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節溫室的環境條件。嚴格控制棚內的溫度和濕度。草莓進入花期後,棚內溫度白天要控制在25℃以上,晚上要控制在12℃以上。在此溫度範圍內可適當延長通風時間,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之間。
2.加強現場管理。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拔除病重植株,防止病菌向其他部位擴散。拔苗後及時清除落葉和病果,減少田間土壤中的細菌數量,降低次年發病率。
3.連作大棚可在三伏天高溫消毒土壤,每畝用500 ~ 1000斤稭稈,切成3 ~ 5厘米長,與50 ~ 100斤生石灰壹起灑在土面上,然後深翻成30多厘米高的壟,澆水至飽和,蓋塑料薄膜密封。在強光下,土壤溫度可以上升到。
4.保護地栽培,可增加花期和果實生長期的空氣釋放量,降低棚內濕度至50%以下,提高棚內溫度至35℃,閉棚2小時,然後降溫閉棚,連續2 ~ 3次,不僅可預防灰黴病等病害,對白粉病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
5.發病初期可采用木黴菌WP 2億活孢子500倍液或枯草芽孢桿菌WP 1500億孢子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5-7天1次,連續3次。
/iknow-pic . cdn . BCE Bos . com/b 3 b 7d 0 a 20 cf 431 adfbe 840694736 a caf 2 edd 98 a 3 " target = " _ blank " title = " " class = " ikqb _ img _ alink " & gt;/iknow-pic . cdn . BCE Bos . com/b 3b 7d 0a 20 cf 431 adfbe 840694736 acaf 2d 98 a 3?x-BCE-process = image % 2f resize % 2Cm _ lfit % 2Cw _ 600% 2Ch _ 800% 2c limit _ 1% 2f quality % 2Cq _ 85% 2f format % 2Cf _ auto " esrc = "/b 3b 7d 0a 20 cf 431 ADF be 840694736 acaf 2d 98 a 3 "/>;
草莓灰黴病的癥狀和原因:
首先,癥狀
1.被感染的花器官:幼小的花器官容易感染疾病。侵染初期,花萼出現水漬般大的小斑點,隨後擴展為近圓形或不規則、深褐色的斑點,逐漸延伸穿過花萼侵染子房和幼果,最後導致幼果上出現水浸狀、淺褐色斑點,隨後斑點擴大,整個果實變軟,長出灰黴。
2.水果感染:多發生在綠色水果上。侵染初期,在果實上形成水浸斑,病害進壹步擴大形成褐斑,病原菌垂直侵染果實。在雨天、濃霧或高濕度環境下,病斑迅速蔓延,在病果上形成灰棕色的黴菌層,加速了病害的傳播。空氣幹燥時,病果幹枯腐爛,導致果實脫落。
3.葉片感染:被感染的花瓣從葉片上脫落或靠近地面的葉片容易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形成像水漬壹樣的小斑點,然後向外擴散形成像灰褐色水壹樣的大斑點,有時發病部位稍有輪紋,最後擴散到全葉,導致葉片腐爛幹燥,後期在發病部位形成灰褐色黴變。
4.葉柄感染:感染的花瓣脫落到葉柄上,導致葉柄生病。開始時葉柄顏色變淺,形成水漬狀斑點,膨大後呈長方形。在高濕度條件下,表面會布滿灰褐色的黴菌。葉柄基部受損,導致植株倒伏。
二、致病原因
1.病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隸屬於枝孢菌屬(Cladosporium)半翅目真菌亞科。病區的灰色粉末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和菌絲體附著在病殘或菌核上。春季條件適宜時,菌絲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大量分生孢子。病區產生的分生孢子可通過氣流或農業操作傳播,進行循環侵染。
2.病菌喜歡低溫高濕的環境,最適生長期為初花期至坐果期。最適發病溫度為18 ~ 23℃,當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病原菌在相對濕度在90%以上8小時以上即可完成侵染、擴展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