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隨著礦冶、紡織、印染等手工業的發展,各種職業病逐漸增多,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醫生在臨床實踐中逐漸積累了壹些職業病知識和防治經驗。名醫薛基在《內科文摘》中記載了壹個銀匠患職業病的病例。據說壹個銀匠因頻繁接觸冶煉,雙手疲勞、感冒發燒、麻木。壹些醫生錯誤地認為毒藥的治療無效。雪姬認為其實是職業造成的。補中益氣的藥煎湯治手好嗎?。這是醫學書籍中最早的職業病預防記載。
然後《本草綱目》也記載了鉛礦工的職業病。到公元17世紀,宋在他的《天工開物》中也記載了砷中毒。燒燙傷的人,兩年後要出家為徒,不然頭發頭發都掉光了。?說到焦炭融化?用壹堵墻來抵禦高溫?,反映了當時的壹些勞動保護措施。如明代醫生沈鬥元在《外科宣》(1640)中記載了壹些職業病的診治情況,清代醫生陳士鐸在《外科秘錄》(1694)中記載了壹些職業病的診治情況。總之,這壹時期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開了個好頭。
壹是古人對有害工作環境的認識,采取了哪些勞動保護措施。
古代采礦和冶煉的工人經常要在惡劣甚至有毒的環境中工作,因此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壹些有毒氣體和煙霧汙染環境,損害人們的健康。漸漸地,人們也采取壹些措施來防止這種危害。
中國礦冶業歷史悠久,工程技術精湛。1988在江西省瑞昌市銅陵村發現的商代中期銅礦遺址中,發現了完整的井架和部分排水設施。湖北大冶桐廬山東周銅礦現場顯示,通風、排水、照明、巷道支護等壹系列復雜的技術問題得到有序處理。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各種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在壹些領域造成了壹些問題。《水經註》。河水》引用西域雲:?在庫茲以北200英裏處,有很多山。夜晚充滿了火,白天卻充滿了煙。人取此山為石炭紀,冶此山鐵,用之三十六國。。這壹史料反映了新疆庫車縣存在壹定規模的煤礦開采,並對附近環境造成汙染。
到了宋代,人們對這種環境破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圖說本草》記載朱砂礦對環境的影響,寫道:?春洲容州有沙,所以它的水是紅色的,每壹縷霧靄都冒著熱氣,也是紅黃色的。當地人叫它朱砂氣。尤其可以是癤子,深受人們的影響。。記錄了汞蒸氣對環境的汙染和對人體的毒性。後來陳誠在草藥中記載了煉砷對周圍生物的毒性。書上說:忻州玉山有坑,管理很嚴。?剛拍飛霜的時候,人站在離風十幾尺的地方;順風附近都是死的?。可見冶煉砒霜(三氧化二砷,俗名砒霜)的工人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危險性。
宋代壹些地方采煤用煤較多,所以也有局部煤煙汙染。沈括《孟茜碧潭兗州雲》詩:?石煙更像洛陽塵埃?。據說延安周邊產煤區的煤煙汙染也相當嚴重。同時,康芝的《昨日之夢》記載了石油也會造成汙染。書上說:?猛油(即石油)東行千裏朝鮮。剛出來的時候,夏天烤石頭的時候特別熱,遇到別的東西就火,但是真正的玻璃器皿是可以存放的。?郡長余想盡辦法去抓水和火油。池子的另壹邊是什麽?人民營。那些用油的人從火焰中涓涓細流,然後填塞得很厲害。當石油進入水中,所有的藻類都耗盡了,所有的魚和烏龜都死了?。反映了人們對石油燃燒余燼汙染水面這壹戲劇的理解。
宋人也註意到桐油燈產生的油煙嚴重汙染了環境。莊綽指出:江湖?桐油當燈用,但是濃濃的煙垢,人像之類的特別讓人害怕。不能洗衣服,但是可以和冬瓜壹起去。。當時,壹些金屬作坊的工匠經常患有職業病。
孔鐘平《談園》載:後院銀鎏金水銀熏,頭手顫?甲骨山采石工,石末傷肺,肺被燒死;投錢監管卒不白不白,辛苦死。這裏說的是汞中毒和矽肺的癥狀。趙彥偉在《雲路漫潮》中也提到:煉銀?坑戶是油蠟燭熏的,不是人。?可見當時也知道慢性化學中毒。
明清時期,人們對礦冶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和有害氣體有了更廣泛的認識。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在鉛生山洞穴的巖石之間,人們背著油燈走了幾英裏,帶著它們走著曲折的礦脈。它的氣體對人有毒。如果壹夜不出來,皮膚就會松弛發黃,腹脹使他們無法進食,從而導致生病死亡。說明人們對鉛中毒的認識。《物理提示》中的方以智雲:?皂礬廠充滿了人們的憤怒,衣服容易腐爛,樹木不茂盛,但烏桕樹不怕它的憤怒?。綠礬,即綠礬,主要由含水硫酸亞鐵組成。
本文描述了它對周圍材料的腐蝕,Ubuntu可能的抗性,以及壹些有毒氣體的危害。李時珍指出:煤氣中毒的人會暈倒致死,但喝涼水會緩解?氣體對人的毒害早有記載。明末清初,屈大均也用粵語新語寫作?貨語提到了當時煉鐵造成的空氣汙染。說:鐵礦石降下來,混上硬碳,機車從山上扔下來入爐。它的火焰是燭天,黑色混濁的氣體持續幾十英裏。不難想象汙染的嚴重性。清代李融在《自流井》中描述。德成井大火和鹵氣熏死人?。這裏的鹵素氣體是天然氣。
無計劃的開采往往會破壞植被,帶來水土流失等嚴重後果,古人也是知道的。《雲路滿巢》記載:?福建建寧府松溪縣瑞鷹場,到縣城240多裏,深山裏。紹興期間,村裏人知道自己有銀子,他們從中受益?遊戲之初,周圍都是大樹,不十年,到遊戲四裏都是銅山。?其他作品記載采礦破壞植被和地表結構,引發洪水。在現代四川,壹些山區的金礦開采經常引發泥石流,以至於當地政府不得不禁止其開采。
明末清初的孫廷權在他的《燕山雜記》中,動情地寫下了礦工們被生活所迫,在惡劣環境中受苦受難的情景。說他們不得不?挖山煮石,踩水踩火,後患無窮?。結果是?在乎燒玻璃的多災多難,挖山炭的淹死,做石礬的有隱疾,炸鉛的怕裏面鉛重,怕裏面冒煙?。不難想象職業病的嚴重性。
在古代,類似礦冶、易發生化學中毒的煉丹操作中,很容易看到環境對人體的影響。葛洪曾經指出,世界上沒有胖仙女。也就是說煉丹的人都很瘦。很多史書記載,歷代很多醫生因為煉制丹藥的毒氣熏蒸而患病甚至死亡。《龍川簡史》記載有人燒丹,使其手指生癰。此外,《冷話》等書還描述,有些醫生直接用手配制秘方。經過多年的毒氣,他晚年死於拇指壞疽。?詳細描述了醫生藥學職業病的嚴重性。
二、古代如何進行勞動保護措施和防治疾病
在古代,為了達到最低限度的生產安全,人們也采取了壹些勞動保護措施。沈括在談到修復損壞的鹽井時,提出了灑水防止井內毒氣的方法,以改善井內通風,排除毒氣。明代的《天宮吳凱》也記載了人們已經註意到廢氣的消除,書中記載:?任何長期取煤的人都可以從土壤表面分辨顏色,然後挖掘。深至五丈許,才能取得煤炭。剛見到煤末時,毒氣灼傷人,把壹些巨竹鑿掉中段,削尖到末端,插入炭中。它的毒煙從竹子裏滲透出來,人們從竹子下面把它撿起來。?有壹個很好的消除有毒煙霧的方法,對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有壹定的作用。
此外,《燕山雜記》還包含:?任何通過隧道的人都必須在隧道前把手點燃。井是黑夜,燈是太陽。冬氣藏,燈長,夏氣濃,燈滅。所以挖井壹定是兩個,挖隧道壹定是兩個。讓氣交通達其陽。難攻遠達,難做,以為氣井也叫。?強調雙鑿井保持井內通風的重要性。
另壹方面,針對當時礦冶各種職業病增多的情況,宋代壹些醫生開始提出增加營養等方法,以增強體質,抵禦中毒。“日花子”在哪裏?水銀棒?中國人認為:?燒鎏金粉(水銀)的人,常患風或癰,需服鐵漿以免其毒。其他著作也指出,鑄造貨幣的士兵,由於有害氣體的煙霧而患有脊柱疾病,可以通過吃蒸海豚來緩解。明代《本草綱目》記載制作粉錫的工匠易中毒?鉛氣?毒,必須吃肥豬狗肉,喝酒精和鐵漿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