,泥鰍是壹種非常奇特的魚類,在外貌、體型、生活習性等方面與其他魚類有著顯著的不同。然而,正是這些特點塑造了它們強大的生命力:

它們身上覆蓋著滑溜溜的黏液,非常滑,很難抓到;

除了傳統的鰓呼吸,出水面後還可以利用皮膚和腸道輔助呼吸,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維持較長時間的存活;

更有甚者,幹旱時池塘幹涸,其他魚類將面臨滅絕,泥鰍會爬進池塘底部的淤泥中,用有限的水維持生命,直到大雨來臨。

這種小魚營養價值高,體脂和刺少,肉質鮮美。在各種野味中,它的地位很高,被譽為“水中人參”。

直到今天,很多地方還流傳著“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的說法。在古代,泥鰍被稱為“氣候魚”,人們通過觀察它們的行為來預測天氣。

下面詳細介紹壹下這種神奇的魚。

生命力頑強的怪魚

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壹種底棲魚類,雜食性,廣泛分布於我國內陸水域,常見於池塘、水田和溝渠等水流緩慢、渾濁的水域。

所以英文叫pondloach,是鯉科、鯉科、花鳉科、泥鰍科的壹種魚。成年泥鰍壹般都在10 cm以上,最大的可長到30cm。

身體細長,背部和兩側灰褐色帶黑色斑點,腹部為白色。體色受環境影響較大,不同水域泥鰍整體顏色差異明顯。泥鰍的鱗片結構與普通鯉科魚類有很大的不同,小而薄,呈橢圓形,深埋於皮下。

同時體表覆蓋著壹層粘液,肉眼很難察覺到鱗片,從而給人壹種泥鰍沒有鱗片的錯覺。

嘴巴周圍長著性感可愛的“小胡子”,由五對觸須組成,每對觸須都可以獨立移動,上面有很多感受味道的細胞,用來在水下搜尋食物。

它們生活在水下,喜歡白天熬夜,晚上出門,視力不太好。這些“胡須”在躲避敵人和覓食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泥鰍的觸角。

泥鰍身體上滑滑的粘液是由皮下的腺體分泌的,起到潤滑和保護的作用,使其在天敵的捕捉下有更大的生存機會。

不幸的是,壹條泥鰍被壹只冠魚狗抓住了,但它強烈地扭動著身體,最終成功地從鳥嘴中掙脫出來。

抓泥鰍是需要技巧的,不是蠻力。即使妳想把泥鰍從桶裏拿出來,也不要壹只手去抓。受驚的泥鰍會在手中鉆來鉆去,難以托住油膩的身體。妳越努力,就越容易從指縫中溜走。

赤手空拳從野塘底抓它們更是難上加難。通常的做法是用雙手輕輕地把它們捧出來。俗話說得好:

泥鰍要抱,娃娃要哄。

再次入水,又抓到壹條泥鰍。這壹次,他學聰明了,飛到石頭上使勁打泥鰍,直到把它打得暈頭轉向,吞了下去。

人們用“

老泥鰍”

它是對那些非常圓滑世故的老兵的隱喻,也把泥鰍和狐貍結合起來,創造了壹句流傳千古的歇後語:“

河裏的泥鰍種,山上的狐王——壹只老狐貍

”,用幽默的方式表達對身邊大自然的思考。

濕粘液的另壹個用途是幫助皮膚呼吸。泥鰍皮膚除了正常的鰓呼吸外,還可以呼吸,體表粘液的保濕作用有利於維持皮膚正常的呼吸功能。

它可以使離開水的泥鰍存活很長時間,延長它們在危險中的生命,當它們被放回水中時仍能正常活動。所以它們耐受缺氧的能力遠遠強於普通魚類。

喜鵲抓到壹條泥鰍。

泥鰍粘液在中醫,或壹味中醫,稱為

泥鰍滑液

人們用清水養起捕來的泥鰍,刮去粘液備用。

泥鰍通常在白天潛伏,喜歡鉆進泥裏。晚上出來進行美食活動。每當夜幕降臨,泥鰍就會從泥坑裏出來,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它們懶洋洋地在岸邊松軟的淤泥上爬行,仿佛在享受夜晚的寧靜和美好。

幾十年前,在江南的稻田裏晚上拍泥鰍照片,曾經是水鄉村民非常重要的娛樂活動。

據說當年,在夜幕籠罩的田野裏,到處都是散落的火苗,都是人們拿著水桶和魚叉抓泥鰍。這壹定是壹個非常有趣的場景。

隨著生活的改善和環境汙染,泥鰍越來越少,現在很少有人拍泥鰍了。當年的軼事只存在於那壹代目擊者的記憶中,成為茶余飯後的談資。

晚上給魚拍照。

泥鰍在鹽源水系中並不常見。主要是因為水體渾濁,湖岸多為垂直的石砌護岸,沒有淤泥可供泥鰍藏身,不適合夜間“給泥鰍拍照”。

但運氣好的話,晚上還能在石階上遇到想“泥鰍”的泥鰍,面對手機燈光的照射,它們也毫不畏懼。

朗潤湖邊的泥鰍

白天,我曾經在未名湖的水面上看到過泥鰍,但它受了傷,精神狀態很差,似乎快不行了。

氣候魚

泥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它不僅可以通過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道呼吸技能。

當水底的溶解氧含量不足時,它們可以遊到水面,通過這種獨特的呼吸方式直接吞下空氣。

泥鰍的腸道是直的,內腸壁密布復雜的血管系統,用於氣體交換。空氣進入腸道,氧氣被吸收,其他廢氣從肛門排出。遠遠看去,像泥鰍在水面上冒泡。

每當天氣系統要來的時候,當地都是受低壓控制,通常會讓人感到悶熱,喘不過氣來。同時,低壓也會造成水中溶解氧嚴重不足,尤其是底部。

此時僅靠鰓呼吸已經不能滿足泥鰍的生存需要,它們被迫遊到水面,甚至跳出水面進行腸道呼吸。因此,在白天,我們可以觀察到池塘中大量的泥鰍在水面吐泡泡。

泥鰍跳,風雨來。

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就是根據泥鰍的這種行為來預測天氣變化的。

如果發現成群的泥鰍在池塘表面異常活躍,這可能意味著暴風雨即將來臨。

因此,在西方國家,泥鰍從中世紀起就被稱為東方泥鰍,或簡稱為天氣魚。

氣候魚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對身邊各種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進行了觀察和思考,積累了豐富的動物觀星經驗,並總結成口口相傳。

氣象諺語

這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是留給後代的寶貴文化財富。其中有很多關於泥鰍預報天氣的諺語,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描述,足以證明泥鰍預報天氣的可信度。

關於泥鰍的氣象諺語摘自《中國氣象諺語大觀》。

在《中國氣象諺語大觀》壹書中,也介紹了許多與其他動物相關的氣象諺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很有意思。

  • 上一篇:女生說不舒服是什麽意思?如何回復?
  • 下一篇:如何開藥店(2022年開藥店的條件)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