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月經不調的中醫方子有多少?

月經不調的中醫方子有多少?

月經不調中醫方劑百科?月經不調不要隨便吃藥。如果不是醫生開的處方,月經沒完沒了就不能只想著吃藥。最好去醫院做壹個詳細的婦科檢查,更好的對癥下藥。所以女性朋友遇到問題壹定要保持理性的思維方式。其實除了藥物,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註意壹些。讓我們來看看。

月經不調中醫方劑百科?

柴胡白芍治療月經不調

功能:清熱養陰,理氣和血。適應癥為經前、月經過多或不適時出血(少量)。

該偏方由柴胡6克、白芍65,438+02克、女貞子65,438+02克、墨旱蓮65,438+00克、麥冬65,438+00克、地骨皮65,438+00克、白附子65,438+02克、香附65,500克組成

用法用量:每日65,438+0劑,水煎服,每劑2次,早餐前65,438+0次,晚餐後65,438+0小時。

本方適用於血熱引起的經前、月經過多、輕度不適時出血。熱盛者,可酌情加入牡丹皮、青蒿、黃柏;虛熱者,宜以生地黃、地骨皮為主,加滋陰、強水、阿膠養血柔陰。熱郁者可用本方及丹梔逍遙散治療。

案件查證褚,女,30歲。月經早,月經量多,每次月經期近四包紙,月經前兩側疼痛心煩,口中吃力,食欲辛辣,舌紅,脈數。刮宮的病理報告是子宮內膜增生。證屬肝燥血熱,月經初潮,宜清熱涼血,疏肝調經。在上述配方的基礎上,加入茜草10克,槐花20克,大薊12克,大薊10克。服用上述五劑後,癥狀全部緩解,於是告知其早服加味逍遙丸,晚服六味地黃丸,調理2個多月,痊愈,無復發。

當歸川芎治療月經不調

功能:主要用於活血、通經、滋補肝腎。適應癥:月經不調。

偏方由當歸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黃9克(閉經不用)、續斷9克、制香附9克、炒烏藥6克、炙甘草3克、丹參9克、炒白術9克、茯苓9克組成。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帶下患者,加黃柏(鹽水炒)6克,蒼術6克,炒山藥9克,芡實米9克,炒扁豆9克,去地黃;對於早發紫的患者,加牡丹皮6克、生地黃6克、炒梔子6克;到了後期,原來的方子是當歸。

經病例驗證,該方治療75例患者,治療效果良好。

枸杞樹皮和女貞子治療月經不調

功能主要用於養血涼血,止血。適應癥:月經不調(中期出血)。

該偏方由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墨旱蓮12克、女貞子12克、槐花炭30克、仙鶴草30克、鹿銜草30克、薺菜30克組成。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中間出血前2 ~ 3天開始服用,連用5 ~ 7劑。

案件核實張,女,29歲。主訴是月經中期陰道出血,幾天幹凈。平時口苦咽幹,煩躁不安,灼熱感,腰酸背痛。脈弦數,舌紅苔薄。此方在月經中期前2 ~ 3天使用,25 mg苯丙酸諾龍肌註。服用5劑後,月經中期無陰道出血,癥狀全部緩解。脈、舌如前,上除薺菜、鹿銜草、仙鶴草,加牡丹皮9克,菟絲子12克,共服5劑。主訴中期出血未復發。

哪些中藥配方可以治療月經不調?

1.柴胡、白芍、女貞子、墨旱蓮、麥冬、地骨皮、白茅根、香附、地榆各適量,水煎,每日65,438±0劑,分兩次服用,可在早餐前和晚餐後65,438±0小時服用。具有清熱養陰、理氣和血的作用,可用於經前期的治療。可根據癥狀加減藥物,發熱者可酌情加牡丹皮、青蒿、黃柏。虛熱者,可加生地黃、地骨皮,配合滋陰、強水、阿膠養血柔陰。玉熱可與丹牡逍遙散配伍治療。

2.當歸、川芎、炒白芍、熟地(閉經不用)、續斷、炒香附、炒烏藥、炙甘草、丹參、炒白術、茯苓各適量,水煎服,每日壹劑,早晚分服,具有活血通經、滋補肝腎的作用,可治療月經不調,並可根據癥狀加減藥物。若有白帶,前期月經不調者可加牡丹皮、生地、炒梔子。

3.生地炭、地骨皮、炒白芍、旱蓮草、女貞子、槐花炭、仙鶴草、鹿銜草、薺菜各適量,水煎,每日1劑,中出血前3-7天服用,連服5-7劑。具有養血涼血、止血的作用,可治療月經不調、中期出血。

茜草、丹參、桃仁、土鱉蟲、川芎、當歸、赤芍、紅花、幹姜各適量。將它們研磨成細粉後,每晚睡前取適量,具有化瘀止痛、生肌排濁的作用。適應癥:月經不調。

  • 上一篇:佩戴隕石首飾有什麽講究嗎?
  • 下一篇:冠狀病毒偏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