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全身因素:包括不良精神創傷、應激、營養不良、內分泌代謝紊亂,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血液病和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和腎上腺疾病。
二、HPO軸功能障礙:包括生殖激素釋放節律障礙、反饋功能障礙、排卵和黃體功能障礙。
第三,子宮和子宮內膜因素
四。醫源性因素:包括類固醇避孕藥和宮內節育器幹擾正常HPOU軸功能。壹些治療全身性疾病(特別是精神和神經系統)的藥物可以通過神經內分泌機制影響正常的月經功能。
臨床表現:以月經周期紊亂和子宮出血量及性質的改變為特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壹、月經稀發:周期≥40天的不規則子宮出血,常伴有月經稀發。
二、月經頻繁:周期≤21天的不規則子宮出血,常伴有月經過多。
三、月經過多:指月經過多和/或有規律的周期性子宮出血,經期延長。
四、月經不調:指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量不多。
5.月經不調:指月經周期不規律,並伴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者。
六、月經過少:指月經周期規律,只是月經量減少。
七、月經出血:指兩次正常規律月經之間的少量子宮出血,常伴有排卵和排卵痛。
臨床分類:
1.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按年齡分為兩組。
(1)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見於初潮後的女孩,由於HPOU軸不成熟,無法建立規律排卵。臨床表現:月經初潮後月經稀發,短期絕經後月經不調,經期延長,淋漓不盡,造成嚴重貧血。
(2)更年期(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即從40歲以上的女性到絕經前後的女性,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發生率逐年增加。臨床表現為:月經頻繁、周期不規律、月經過多、經期延長。
第二,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見於育齡婦女,部分見於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婦女。臨床上分為以下幾種:
排卵性月經失調
1,排卵型月經稀發:見於青春期少女。月經初潮後,卵泡期延長,黃體期正常,周期≥40天,月經稀發,常為多囊卵巢的先兆。這種疾病在更年期女性中很少見,常進展為自然絕經。
2.排卵型月經頻繁:青春期少女卵巢敏感性增強,卵泡發育加快,卵泡期縮短,月經頻繁,但排卵和黃體期仍正常。如果患者是更年期女性,卵泡期和黃體期縮短,出現更年期提前。
(2)黃體功能不全
1,黃體不健康:即黃體過早退化,黃體期縮短≤10天。臨床表現為月經頻繁、周期縮短、經前出血和月經過多,合並不孕和早期流產。
2.黃體功能不全:又稱黃體功能不全,即黃體期在3-5天內不能完全降解,或降解時間延長,或因月經期間持續分泌壹定量的黃體酮而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經期延長,淋漓不盡,加之黃體過早退化,表現為月經頻繁,月經過多。多見於人工流產、引產,合並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和子宮腺肌病。
(3)月經中期出血又稱排卵出血。常伴有排卵痛,是排卵刺激和雌激素波動引起的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個別出血較多且持續到月經期,導致假月經頻繁。
治療要點:
青春期主要是調經促排卵,生長期主要是調經輔助黃體功能,更年期主要是減少出血誘發更年期。
(1)壹般治療
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註意營養,糾正貧血。出血時應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防止感染。
②止血
1.刮宮術是已婚婦女最好的止血方法。刮宮後出血可減少或停止,刮宮要徹底幹凈。刮宮後第壹次月經期可能會增加,要註意。
2、性激素止血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多為無排卵,主要被雌激素止住,如果用己烯雌酚治療。
(2)育齡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育齡期常見的現象是黃體功能不全導致少量持續出血。
(3)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刮宮消除子宮骨膜惡變後,選用婦康片聯合己烯雌酚或三聯激素1肌註,24小時血容量仍未控制,應考慮器質性病變。
3.抗纖維蛋白溶解療法
③調整月經周期
(4)誘導排卵療法
(5)外科治療
高齡、嚴重貧血、藥物或刮宮治療無效、或經病理證實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者可行子宮切除術。
排卵期出血是怎麽回事?
在月經中期,壹般稱為排卵期(約為月經周期的12~16天),由於雌激素水平的短期下降,部分子宮內膜失去激素支持,引起規律性陰道出血,稱為排卵期出血,也稱為中期出血或月經出血。大約20%的女性會出現這種情況。
排卵期出血有哪些表現?
1,子宮出血。出血量不多,比正常量少。壹般2-3天可以自行停止,最多不超過4-5天。顏色紫暗,偶有微紅,有的只是棕色分泌物。如果月經量超過正常,或者時間超過7天,需要去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病,比如陰道、宮頸、子宮內膜、卵巢病變。
2、腹痛。可輕可重,表現為月經中期下腹部周期性疼痛或不適,有的還可放射至腿部,稱為“排卵痛”,壹般持續數小時,個別患者可持續2-3天。原因是當卵泡破裂時,氣泡中的少量液體溢出進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腹痛。
3、不孕。有些女性可能會認為是月經來潮,所以停止性生活,錯過了受孕的機會。
排卵期為什麽會出血?
可能有以下三點:
1.由於成熟卵泡破裂排卵,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的生長,引起子宮內膜表層局部潰爛脫落,出現少量突破性出血。之後隨著黃體的形成,分泌出充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迅速修復潰爛的子宮內膜表面止血。
2.排卵前,成熟卵泡分泌雌激素較多,導致子宮內膜充血,部分紅細胞滲漏出血。
3.輸卵管傘取卵時,含血的卵泡液通過輸卵管逆向蠕動送入宮腔,然後流出陰道。
如何確定排卵期是否有出血?
1,測基礎體溫。對於雙相體溫,出血發生在低體溫向高體溫過渡的過程中,也就是排卵。
2.請醫生抽血分析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
3.排除其他引起異常出血的疾病,如子宮肌瘤。
如何看待?
排卵期出血量通常較少,腹痛壹般較輕,會自行停止。壹般對身體沒有影響,壹般不需要治療。
如果在排卵期確診出血,且出血量較大,可服用止血藥控制出血;或者在排卵前3天開始服用己烯雌酚,在血停後1-3天停藥。
如何預防?
1.了解和掌握經期生理知識和衛生知識,註意經期保健和衛生。
2.出血期間避免過度勞累,多休息;保持局部清潔,防止感染;腹痛劇烈時,可給予腹部熱敷;同時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緊張。經常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什麽是功能性子宮出血?
什麽是功能性子宮出血?
無全身或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的異常子宮出血稱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通常簡稱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功能失調性出血可分為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最為常見,約占85%。女性在月經初潮到閉經期間可能出現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據報道,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在青春期占20%,生殖期占30%,絕經前占50%。
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表現多樣,常見癥狀為不規則陰道出血。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不壹,月經量不確定。月經頻繁、陰道出血量多、時間長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癥狀,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
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特點是月經周期規律,但月經時間延長,出血量大。這類患者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可能伴有不孕或孕早期流產。
排卵期出血的探討
排卵期出血的臨床表現;
排卵性出血,即月經中期出血,是指兩次正常月經之間的少量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輕微腹痛。臨床表現如下:
1,子宮出血。在有排卵的月經周期中,排卵時出現子宮出血,出血量少,有的只是褐色分泌物,壹般2-3天可自動停止,最多7天。
2、腹痛。周期性痛經可輕可重,壹般持續數小時,個別患者可持續2-3天。
3、不孕。可能是由於排卵出血而停止性生活,錯過了受孕的機會。註意:壹般沒有明顯的正號。診斷可以通過診斷性刮宮、基礎體溫測量(基礎體溫是雙相的,出血發生在從低溫到高溫的轉變期間)和腹腔鏡檢查來進行。如果癥狀較輕,不需要治療,出血過多或影響生育的,可以用藥物治療。
排卵期出血的處方:
1,二地湯加減地骨皮30g,玄參、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制黃精、槐米各15g,麥冬、白芍、山茱萸各9g。水煎服,每日壹劑,月經第五天開始服藥,連續服用15劑。壹個療程為三個月經周期。具有滋陰清熱的功能。
2.加減丹梔逍遙散柴胡、川芎、生地、白芍各65438±00克,炒梔子、茜草炭、枸杞子各9克,槐花炭、墨旱蓮各65438±05克,桑葉、菟絲子各65438±00克。水煎服,每日壹劑,從月經第五天開始,連續服用15劑,黃體期和月經期停藥,三個月經周期為壹療程。本方主要作用為:“清肝解郁,滋陰止血”。
3.溫腎活血湯: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紫應時、熟地、山藥、當歸、紅花、澤蘭各10克,菟絲子15克,山茱萸18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壹劑。從月經周期第九天開始服用八天,三個周期為壹個療程。本方有“溫腎活血化瘀”之功。
排卵期出血的治療處方:
1,芹菜百合湯幹芹菜30克,百合15克。加適量水,煎服。有清熱涼血的作用。
2.芹菜蓮藕片湯鮮芹菜蓮藕片各120g,生油15g,精鹽少許。芹菜和蓮藕洗凈,芹菜切絲,蓮藕切片。將鍋放在高火上,放油煮熟,放入芹菜和蓮藕片,加鹽,炒5分鐘,加水煮熟,調味即可食用。能清熱涼血。
3、山藥粥山藥、枸杞子各20克,大米60克。洗凈煮粥食用。有滋陰止血的作用。
4.生粥30克,糯米60克。生地洗凈切片,清水煎煮兩次。* * *取汁100ml,大米洗凈,加適量水煮成粥,然後倒入藥汁,煮10分鐘後服用。具有滋腎、涼血、止血的作用。
排卵期出血的預防和保健;
1.了解和掌握經期生理知識和衛生知識,註意經期保健和衛生。
2.出血期間避免過度勞累,多休息;保持局部清潔,防止感染;腹痛劇烈時,可給予腹部熱敷;同時保持情緒穩定。經常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3、排卵前後(壹般在兩次月經之間,基礎體溫升高時),應禁食辛辣、辛辣、幹燥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出血量,延長時間。
摘自:三九健康
在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中,12-14這壹天是排卵的日期。此時由於卵泡破裂和雌激素的起伏,血管的通透性發生變化,紅細胞滲出血管,導致陰道少量出血,這就是排卵時出血的現象。
如果想知道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可以測量基礎體溫,觀察出血與體溫的關系。以免誤認為排卵出血,而忽視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排卵期出血壹般量少時間短,不需要治療。如果出血量較大,可服用止血藥控制出血。
排卵期出血可伴有下腹部疼痛不適,可能是排卵期盆腔有漿液性、血性滲出或少量積血所致,壹般不需要治療。如果疼痛劇烈,長期無法緩解,壹定要找醫生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如何防治青春期女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婦科常見病。據調查,90%以上的青春期少女和年輕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凡月經異常,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有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年輕女性有以下癥狀:
(1)不規則子宮出血。月經提前或錯誤後,完全不規律。
(2)月經頻繁。月經周期縮短,壹般小於21天,出血量和出血天數正常。
(3)月經量過多。月經周期正常,但每次出血量太多,可達數百毫升。
(4)月經不調。雖然有些月經周期是正常的,但是在月經來潮前已經有好幾天少量出血了,而且顏色越來越深。月經來潮幾天後會持續出血十幾天。
(5)排卵期出血。月經幹凈後10天左右,陰道流出少量血,有時壹兩天就幹凈了,稱為排卵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由於出血頻繁、出血量大、出血時間長,患者常出現貧血或乏力、頭暈、耳鳴、面色蒼白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應引起高度重視。
臨床上功能性子宮出血可分為兩類: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和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
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多發生在青春期,也就是說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屬於這種類型。青年功能性子宮出血與卵巢功能有關。正常情況下,卵巢可以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它們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從而使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的變化。而青春期女性的卵巢尚未發育成熟,下丘腦、腦垂體、卵巢之間的協調性不夠完善,使得卵巢的功能非常不穩定。此外,青春期女性的情緒波動、環境氣候的變化、營養不良等因素也常影響大腦皮層對卵巢功能的調節。這樣就阻礙了卵窩的排卵,即卵巢的卵泡發育增加,不排卵,於是雌激素不斷分泌。子宮內膜長期受雌激素過度增生,已經變得很厚。但是,雌激素分泌量波動很大。當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時,子宮內膜失去激素支持,脫落出血。當雌激素分泌水平上升時,子宮出血再次停止。所以臨床表現為月經量過多,月經不調。
功能性子宮出血伴排卵是卵巢每月排卵,卵泡不發達。雖然有黃體化,但是黃體分泌的黃體酮量不足,或者黃體酮分泌的持續時間短,所以子宮內膜脫落。這種情況表現為月經前後滴血,有的兩次月經中間出血,月經周期縮短。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年輕的育齡女性,尤其是分娩或流產後。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原則是止血調經。
青春期和育齡期女性的月經應該是促進卵巢功能恢復排卵。具體的防治措施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註意養生。要增加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蔬菜水果。生活中勞逸結合,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睡眠充足,心情愉悅,不要對心靈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2)使用藥物止血。藥物止血有兩種方法:壹種是讓子宮內膜脫落幹凈,註射葉黃素酮;壹種是讓子宮內膜生長,可以註射苯甲酸雌二醇。配合壹些止血藥,如雲南白藥、安絡血、維生素K、止血芳酸、止血敏等,壹般都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3)恢復卵巢功能,調節月經周期。壹般連續服用己烯雌酚等藥物,每天0.5-1 g,共20天,最後5天每天註射黃體酮20 mg。壹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隨著年齡的增長,合理治療,可以很快治愈。對於伴有排卵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排卵前註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有望調節月經周期。
(4)中醫治療。中醫在治療和調節內分泌功能、止血方面有獨到之處,應適當采用中醫治療。上面提到的各種藥物治療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允許擅自用藥,因為調節內分泌的藥物作用非常復雜,使用不當會引起嚴重的月經紊亂。還有,不管是哪種功能性子宮出血,都要及時去醫院診治,檢查排除全身和生殖系統的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