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自錨式懸索橋施工過程中如何對纜索進行測控?

自錨式懸索橋施工過程中如何對纜索進行測控?

1項目概況

無錫高速公路桃花峪黃河大橋位於鄭州市西北郊。主橋為雙塔自錨式懸索橋,跨徑布置為160m+406m+160m。橋塔為門式塔,塔頂設有主索鞍。主索股由37股高強度鍍鋅鋼絲(1670MPa)和127絲組成,直徑5.3mm,長度800.9m,主跨矢跨比1/5.8,主索直徑406mm,空隙率20%。主橋* * *吊索196根,基本間距13.5m,靠近塔身的吊桿距塔心14m。

2總體施工方案

主塔施工完成後,在塔頂組裝吊裝支架,從鋼箱梁橋面吊裝主索鞍;鋼箱梁頂推合攏後,安裝錨具和松索鞍;中跨和邊跨貓道安裝;主纜參考股的架設;普通電纜庫存的安裝;主纜架設完成後,拉緊主纜;電纜收緊完成後,安裝電纜夾;根據監測單位提供的體系轉換方案,分步進行索力張拉、索鞍頂升和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完成主橋體系轉換。

3施工測量控制方法

總體測量方法:建立主橋施工加密控制網→鋼箱梁合龍前後控制測量→主纜錨具安裝測量→鋼箱梁安裝後測量吊桿孔中心裏程及標高→主索鞍及松索鞍安裝測量→貓道承重索安裝測量 中跨和邊跨→主纜基準索股和普通索股架設控制測量→主纜張拉後線形測量和索夾放樣及安裝測量→吊桿張拉和主索鞍。

3.1主橋施工加密控制網的建立

平面施工控制網采用GPS衛星定位的靜態測量方法,按照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範中B類、C類GPS網的測量精度進行復測。高程采用精密電子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布設水準網,按照國家壹、二等水準測量標準(GB12897-2006)中的二等水準要求進行水準復測。根據主橋纜索施工測量的需要,設置兩對施工加密控制點* * *分別布置在橋塔上下遊和河道兩岸,定期對施工加密網進行檢測,施工加密網的檢測周期壹般不超過6個月。

3.2合攏前後鋼梁的控制測量

整體施工方法:鋼箱梁頂推後合攏。根據總體施工計劃,本橋鋼箱梁將分兩次合攏,第壹次為南錨梁與頂進前沿SA10段合攏,第二次為與北錨梁、NA9段合攏的NA10段合攏。具體步驟如下:

1)南錨梁支架安裝在鋼導梁上後,逐個拆除鋼導梁;

2)拆除導梁最後壹節段M0和M1,繼續推進鋼主梁前節段SA10與錨梁鋼箱梁連接(合攏前接縫應在當天最低溫度下20cm),推進全橋鋼箱梁就位;

3)吊裝NA10段先存放在北錨梁上,然後吊裝NA9,焊接NA9,吊裝NA10就位,與鋼主梁、鋼錨梁焊接,此時全橋鋼箱梁合攏。

3.2.1鋼箱梁和南錨梁合攏測量控制

根據監控量測規定的量測周期,對合攏梁段布置的測點間距進行48小時的量測、記錄、整理和相互核對,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後,用於合攏梁段的拼接和切割。

圖2鋼梁節段合攏示意圖

在合龍口SA10-SA11梁段端部布置6個線形監測點,用於監測南錨梁拼接線形,以及合龍口頂底高差和中心線偏差。

圖3鋼箱梁線形監測點布置圖

以上監測數據必須在不同工況下連續測量。若梁段高差過大,應及時調整。調整完成後,待實測梁段高差符合規範要求後,方可進行下壹步的推合工作。

鋼箱梁與南錨梁合攏前,應嚴格控制鋼箱梁SA10梁段的梁端裏程,控制在距設計裏程位置20cm處,鋼箱梁與南錨梁軸線偏差調整在10mm以內。 且高差應控制在2 mm以內,由於錨梁與鋼梁之間還有20cm的接縫,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後,鋼梁應繼續推進,直至SA10和SA11兩個梁段合攏。 在推的過程中,由於距離只有20cm,如果軸線再次偏離,就很難糾正偏差了。因此,在推進過程中,應多次推進軸線,連續測量,直至鋼箱梁與南錨梁準確合攏。迅速用碼板對準接頭,及時焊接。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焊接工作,防止溫差增大影響鋼箱梁的焊縫寬度和焊接質量。

3.2.2北錨梁及鋼箱梁的合攏測量控制

鋼箱梁和北錨梁合龍前,應在NA9和NA11梁段兩端段選擇三個觀測點(三個底板和三個頂板(分別位於兩腹板和中心線上),連續觀測高程變化和軸線偏差。由於錨梁支架上的鋼梁在NA11梁段安裝測量時壹次定位準確,且NA9梁段的端節懸空,安裝後標高會有壹定偏差,安裝到位時容易造成合攏段扭曲。因此,有必要調整NA9梁段的端標高。在調整過程中,不僅要調整NA9梁段的端部標高,還要相應調整平臺頂部NA8、NA7梁底標高,使各梁段與設計線形壹致,鋼梁各梁段能順利連接。

吊裝合攏段NA10梁段時,應在吊車起吊時調整縱橋兩端的高度差,並在壹端加配重。高差應控制在設計高差123mm以內(該段鋼梁位於豎曲線內),使NA10梁段吊裝後能順利放入合攏段,且底部和頂部開口不扭曲。

根據監測規定的測量周期,連續測量合攏口相鄰梁段劃分的成對測點之間的距離,記錄並整理測量數據,繪制各時間段溫度和合攏長度的變化值。合攏溫度和時間段確定後(宜選擇壹天中溫差變化較小的時間段),根據測量結果計算合攏長度尺寸值,以合攏段橫向基線為基準,根據確定的合攏長度尺寸值切邊切槽,以保證順利合攏。在閉合接口處添加臨時匹配連接器,如反向拉伸螺釘的底座。當溫度達到合攏溫度時,合攏段將根據監測要求迅速吊裝到位,並迅速進行粗調、配合和臨時連接。臨時連接完成後,用碼板迅速將接頭找平,並及時進行焊接。焊接工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3.2.3關閉後的測量控制

全橋合攏後,繼續對合攏段及全橋其他梁段的線形進行監控,並將線形測量數據及時反饋給監控單位,為錨具和松索套的安裝定位提供依據,為纜索的順利架設做好前提。

3.3主纜錨具安裝測量

錨具安裝應在鋼錨梁安裝定位完成且鋼箱梁合攏後進行。

由於錨具安裝在箱內,測量基準點需要轉到鋼箱梁頂部,鋼箱梁長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轉點測量要在深夜至日出前進行。這個轉折點也用於後期松索鞍的定位測量。

測量時應準確定位前後錨孔中心的三維坐標(每側至少三個)和前後錨面的傾斜角度。

安裝後,前錨孔中心坐標允許誤差不大於10mm,前錨孔角度不大於0.2度,前後錨連接線軸線偏差不大於5 mm..並將安裝後的測量數據提供給監控單元。

3.4鋼箱梁安裝後吊桿孔中心裏程和標高的測量。

錨具安裝完成後,應在夜間最低溫度時測量鋼箱梁總長度、上下遊吊桿孔中心裏程和標高,並提供給監控單位。

3.5主索鞍和松索鞍安裝測量

主塔和上梁施工完成後,吊裝主索鞍。在主索鞍吊裝過程中,應觀察吊架的撓度。主索鞍底板和鞍體的豎向和橫向預撓度的預提升值應以監測單位的監測指令值為準(橋梁縱向偏離邊跨640mm,橋梁橫向偏離橋中心5mm)。

主索鞍施工流程:底墊找平→測量放線→支架安裝→主索鞍底板縱向移動至吊裝位置→試吊→吊裝→縱向移動→就位→位置調整→吊裝主索鞍其他構件→構件連接。

測量放線:用電子水準儀測量底墊的標高。平面度應控制在0.5毫米/平面。網架安裝後,準確測量塔頂軸線是保證主索鞍安裝位置準確的前提。選擇天氣好、溫度穩定的夜晚進行測量,放出塔頂上下遊的縱橫軸線。主索鞍安裝軸線以塔頂放樣軸線為控制線,以消除溫度和天氣變化對塔柱的影響。

松索套安裝測量:在制作錨梁的過程中,將松索套的下半部分放在靠近松索套安裝位置的箱梁底板上。主纜架設前,根據監控指令,用全站儀放出設計的縱橫軸線和裏程線,並用墨線標出;下部用型鋼支架臨時支撐,在松弛的索套兩端安裝限位端板,直至所有索股架設完畢,然後用手拉葫蘆將上部安裝到設計位置,調整軸線和角度,穿上螺栓,擰緊到設計要求的力值。

3.6貓道承重索跨中和邊跨安裝測量

由於貓道承重索使用的鋼絲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壹定量的永久伸長,所以在架設前要根據其受力狀態進行預拉伸,以消除其非彈性變形,這樣架設後的貓道矢量更容易控制。貓道相當於壹座臨時的輕纜橋,其作用是在主纜架設過程中提供壹個高空作業平臺。它由貓道承重索、貓道面板系統、橫向天橋和抗風索等組成。貓道面層距主纜中心線的高度壹般在0.8 ~ 1.2m左右,壹般沿主纜中心線對稱布置。

每次測量承重索時,應在日出前或日落後進行。主纜中心標高以監控單元提供的監控指令為準。由於貓道鋪設過程中水平力不平衡的客觀存在,需要加強塔頂偏差的觀測和控制,要求主塔偏差不超過監測方的要求。

3.7主纜參考股和普通股架設控制測量

3.7.1整體測量法

主纜股的垂度調整可分為標準垂度調整和壹般垂度調整。參考索的垂度調整方法是絕對高程法,壹般的垂度調整方法是相對於參考索調整垂度。

圖4主纜截面

為了保證壹般索股調整中使用的參考索股始終處於自由浮動狀態,采用主纜每層外側的壹根壹般索股作為相對參考索股,其垂度由1#參考索股傳遞,然後利用每層相對參考索股調整同層壹般索股和上壹層相對參考索股的垂度,達到主纜線形調整的目的。

為了消除調整誤差的累積,傳遞每個相對參考股的調整誤差,即在調整下壹個相對參考股時,要從它們之間的理論相對弛度值中減去當前相對股的調整誤差,以保證每股相對於參考股的調整誤差在允許範圍內。

3.7.2基準鋼絞線測量

測量項目:包括錨跨裏程及標高、塔頂標高及偏差、主索鞍預偏、主索垂度標高、松索套移動等。

(1)將棱鏡固定在索跨內,使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

(2)計算跨中和邊跨鋼絞線的跨中垂度,並與設計垂度進行比較。根據監測計算出的弧垂調整圖,計算出需要移動和調整的鋼絞線長度,並對跨距和溫度進行修正。

(3)通過放松或收緊索鞍處的鋼絞線來調整垂度,先調整主跨垂度,再調整邊跨垂度,直至符合設計要求。

(4)鋼絞線絕對弧垂符合要求後,同時調整上下遊基準鋼絞線的相對弧垂,相對弧垂差不大於65438±00mm..

⑤基準索股弧垂調整後,必須穩定觀測至少3天,確認索股線形完全滿足穩定性要求,且所有結果均在允許偏差範圍內,調整第壹根索股的弧垂。其中,絕對高程允許誤差為中跨L/20000,邊跨L/10000。

將連續三天的觀察數據進行算術平均,作為基準繩股的最終線形。

3.7.3壹般鋼絞線測量

除了參考繩股之外的繩股是普通繩股,並且根據相對於參考繩股的相對垂度來調整普通繩股。相對參考股法用於調整壹般股的垂度。用遊標卡尺測量索股垂度調整量。

①安裝上下遊主纜時,通常以第壹股纜股為基準,必須小心操作。應在測量和計算跨度、垂度和溫度變化影響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弧垂調整必須在風速小、溫度相對穩定的夜間進行。正確放置後,停留壹段時間,連續觀察測量至少3晝夜。如果所有結果都在允許的偏差範圍內,將調整第壹股的垂度。

②為保證鋼絞線的架設質量,可增加1 ~ 2根基準鋼絞線。參考股的位置應設置在主纜不被壹般股壓住的邊緣。

(3)基準索股跨中設計弧垂的允許偏差應符合圖紙的規定。普通鋼絞線和參考鋼絞線垂度的相對差值應在0至+5毫米範圍內;上、下遊主纜參考索股的相對垂度差應在10 mm以內。(4)如果基準索股的精度受到後來安裝的索股架設的影響,經檢測判斷後不能再起到基準索股的作用,應選擇新的索股來測量計算的跨度、垂度和溫度影響,並調整滿足(續上115頁)(續上108頁)的要求

由於主纜有近千米長,對溫度非常敏感,其長度和弧垂變化很大,需要測量索股溫度,弧垂測量要根據設計和監測進行修正。在懸掛狀態下,梁截面為六邊形,細絲平行,細絲不扭曲也不凸出。依次調整中跨和邊跨的垂度後,最後千斤頂推動錨頭增加或減少墊片來調整錨跨。調整時,以中跨和邊跨的垂度為準,以錨跨的張力為準。架設過程中,應註意觀察塔頂的扭轉和位移。

3.8主纜張拉完成後的放線測量和索夾放樣及安裝測量。

主纜壹般股和參考股架設時,拉緊主纜,在夜間大氣溫度不變的條件下測量主纜線形。

主纜線形定型後,監控單元會提供該狀態下索夾的坐標位置,白天沿主纜曲線在主纜上臨時標出索夾的大致位置。晚上溫度穩定時,以臨時標記為參照,快速定出線夾位置。安裝索夾前,應提交給監控單位,根據主塔頂偏差、主纜溫度、大氣溫度、桿塔高度、松索套頂點偏差等數據計算索夾中心坐標。安裝索夾時,檢查索夾的位置號是否與主纜上的位置序號壹致。索夾吊裝到位後,應復核索夾中心,復核無誤後,將索夾安裝到位。由於索夾數量較多,需要多次完成,所以放樣時要測量大氣溫度和主纜表面溫度,盡可能在溫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進行索夾放樣。

3.9吊桿張拉和主索鞍頂推過程中主塔的偏差測量。

主索鞍安裝過程中,鞍座預撓度為邊跨64cm。吊桿張拉過程中,應按監控指令推三次。主索鞍頂推是懸索橋施工的重要環節。控制索鞍頂進量的實質是控制塔身應力不超過允許值以保證塔身安全,並在頂進過程中實時觀測主塔撓度以保證兩座主塔。

4摘要

通過以上對自錨式懸索橋施工過程中纜索測量控制方法的描述,可以了解施工過程中需要註意的重點和難點,以便以後遇到類似作業時未雨綢繆,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提高工作效率。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辛苦了壹天,準備好好睡壹覺,卻怎麽也睡不著。這個問題可以描述為
  • 下一篇:吃什麽快速補鐵補血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