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黃瓜的葉子、莖和花都會受到傷害。葉片感染後,開始褪為綠色圓形斑點,逐漸變黃,然後發病部位斷裂穿孔,呈星形開裂。莖被感染,病斑呈長方形或梭形。剛開始是水漬萎黃,逐漸黃褐色,凹陷龜裂,高濕時會長灰黑色黴菌。瓜條病害多從殘花開始,起初是水漬狀的小綠點,後逐漸擴大為痂狀凹陷再開裂,患處溢出乳白色半透明膠狀物,再轉變為琥珀色顆粒。在高濕度條件下,患處有灰綠色黴菌。瓜條被侵染後,往往從患病部位停止生長,導致畸形(色板14,79,80),商品價值損失。
病因
黃瓜枝孢菌。Etarthur屬於半翅目,枝孢屬黃瓜。相對濕度在93%以上,日平均溫度在15℃ ~ 30℃時,分生孢子容易產生。
致病特征
病原菌以菌絲體和菌絲體塊在土壤中越冬,或以種子中的菌絲體或附著在種子表皮上的分生孢子越冬。種子載體是該病長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發病後,病原體通過氣流和雨水由分生孢子傳播。發病溫度15 ~ 25℃,適宜溫度18 ~ 22℃,相對濕度93%以上。因此,過於密集的植物,封閉,連續陰雨天氣,光照少,濕度大等。,都有利於瘡痂的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農控。無病入門;種子可用55℃溫水浸泡15分鐘,再用冷水浸泡4小時,即可滅芽播種。也可以用50%多菌靈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與非瓜類作物輪作;用無菌土育苗,或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8 ~ 10g消毒床土;種植前用硫磺粉消毒生產棚,每667平方米用硫磺粉500克,木屑2 ~ 3公斤煙熏;註意通風,控水,降低田間濕度,不利於病害的發生。
(2)化學控制。壹旦發病,應立即治療。5%百菌清粉塵1 kg每667平方米可用於噴粉,45%百菌清煙劑500 g每667平方米可用於發煙。早晨室外空氣前噴粉,晚上閉棚後煙霧,或噴灑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50%多菌靈或農用抗生素BO-10150倍為宜。
w什麽是黃瓜菌核病?
癥狀
保護地和開闊地都能致病,但保護地最重要。黃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侵染,部位為莖和瓜。病莖壹般從基部開始,開始是漬水斑,然後逐漸擴大,變暗至淡褐色。患病部位變軟腐爛,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後期菌絲密集如鼠糞黑色菌核。瓜條的病害是從花的頂端開始,壹開始是漬水,逐漸發展到瓜條,導致瓜腐爛。該病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和黑色菌核。葉柄感染,剛開始漬水,很快濕軟爛,長出白色絮狀菌絲(彩版14,81)。
病因
核盤菌。)德巴裏是壹種屬於子囊菌亞科核盤菌屬的真菌。菌絲聚在壹起形成菌核,大小不等,從1.1毫米×6.5毫米到1.1毫米×3.5毫米..在幹燥條件下可在土壤中存活4 ~ 11年。菌核在5 ~ 20℃萌發產生子囊。當子囊成熟時,它以煙熏的方式噴射出橢圓形的子囊孢子,有害地傳播。
致病特征
病菌主要在有菌核的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有菌核的種子中越冬。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子囊菌和子囊孢子,經風雨傳播,侵染抗病能力較弱的老花老葉,進而危害柱頭和幼瓜,通過菌絲接觸再侵染。低溫高濕環境有利於發病。溫度15 ~ 20℃,相對濕度85%以上,有利於菌核萌發、菌絲生長、侵入和子囊形成。因此,在早春低溫、高濕、多風的年份,連作、排水不暢、氮肥過量的地塊病情嚴重。
防治方法
(1)農控。無病土養無病苗;深耕15 cm以上,防止孢子囊出土;及時清除病葉、病花、病果,清除地面殘花,防止病菌落入土壤;避免水淹,註意空氣新鮮,降低濕度。
(2)化學控制。每667平方米可選擇5%十氯酮粉塵1 kg噴粉,50%速克靈1500倍水,40%毒死蜱1200倍,50%毒死蜱1500倍。或70%甲基硫菌靈600倍液噴霧。黃瓜盛花期噴施,每隔7 ~ 10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 ~ 3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