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食管下端的括約肌保持壹定的張力,形成高壓帶,將胃與食管隔開,防止胃內容物回流到食管,而食管的蠕動波也能把反流物推回胃。新生嬰兒的食管下括約肌發育不良,其張力較低。建立有效的抗反流屏障需要5-7周,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改善。此外,嬰兒食管下括約肌到咽部的距離比成人短,平臥時間較長,哭鬧時腹壓大增。如果餵養和吞咽不當導致胃擴張,就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
嬰兒胃食管反流病有四大癥狀,即吐奶、體重減輕、出血和肺部癥狀,其中吐奶最為常見。據統計,幾乎三分之二的患病兒童在出生後不久就反復嘔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後來甚至在餵養後加重。嘔吐毫不費力,非噴射性,但有些病兒是噴射性嘔吐,更容易發生在仰臥位和噯氣時。有些孩子不餵奶的時候經常吐奶。
反復吐奶會造成營養不足,體重不增不減。由於胃食管反流,胃酸腐蝕食管粘膜,還可引起食管炎,甚至引起食管粘膜的血管損傷和出血。此外,胃食管反流發生時,如果胃內容物誤入氣管,可引起肺部反復感染,嚴重危害兒童健康。因此,應根據嬰幼兒胃食管反流的不同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