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婦科疾病的方法
1,月經不調
中醫治療月經不調主要是根據月經周期和出血量的變化,結合月經的顏色、質地和全身癥狀,從寒熱虛實四個方面入手,療效滿意。調經以調氣血、補腎、健脾、疏肝、調氣血為原則。若因氣致病,應以治氣為主,養血活血為輔;如果是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治血,補氣。“水從腎中流出”,所以調經的要義在腎。另外,月經要和病前病後區分開來。如果是因為月經不調而生病,先調好月經;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經不調要先治療。並且在平時和經期適當照顧不同的時間和年齡。
2、月經初潮的治療
黨參、黃芪、白術各65438±00g,幹姜、甘草各6g。* * *研成細粉,敷在肚臍上,用紗布覆蓋,用膠帶固定。每天換藥1次,直到月經正常。本方益氣健脾,適用於月經過多、面色蒼白、體質消瘦、精神萎靡、舌苔淡、脈弱者。
3、月經後期的治療
乳香、沒藥、白芍、牛膝、丹參、山楂、木香、紅花各15g。* * *研成細粉,加入冰片65438±0g,混勻,裝瓶備用。使用時取藥粉20克,用姜汁或黃酒調成糊狀,敷於肚臍處,用塑料薄膜和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隔日更換,直至月經幹凈。三個月就是1個療程。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後期。
4、習慣性流產
這種疾病最常見的原因是母親先天不足或後天損傷;或者父親是先天的或者後天的,所以男性本質不強;或者是因為男女雙方都不夠而近親結婚影響胎兒發育。也有因為生活不慎、性生活不道德或懷孕後情緒失常而滑倒的。凡連續自然流產或流產三次以上者,均可診斷為滑胎。滑胎的臨床病程可表現為胎漏、胎動不安,或因初留難而流產或流產。有些人甚至每次懷孕到某個月都會自然掉下來。這類女性要註意休息,增加營養,禁止性生活,補充維生素B、C、E等。濕滑的輪胎應該在懷孕前進行調理。如有月經不調,應先調經;如果是其他原因導致的滑胎,要先治療再懷孕。如果懷孕了,要積極保護寶寶。需要註意的是,容易流產的女性不宜過早懷孕,兩次懷孕的時間至少要間隔壹年。
5.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由於其反復發作的特點,治療起來比較麻煩。在配合理療的同時,以服用中藥為主。另外,保持外陰清潔。急性盆腔炎要徹底治療。增加營養,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
6.治療痛經
肉桂9克、炒茴香9克、幹姜9克、元胡9克、苗靈芝9克、沒藥9克、川芎9克、當歸9克、蒲黃9克、赤芍9克。* * *研成細粉,裝瓶備用。每次月經前兩天,取適量藥粉加醋調成糊狀。鹽水洗肚臍後,敷上藥貼,用紗布覆蓋,用膠帶固定,隔天換藥。五個月就是1個療程。
7.治療白帶
醋炙雞冠花、酒炒紅花、荷葉、白術、車前草各3克。* * *研成細粉,用米酒或米湯調成糊狀。用溫水洗完肚臍後,將藥膏塗在肚臍上,常規固定,每天換藥。
8、治妊娠尿不通
車前草200克,滑石粉30克。澆車前草取汁,加滑石粉,塗肚臍,蓋固定敷料,每天換藥。
9.治療乳腺增生
蒲公英、木香、白芷、薄荷、梔子各30克,紫花地丁、瓜蔞、黃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 * *研成細粉,裝瓶備用。使用時,取藥粉10g,加醋調成糊狀。肚臍用酒精洗凈後,將藥貼敷在肚臍上,用紗布覆蓋,用膠帶固定。隔天換藥,8次就是1療程。
10,治療赤白帶下,子宮虛寒
鹽500克,艾葉100克。先把鹽炒壹下,再把艾葉炒幾下,放在布袋裏敷在肚臍上,每天1~2次。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中藥可以治療婦科病?
2.壹種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
1,當歸。
李時珍認為當歸是女性調理氣血的必備藥物。自我國南北朝以來,當歸就被視為補血活血之寶。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美容生肌、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這對保護女性健康極其重要。
2、黃芪。
能增強皮膚營養和抗菌能力,防止皮膚老化,促進毛發生長,防止脫發。它含有多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葉酸,具有全面的營養功能。中醫認為其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失血、崩漏及壹切氣虛、血虛之癥均有療效。
3、枸杞。
是我國最早有記載的婦科用藥,能滋陰補血,補益肝腎,明目潤膚,烏發養顏。《重慶唐雜文》對它的評價是:“特別努力,是其他藥物所不能及的。”中醫字典認為它滋腎潤肺,補肝明目。
4、白牡丹。
《日華子本草》對此評價道:“治風補澇,可治婦人諸病,產後諸病。”唐本草說它“益女血。”現代中醫認為,它能養血柔肝,緩中止痛,對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有療效。
5、川芎。
唐代《日華子本草》對川芎有很高的評價:“治諸風、諸氣、諸勞、諸血,補五勞,行氣解郁,活血止痛,對閉經、難產、產後瘀痛有效。強健筋骨,調理脈搏,滋養新血。”《醫學源流》:“補血,治血虛頭痛。"
6.珍珠。
珍珠壹直是壹種名貴的中草藥,對皮膚有特殊的滋養保健作用,能保持面部細嫩白皙,並能促進人體細胞的再生,防止衰老,延緩皺紋的產生。
中醫認為其具有滋陰安神、寧心安神、熄風清熱、解毒生肌的功效,可治療頭暈、頭痛、耳鳴、煩躁、失眠、驚悸等疾病。
7.蘆薈。
蘆薈是女性最熟悉的美容產品。
中醫認為蘆薈可以清熱通便,治療熱引起的便秘,女性閉經。
以上治療婦科疾病的方法和中草藥,僅供參考。
3.如何預防婦科炎癥
1,生活
在飲食起居方面,要考慮到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上避免油膩刺激,註意休息和熬夜,早睡早起,女性要有調經排毒的意識,不僅可以預防疾病,甚至可以治療疾病。很多病能在醫院治好,其實和醫院規範患者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2.心態。
壹般女性的情緒比男性更容易變化,心理因素對婦科疾病的影響很大。中醫有氣傷肝,氣傷脾,氣傷肺,氣傷心,氣傷肺的說法。其實不僅五臟受到影響,女性的身體免疫力也會受到壹定程度的影響。情緒化的女性更容易生病。大多數婦科病都發生在女性更年期,不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原因,還因為這壹時期女性的情緒波動較大。
3.健康
每天清洗私處,性生活前後的清潔,伴侶的清潔,都是預防婦科疾病的有效方法。護理清潔用的中草藥洗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使用,對防治外陰瘙癢有壹定的輔助作用。勤換內衣,不使用浴缸、毛巾等物品與其他女性進行坐浴,平時對個人衣物進行洗滌消毒,可有效預防婦科疾病。
4.避免事故
有些婦科內部疾病,如子宮、卵巢等,除了自然病人外,還有意外懷孕、流產等原因。做人流手術,要選擇正規醫院。如果醫生對手術不夠重視,很可能會引起女性的炎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這樣的事故。使用避孕藥、避孕套等手段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懷孕。
5、定期檢查
通常,已婚女性因為性生活和生殖需求,發現炎癥和患婦科疾病的幾率增加。定期檢查是早期發現和治療婦科病的有效手段,有些婦科病會發展成癌癥,讓女性因為要切除子宮而不能生育。如果早期發現癌細胞,其實是可以治愈的,40歲以上的女性婦科腫瘤的發病率會增加,因為通常這個時候女性已經生育了。所以建議已婚女性可以每年進行壹次婦科常規檢查,壹次宮頸癌刮除術,壹次盆腔b超,這樣可以早期發現婦科疾病,減少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