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壹。據醫學觀察,壹個孩子壹年內經常反復感冒幾次,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兒童感冒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輕者只是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或伴有流淚、輕微咳嗽、喉嚨不適。壹般3 ~ 4天就能自愈。有時伴有發熱、咽痛、扁桃體炎、淋巴結腫大。發熱可持續2 ~ 3天至1周左右。孩子感冒時經常上吐下瀉。嚴重者體溫高達39 ~ 40℃或更高,並伴有畏寒、頭痛、全身無力、食欲急劇下降、睡眠不安等全身癥狀。
孩子感冒是很常見的小病,但也不能大意。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往往會引起許多並發癥,如鼻竇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淋巴結炎等。還可引起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氣管炎、肺炎等。有時候孩子感冒會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全身,引發敗血癥、膿胸、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還可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風濕熱、急性腎炎等疾病。
所以,孩子感冒時,家長壹定要按照醫囑做好家庭護理工作。家庭護理感冒兒童的壹個重要部分是讓孩子充分休息。患病兒童年齡越小,越需要休息,癥狀消失後才能恢復自由活動。二是按時吃藥。就大部分感冒來說,大多是病毒引起的,抗菌藥物無效,尤其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不僅無效,濫用抗生素會造成體內菌群失調,有利於細菌繁殖,加重病情。服用“百服邊”可以更好地緩解感冒引起的發熱、鼻塞、咳嗽等不適,避免並發癥,早日康復。第三,在感冒發熱期,應根據孩子不同的食欲和消化能力,給孩子流質或面條、稀飯等食物。母乳餵養的孩子應暫時減少次數,以免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四、臥室安靜,空氣清新,禁止吸煙,溫度要恒定,不能過高、過低、過濕,有喉炎癥狀時更要註意,讓孩子早日康復。如果持續發熱或出現並發癥,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發生意外。
兒童感冒應該服用抗生素嗎?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有些孩子很容易感冒,整個冬天都感覺不舒服,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給家長帶來了負擔。
病毒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原體。病毒種類繁多,而且非常容易變異。所以孩子壹般對感冒也不能免疫。如果原本孩子體質和抵抗力就弱,反復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兒童病毒性感冒後,壹般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只要加強護理,適當休息,多喝白開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很快就會康復。
感冒本身是壹種常見病,但其並發癥可能很嚴重,甚至是致命的,大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此時孩子病情較重,可能並發化膿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表現為持續高熱、氣短、咳痰等。這個時候醫生往往會給孩子開抗生素。抗生素可以通過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生長來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為了充分發揮抗生素的作用,家長壹定要嚴格按照醫囑給孩子用藥。孩子服藥後,癥狀開始減輕或消除,但此時體內的致病菌很可能仍然存在。如果停藥,很可能導致繼發感染,甚至更嚴重的並發癥。遺憾的是,有些家長在孩子稍有不適時就立即停藥,這是不對的。
治療合並細菌感染的感冒,壹般需要使用足夠7到10天的抗生素,每天服藥2到4次,給家長帶來不便,也是孩子難以堅持到療程結束的壹個主要原因。目前專家已經研發出兒童新藥,服用方便,療效好,療程短。比如兒童用阿奇黴素,每天只需口服1次,三天後即可結束療程。此時,孩子的病情可能還沒有好轉,但會繼續在體內發揮抗菌作用,直到第10天,使體內的感染病竈徹底清除。
孩子感冒要註意合理用藥。
兒童感冒的主要癥狀是發熱、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時還會嘔吐和輕度腹瀉。特別是壹歲以下的孩子,全身癥狀嚴重,多為高熱,不哺乳,甚至抽搐。看到這種情況,家長壹定很著急。那麽,如何給孩子合理用藥呢?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不要急著退燒。不急於給孩子退燒有幾個原因:
體溫37度。5 ~ 38℃為低熱,38 ~ 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量或中等熱量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發燒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的壹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消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發高燒前不要用藥。如果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必須吃藥,而且很急。高燒持續時間過長,會使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去平衡;由於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大量消耗,加重了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大腦過度興奮導致熱性驚厥或過度抑制導致嗜睡;消化功能障礙;抵抗力減弱,並發肺炎等。
退燒藥副作用大,不可萬不得已。無論是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他各種退燒藥,都離不開阿司匹林、咖啡因和非那西丁的合成。所以退燒藥副作用很大:刺激胃黏膜,破壞食欲,加重胃潰瘍甚至出血,引起長期消化道出血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起血液疾病;對肝臟和腎臟的損害;嚴重過敏反應,表現為剝脫性皮炎伴肝腎中毒而死亡。
可酌情采用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
(2)合理用藥:孩子不要隨便用抗生素,要選擇壹些抗病毒的藥物,因為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兒童常用的抗感冒病毒藥物有:
病毒靈(嗎啉胍),劑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0 mg,分3次口服。
板藍根顆粒,每次半袋,壹日三次,開水沖服。
金剛烷胺,每片0。1 g,兒童劑量按年齡折算,允許連續用藥時間為3 ~ 5天,最長不能超過10天。
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壹天三次。
抗感解毒顆粒,每次半袋,壹日三次,用開水沖服。
(3)抗生素聯合應用的適應癥:
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不退燒時。
預防6個月以下嬰兒繼發細菌感染。
血象中白細胞總數明顯增加。
經常患扁桃體炎的人。
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的癥狀。
(4)使用抗病毒藥物、退燒藥和抗生素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用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和排泄。感冒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壹。據醫學觀察,壹個孩子壹年內經常反復感冒幾次,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兒童感冒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輕者只是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或伴有流淚、輕微咳嗽、喉嚨不適。壹般3 ~ 4天就能自愈。有時伴有發熱、咽痛、扁桃體炎、淋巴結腫大。發熱可持續2 ~ 3天至1周左右。孩子感冒時經常上吐下瀉。嚴重者體溫高達39 ~ 40℃或更高,並伴有畏寒、頭痛、全身無力、食欲急劇下降、睡眠不安等全身癥狀。
孩子感冒是很常見的小病,但也不能大意。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往往會引起許多並發癥,如鼻竇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淋巴結炎等。還可引起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氣管炎、肺炎等。有時候孩子感冒會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全身,引發敗血癥、膿胸、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還可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風濕熱、急性腎炎等疾病。
所以,孩子感冒時,家長壹定要按照醫囑做好家庭護理工作。家庭護理感冒兒童的壹個重要部分是讓孩子充分休息。患病兒童年齡越小,越需要休息,癥狀消失後才能恢復自由活動。二是按時吃藥。就大部分感冒來說,大多是病毒引起的,抗菌藥物無效,尤其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不僅無效,濫用抗生素會造成體內菌群失調,有利於細菌繁殖,加重病情。服用“百服邊”可以更好地緩解感冒引起的發熱、鼻塞、咳嗽等不適,避免並發癥,早日康復。第三,在感冒發熱期,應根據孩子不同的食欲和消化能力,給孩子流質或面條、稀飯等食物。母乳餵養的孩子應暫時減少次數,以免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四、臥室安靜,空氣清新,禁止吸煙,溫度要恒定,不能過高、過低、過濕,有喉炎癥狀時更要註意,讓孩子早日康復。如果持續發熱或出現並發癥,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發生意外。
3歲以下兒童肝腎尚未發育成熟,不宜使用撲熱息痛。
有退燒藥過敏史的兒童或其家人不應使用退燒藥。
兒童感冒與心肌炎
兒童急性心肌炎患兒多為學齡兒童,發病前1-3周均有感冒史。所以,家長不要輕視孩子的感冒。有許多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心肌炎,最常見的是柯薩奇B病毒。其他如流感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能引起心肌炎。這種病毒感染往往壹開始表現為感冒癥狀,之後可能會侵犯心肌。對於感冒的孩子,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避免病毒侵入心肌。心肌炎的臨床癥狀是不同的。輕者可能沒有自覺癥狀,只有醫生做聽診或化驗才能發現存在的異常。有些孩子會出現頭暈、乏力、食欲不振、胸悶、氣短或心前區疼痛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兒可出現惡心嘔吐、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等表現。病情會在幾個小時內急劇變化,導致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如果不及時搶救,可能會危及生命。目前還沒有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效預防疫苗。關鍵措施是提高自身體質,加強鍛煉,做好常見傳染病的疫苗接種,以增強免疫力。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去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疾病容易傳播的公共場所,防止各種病毒感染的發生。
幾種治療兒童感冒發燒的常備中成藥
小兒流涕、體溫微熱、咽喉不適、食欲不振時,可服用保元丹、至寶錠等小藥丸,每次壹丸,壹日三次。兒童低燒、鼻塞、流鼻涕、輕度咳嗽等。可以服用苗靈丹,壹次壹粒,壹天兩次。
小兒體熱,咽部紅腫,聲音嘶啞較以前加重,可加小兒清咽顆粒,小兒感冒顆粒。
突發發熱的孩子可以用壹些小兒清熱顆粒;對於高熱及有熱性驚厥史的患兒,可先服用紫雪散;如果大便幹硬,用壹次牛黃清熱有益。
壹些平時感冒但咳嗽不發燒的孩子,可以臨時服用小兒清肺口服液、小兒止咳液等止咳糖漿,在咳嗽初期就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以上兒科常用的呼吸道中成藥可以作為家庭常備藥,但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藥不宜長期服用,更不用說亂用,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果長期反復服用,可能會適得其反,容易傷害孩子的脾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兒童服用上述藥物後,病情不能緩解,並有加重趨勢時,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如何預防孩子感冒
增強身體抵抗力,防止病毒入侵,是預防感冒的關鍵。平時要加強鍛煉,多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提高自己的耐寒能力;不要穿太多。孩子日常活動量大,汗流浹背。他們壹旦著涼,就很容易感冒。同時要合理餵養,及時添加輔食,避免偏食挑食,保證營養充足,預防和積極治療營養不良和佝僂病。氣候變化時,要註意更換衣服,在呼吸道疾病多發的冬春季節,盡量不要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減少患病機會。如果家人感冒了,要避免接觸,註意室內通風。
春天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冒
對於孩子來說,壹年四季感冒似乎沒必要大驚小怪。但是,春天不同於其他季節,因為它與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發生在呼吸道的門戶——鼻、喉,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幹、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咳痰等。它還會引起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流淚、全身不適、惡心和嘔吐、食欲不振等。由於吸收了病原體毒素。這些表現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紅熱等春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初期癥狀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壹模壹樣,幾乎成為這些疾病的前奏,容易混淆。
呼吸道傳染病的初期癥狀與普通感冒很難區分。因此,在春季的高發季節,兒童感冒不可掉以輕心。他們應該及時去醫院,不要亂用感冒藥。他們應該在治療前接受醫生的檢查和診斷。
參考資料:
/content/2003-10/14/11813-2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