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也是人體最常見的腫瘤之壹。子宮肌瘤主要是由構成子宮肌壁的平滑肌細胞增生而形成的,所以其確切名稱應為“子宮平滑肌瘤”,俗稱子宮肌瘤。
根據大量屍檢材料,子宮肌瘤在30歲以上女性中的發病率為20%,在40-50歲女性中發病率最高,可高達50-77%。
子宮肌瘤常見於30-50歲的女性,絕經後可能萎縮,證明子宮肌瘤的生長與體內雌激素刺激過多有關。子宮肌瘤大小差異很大,小的直徑可在1 cm以下,就像黃豆大小;最大的可達幾十公斤,遠遠超過足月妊娠腹部的大小。肌瘤的數量不壹定壹樣,從單個腫瘤到上百個都有。
根據生長位置與子宮壁各層之間的關系,子宮肌瘤可分為三種類型:壁內肌瘤、粘膜下肌瘤和漿膜下肌瘤。子宮肌瘤始於肌層,如果壹直在肌層,則稱為肌壁間肌瘤。壁間肌瘤常使子宮增大,宮腔彎曲變形,子宮內膜面積增大,由於壁間肌瘤的影響——子宮收縮,常引起經血過多。持續時間延長後。經常月經來潮,不孕不育等癥狀。
肌瘤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向阻力較小的方向發展。當其突入宮腔時,其表面僅覆蓋壹層子宮內膜,稱為“粘膜下肌瘤”,與子宮相連的只有壹個蒂。粘膜下肌瘤就像宮腔內的“異物”,刺激子宮,促使其痙攣性收縮。此時的小腹疼痛類似於流產:黏膜下肌瘤向下推時,瘤蒂逐漸拉長,更有甚者黏膜下肌瘤競爭通過宮頸管,掛在陰道內。甚至暴露於陰道口,因為黏膜下肌瘤常延伸至陰道內,其蒂血供差。所以很容易被感染壞死。除月經改變外,比壁間肌瘤更嚴重,還可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和膿性白帶。因此,黏膜下肌瘤是最嚴重的癥狀之壹。或者肌瘤突出到子宮體表面。被壹層腹膜覆蓋,稱為漿膜下子宮肌瘤。“當肌瘤繼續向腹腔內生長時,最終可形成漿膜下子宮肌瘤,只有壹個蒂與子宮相連。肌瘤蒂部所含的血管是肌瘤唯壹的血液來源。如果瘤蒂扭轉,可使瘤蒂壞死脫落,肌瘤脫離腹腔,附著在網膜、腸系膜等相鄰的組織者管上。可獲得兩次血供,成為“寄生性肌瘤”或“遊離肌瘤”。有時可使大網膜的附隨部分扭曲或阻塞,造成滲漏,形成腹水。子宮肌瘤的癥狀決定了器質性腫瘤生長的部位。大小、生長速度、繼發變性和並發癥等。,漿膜下子宮肌瘤多以腹部包塊為主要癥狀,極少有子宮出血和不孕。當肌瘤的發展增大到壹定程度時,可產生鄰近器官受壓的癥狀。當壓迫膀胱時。可出現尿頻、排尿困難:直腸受壓時,出現直腸凹陷、排便困難、紙條變薄等癥狀。
子宮肌瘤的診斷和治療
子宮平滑肌瘤主要是由於未成熟的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故又稱子宮平滑肌瘤。子宮肌瘤都是從子宮肌層長出來的。當肌瘤被肌層包圍時,稱為肌壁間肌瘤;若發展到子宮漿膜面,突出於子宮表面,稱為漿膜下子宮肌瘤;當肌瘤發展到子宮腔內並覆蓋子宮黏膜下層時,稱為黏膜下肌瘤。大部分子宮肌瘤可無癥狀,僅在體檢時發現,但黏膜下肌瘤或較大的壁內肌瘤可引起月經過多或不潔滴下;增大的子宮肌瘤也可有白帶增多或壓迫鄰近器官的癥狀;當肌瘤呈紅色變性或漿膜下肌瘤有蒂扭轉時,可出現每月嚴重腹痛。此外,還有1/3的不孕患者。
壹般認為子宮肌瘤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長期持續的雌激素刺激,更容易發生,尤其是在雌激素僅起作用而無孕激素的情況下,但不僅如此,子宮肌瘤的發病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目前尚不明確。
根據子宮增大、月經不調等臨床表現,子宮肌瘤壹般不難診斷。如果臨床檢查不確定,可通過檢測宮腔、診斷性刮宮、b超、宮腔造影等方法作出診斷。但應與子宮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腫瘤相鑒別。
現代醫學壹般根據患者的年齡、生殖狀況和臨床表現,采取手術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主要采用刮宮術和雄激素治療月經過多而非肌瘤的患者。腫瘤較大且癥狀明顯者,可采用手術治療,如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及全子宮或次全子宮切除術。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屬於“腫塊”的範疇。壹般是氣滯血瘀、濕熱瘀阻、痰瘀互結所致。也有學者認為是由於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外感亞門寒,血瘀,久積熱,內濕,與日俱增所致。治療應以多種方法為主,如行氣調瘀、活血化瘀、消癥散結、清熱利濕、祛瘀散結、理氣化瘀、導痰散結等。當子宮肌瘤患者出現子宮出血時,也可采用各種方法如阻斷血流、清源復舊等進行治療。
子宮肌瘤治療方法的選擇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腫瘤。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有20%的子宮內有單個或多個大小不壹的肌瘤。關於子宮肌瘤的成因,大多與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因為子宮肌瘤多見於育齡期女性。育齡婦女患子宮肌瘤後,肌瘤會繼續生長發育,而絕經後肌瘤會停止生長甚至萎縮。
患子宮肌
瘤後是否有癥狀取決於肌瘤的生長位置和大小。子宮壁由內膜、外漿膜和中間肌層組成。比肌層長的肌瘤會逐漸長大,向不同方向發展。比如腫瘤壓迫膀胱,會出現尿頻或排尿不暢,壓迫直腸導致大便不利;有些肌瘤還會阻礙受精卵的著床,導致不孕或受孕後容易流產。最常見的癥狀是黏膜下肌瘤不斷生長,黏膜面積增大,導致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量增加,經期延長,從而導致貧血。
患子宮肌瘤後,如果腫瘤較小,無癥狀,應每3個月去醫院檢查壹次,隨時註意子宮肌瘤的變化。如因肌瘤導致子宮增大至妊娠3個月大小,或肌瘤較大,引起子宮收縮、月經過多、繼發重度貧血者,應積極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可根據具體病情決定,采用單純子宮肌瘤切除術或全子宮切除術。射頻介入治療是將壹種治療儀器直接從陰道延伸到腫瘤體內,在計算機的控制下,通過生物熱療效應,使肌瘤細胞脫水凝固,然後被機體吸收或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目的。保守療法以中醫辨證論治為主。臨床上采用中藥活血化瘀,通過改善患者氣滯血瘀的狀態,使子宮肌瘤縮小,癥狀改善。
通用名:米非司酮片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mifepristone tablets漢語拼音:mifeistionπpiιn本品主要成分為米非司酮。其化學名為:11β-[4-(N,N-二甲氨基)]苯基-17β-羥基-17α-(1-丙炔基)-雌酮-4,9-二烯。結構式:分子式:C29H35NO2分子量:429.438+0。
作文
性格;角色;字母
本品微黃色,無嗅無味。
功能類別
藥理學和毒理學
米非司酮是受體水平的抗孕酮,具有終止早孕、抗著床、誘導月經、促進宮頸成熟等作用。與黃體酮競爭達到拮抗黃體酮的作用,與糖皮質激素受體也有壹定的結合力。米非司酮可明顯增加妊娠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劑量米非司酮聯合前列腺素類藥物可獲得滿意的終止早孕效果。
藥物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半合成和合成米非司酮的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為1.5 ~ 0.81小時,血藥濃度峰值分別為0.8mg/L和2.34mg/L,但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體內消除較慢,消除半衰期約為20 ~ 34小時。服藥後72小時血藥濃度仍可維持在0.2mg/L左右。本品首過效應明顯。口服1 ~ 2小時後,血液代謝物水平可超過母體化合物。
指示
米非司酮片聯合前列腺素類藥物可用於絕經後49天內終止妊娠。
用法用量
絕經≤49天的健康早孕婦女,禁食或進食2小時後,口服米非司酮片25 ~ 50mg,每日2次,共2 ~ 3天,總量150mg,每次服藥後禁食2小時。第3 ~ 4天早晨,在陰道後穹窿放置1卡前列甲酯栓(1mg),或使用。臥床休息1 ~ 2小時,門診觀察6小時。註意用藥後出血情況,是否有妊娠產物及副作用。
反作用
1.部分早孕婦女服藥後出現輕度惡心、嘔吐、頭暈、乏力及下腹疼痛、肛門擴張、子宮出血等癥狀。2.個別女性可能會出現皮疹。3.使用前列腺素後可能會出現腹痛,部分受試者可能會出現嘔吐和腹瀉。少數有潮紅和麻木。
禁忌
1.對該產品過敏的人。2.心、肝、腎疾病患者和腎上腺皮質功能障礙患者。3.前列腺素類藥物的使用有禁忌癥,如青光眼、哮喘、對前列腺素類藥物過敏等。4.有宮內節育器和疑似宮外孕的孕婦,35歲以上吸煙女性。
需要註意的事項
1.確診為早孕的,停經天數不要超過49天,懷孕越短效果越好。2.米非司酮片必須在急診、刮宮、輸液、輸血等情況下使用。3.服藥前,必須詳細告知患者治療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在治療或隨訪過程中,如果出現大量出血或其他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4.服藥後,少量陰道出血通常發生較早,部分婦女產後出血時間較長。少數早孕婦女服用米非司酮片後可自然流產。約80%的孕婦在服用前列腺素類藥物後6小時內排出絨毛膜胎囊,約10%的孕婦在服用前列腺素類藥物後壹周內排出妊娠。5.服藥後8 ~ 15天,應到原治療單位復診,確定流產效果。必要時應做b超檢查或血HCG測定。如果診斷為不全流產或繼續妊娠,應及時處理。6.使用該產品終止早孕失敗必須通過人工流產終止。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用藥
除早孕婦女終止外,其他禁止。
兒童用藥
老年患者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1周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
過量
規範
25毫克(2)200毫克
儲存
陰涼處儲存在幹燥的地方。
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