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立秋後用雞胗做湯助消化,健脾助消化,孩子也不挑食。

立秋後用雞胗做湯助消化,健脾助消化,孩子也不挑食。

“春嘗花,夏吃菌,秋嘗果,冬吃菜”,我們的日常飲食講究適時進食。入秋後,很多寶媽都說孩子胃口不好,有的是因為暑氣還沒有完全消退,秋季氣候以幹燥為主。夏天出汗多,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很容易食欲不振,不愛吃飯。有些孩子經常挑食,這讓家長很頭疼。

在廣東,孩子沒有食欲,挑食。媽媽會煮壹些湯給孩子喝,讓孩子的脾胃運作好,消化好,食欲也能慢慢提高。季節變換時,可以正常吃三餐,以增強體質,避免抵抗力下降。

在健脾和胃的湯裏,我家壹直放著米芽和麥芽兩種。谷芽由大米浸泡發芽後幹燥晾幹制成,麥芽由小麥浸泡發芽後幹燥晾幹制成;谷芽體虛或吃得很少的孩子;麥芽行氣益胃,體質差的孩子很難消化。而且,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壹般會按照1:1的比例搭配在壹起做湯(以下是麥芽和谷芽的區別)。

既然我們知道孩子要麽是脾胃消化不良,要麽是積食,為了解決孩子不愛吃,或者吃得少,挑食的問題,媽媽們也有相應的“廣東湯”來解決。這碗“消食健脾湯”是我家秋後經常做的,爸媽趕緊收起來!

材料:獨腳金10克,雞胗3-4個,谷芽麥芽5克,麥冬5克,生姜1片,蜜棗1個,鹽1克,清水2碗。

練習:

1.準備食材。獨腳金是壹種植物,在廣東很常見。具有清熱消食的作用。壹般湯料都是幹獨腳金,重量也不算太多,10克左右。麥冬健脾,雞胗益胃。還有雞胗代替雞胗,兩種都可以。雞胗口感酥脆,煮熟後即可食用。

2.將雞胗切開,去臟,將雞胗切成刀或片。

3.我提前在鍋裏炒好了米芽和麥芽,用腳丫子泡好,洗幹凈了再拿出來。

4.雞胗切好後要去腥。放入冷水鍋中,加入姜片(或料酒),煮1分鐘,去除雜質和血水。雞胗卷起來後,就可以取出來沖洗了。

5.將燙過的雞胗、雞爪、谷芽、麥冬、蜜棗放入燉鍋中,加入2碗清水和2片生姜,蒸約1小時。

燉湯後用少許鹽調味。趁熱喝了它。

馬寶在給孩子煮湯時,應該觀察孩子的胃口。通常,他們應該盡可能少油炸油膩的食物。脾胃虛弱的孩子,後天需要媽媽細心呵護。脾胃好的孩子身體好,不容易生病。

  • 上一篇:精子畸形率高的原因是什麽?
  • 下一篇:女性在特殊日子需要補血,教妳血崩期前後的補血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