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的定義:
頸椎病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宮頸炎、頸神經根綜合征和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總稱,是以退行性病變為基礎的壹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2)涉及肌肉:
頸椎病累及肌肉主要表現為頸肩酸痛、肌肉僵硬等。
3)涉及神經
頸椎病壓迫神經時,出現頭暈、耳鳴、視物模糊、眼睛幹澀、咽部異物感、口幹、指尖過敏、皮膚感覺減退、頭皮腫脹、四肢麻木、疼痛、不能活動。
2.性能:
1)性能:
癥狀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頸背痛、肌肉酸痛僵硬、四肢無力、手指麻木、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出現視力模糊、心動過速、吞咽困難等。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關。
2)標誌:
當出現長期無法治愈的頭暈、頭痛或偏頭痛,經常出現手指麻木、上肢無力,非耳部原因引起的持續性耳鳴或聽力下降,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絞痛樣癥狀,長期低血壓或“莫名其妙”的高血壓,反復出現頸背部疼痛、酸痛,反復出現落枕,不明原因的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頭部多發性脂溢性皮炎,脫發等。,要警惕頸椎病。
3)頸椎病和頭暈:
頸椎病引起的頭暈主要與頸部肌肉痙攣、頸部血管和神經受壓、刺激引起大腦供血不足、患者血壓不穩定等多種因素有關。
4)頸椎病和胸痛:
患頸椎病會壓迫、刺激頸部神經根,可能會引起胸痛、乳房脹痛。頸部乳房疼痛往往是慢性的、單側的,疼痛程度與頸部的位置有關。
5)頸椎病和牙痛:
當頸椎退行性疾病壓迫頸部交感神經時,異常刺激會通過三叉神經下頜支擴散到牙槽骨,誘發牙痛。頸椎病引起的牙痛壹般在左下側,與牙齒本身無關。
6)頸椎病和腸胃不適:
首先,食道上端與第六頸椎相鄰。第六頸椎的增生會壓迫和刺激食道,甚至引起食道周圍的炎癥和水腫,從而引起進食時的異物感。
其次,當頸髓硬腦膜受到壓迫和刺激時,交感神經反射會導致惡心、泛酸、飽脹、發熱、嘔吐、食物缺乏等胃腸不適。
7)頸椎病和四肢麻木:
頸椎退變可刺激、牽拉、壓迫脊神經根,導致手指麻木。
8)頸椎病和腰腿痛:
脊髓型頸椎病或混合型脊髓型頸椎病可出現雙下肢進行性麻木、發冷、疼痛。
9)頸椎病和癱瘓:
脊髓型頸椎病或混合型脊髓型頸椎病如不治療,隨著病變的發展,脊髓可能變形液化,導致癱瘓。
10)頸椎病、脫發;
頸椎病導致大腦供血不足,阻礙了對頭發的營養供給,導致脫發、白發。
11)頸椎病、失眠;
頸椎病引起的肌肉僵硬疼痛、神經壓迫(交感神經興奮)、椎動脈壓迫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失眠,失眠加重了頸椎病的癥狀。
12)頸椎病、耳鳴;
是頸椎退變壓迫神經根和椎動脈(負責耳部供血的內聽動脈供血不足)所致。
13)頸椎病和血壓波動;
頸椎退行性變可拉伸刺激頸動脈竇,引起血壓波動。
14)頸椎病和不孕癥;
頸椎病會引起垂體功能紊亂,導致體內性激素分泌失衡,導致月經紊亂或不孕。
15)頸椎病和視力問題;
壹方面與頸椎病引起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關;另壹方面也與頸椎間盤突出壓迫椎動脈神經系統,引起視神經水腫變性有關。
16)頸椎病和中風;
頸椎病會造成大腦供血不足,會導致腦血流變慢,容易形成血栓,中風。
1)病因
頸椎病的發生與頸椎退行性變、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癥、慢性勞損(睡眠不良、工作姿勢和體育鍛煉超出頸部耐受範圍)、頸部外傷因素、頸椎先天畸形等因素有關。
2)加重或誘發因素
在上述病因的基礎上,如果頸部受涼、慢性感染(主要是咽炎)等因素,會導致發病或原有病情加重。
3)復發因素
頸椎病的復發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活動量大、結構弱、穩定性差、制動困難、不可逆退變等。再加上外感風寒、慢性感染、不良習慣、勞累、頭頸外傷,就會再次發生。
4)壞習慣
①吸煙:吸煙會引起頸椎間盤退變,誘發頸椎病,加重頸椎病患者的痛苦。
②女性的不良習慣:愛坐軟沙發,經常抖頭發,穿高跟鞋,內衣穿太緊,盲目按摩。
③青少年的不良習慣:上課躺著休息,節假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書包過重,長時間伏案學習。
上班族的4個壞習慣:不註意肩部保暖、長時間伏案工作、趴著休息、脖子夾著手機等。
⑤不良穿衣習慣:領帶太緊,長時間穿束腹,內衣太緊,領子太高太緊。
⑥酒精中毒:酒精會影響鈣在骨骼上的沈積,使人容易骨質疏松和骨軟化,加速頸椎退變。
⑦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平板等。
5)氣候因素
風寒濕可引起局部血管痙攣、代謝產物積聚等壹系列變化,加重頸椎病癥狀。
1,概述:
1)病因
中醫認為,頸椎病的發病多因負荷過重、宅內過度勞累、風寒濕邪三邪侵襲、過食鹹味所致。
2)辯證分類
中醫將頸椎病分為五型:風寒濕痹、氣滯血瘀、痰瘀互結、肝腎不足、氣虛血瘀。
2.中醫藥治療頸椎病的優勢
中醫藥治療頸椎病安全、方便、有效、廉價、毒副作用小。
3.頸椎病中醫調理模式:(單位:克)
常用的調理方法主要有食療、茶療、藥浴、藥枕、熏洗、針灸、按摩、拔罐、艾灸等。
1)食療
①山裏紅粥
山楂50:活血化瘀;丹參15:活血化瘀,除煩安神,粳米50;此粥可治療頭頸酸痛、視物模糊,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頸椎病。
②葛根吳佳粥
葛根、薏苡仁、粳米各50粒、刺五加15g。能祛風除濕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型頸椎病。
③天麻燉魚頭
天麻10,鮮鱅魚1,生姜3片。本品能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於椎動脈型頸椎病。
2)茶的處理
3)藥浴、藥枕、熏蒸、熱敷、薄貼法等。
①活血化瘀藥:紅花、丹參、土鱉蟲、沒藥等。
②鎮痛藥:川芎、姜黃、沒藥、延胡索等。
③散寒藥:木瓜、獨活、防己。
4)拔罐、按摩、針灸、艾灸等。
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
穴位:風池穴、天竺穴、首健穴、頸夾脊穴、大椎穴、阿是穴。
穴位功能:
1,大椎:位於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即低頭時頸後明顯突起下凹陷處。按摩或推拿能有效緩解頸肩肌肉僵硬酸痛、頸椎病引起的手臂疼痛麻木、大腦供血不足等癥狀。
2、阿是穴:即壓痛點。按壓或按摩壓痛點可以緩解局部疼痛。
3、風池穴:定位時,雙手掌心貼耳,手指自然張開頭部,拇指向上推,頸部與發際線交線處有凹陷。按摩或推拿能有效改善頸部僵硬,消除頸肩疼痛,緩解頸椎病引起的頭暈耳鳴。
4.天竺:發際線中間直上0.5寸,側面1.3寸,即頸部有壹塊突出的肌肉(斜方肌),這塊肌肉的外側隱窩就是這個點。按摩或推拿能有效緩解頸椎疼痛、頸肩肌肉僵硬酸痛,改善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頭暈等癥狀。
5.肩井:在肩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肩部最高點。按摩或推拿能有效緩解頸肩疼痛不適。
6.頸椎夾脊穴:夾脊穴1 ~ 3分別位於第4、5、6頸椎棘突下0.5寸處。每邊3分,兩邊6分。能有效緩解頸部僵硬疼痛,改善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嘔吐、耳鳴、視物模糊、上肢麻木等癥狀。
四、頸椎病食療
1,適宜飲食:
多吃富含鈣、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牛奶、獼猴桃、萵筍葉、瘦肉、大豆、黑豆、胡蘿蔔、豆芽、海帶、木耳、大蒜、芹菜、紅薯、冬瓜、綠豆等。
2、禁忌飲食:
禁止暴飲暴食,少吃腌制食品,減少辛辣食物的攝入。
3、結合慢性患者的飲食:
1)高血壓:
高血壓的飲食治療原則是: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多吃菠菜、豆類、蘆筍、糙米、甜葉菊、芹菜。
2)心臟病:
要遵循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多吃水果蔬菜,多餐少量。
3)痛風:
飲食要以痛風為主。盡量不吃海鮮、動物內臟、啤酒、火鍋,補充少量羊肉等肉類(以肉代湯)。菠菜、蘿蔔、白菜、胡蘿蔔、芹菜都適合做蔬菜。
4)高脂血癥:
高血脂患者可以適量吃魚、禽、瘦肉,多吃燕麥、銀耳、山藥、玉米、蕎麥等。烹調方法以燉、煨、蒸、煮、煮、涼拌為主,忌喝咖啡。
5)糖尿病:
①合適的飲食
全谷物,如蕎麥面、蕎麥面、燕麥面、玉米面等。
豆類及豆制品,如苦瓜、洋蔥、蘑菇、柚子、南瓜等,可以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食物。
②禁忌飲食
不要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碳酸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幹,甜面包,糖蛋糕。
不宜食用含膽固醇和動物脂肪高的食物,如腦、肝、心、肺、腰、蛋黃、脂肪、黃油、豬、牛羊油等。,而且不喝酒。
五、頸椎病運動療法
1,經常鍛煉:
1)適合運動。
頸椎病患者運動時要緩慢放松,保持心態平和,堅持日常鍛煉,以不感到疲勞為限,註意肩部保暖。此外,急性期患者應避免運動。
①遊泳:
溫馨提示:下水前的熱身運動應不少於10分鐘,最好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每周不超過3次,遊泳後及時擦幹水分,急性發作期不宜遊泳。
②放風箏:
溫馨提示:如果頸椎病患者的伸展範圍已經縮小,強行伸展必然導致病情加重,所以伸展不方便的頸椎病患者不能放風箏。
③打羽毛球:
溫馨提示:首先,中重度骨質疏松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不適合羽毛球運動。其次,打球的動作要慢,避免頭頸過度伸展,擡頭和側臉的動作不能太快。
(4)慢跑:
鍛煉脊柱關節的平衡協調能力,提高肌肉耐力。
(5)太極傳:
有助於保持骨關節系統的靈活和健康,防止骨骼退化和關節僵硬,練習太極拳可以防止脊柱退化的發生。
2)禁忌運動
不宜做增加頸部負擔的劇烈運動,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食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在運動中容易發生意外,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頸椎健身操:
1)曹
對於頸部疼痛不適和久坐辦公的人,但不適合急性頸椎病患者,否則會加速頸椎間盤老化,拉傷肌肉。
2)10:10運動,頭手運動。
做頭手反運動時,雙手交叉緊貼後頸,用力推頭頸,頭頸向後推,相互抵抗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