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化痰祛濕治療銀屑病的經驗分享:濕在內,久則外擾。

中醫化痰祛濕治療銀屑病的經驗分享:濕在內,久則外擾。

紀博士原創首發

這種體驗和靈感來自於臨床。壹個慢性胃炎的男患者,經人介紹來找我要處方。這個人胃病十幾年了,飯後胃脹發酸。他不敢平躺,晚飯只能吃稀飯。龍須面,壹吃錯東西,肚子就脹了壹夜,苦不堪言。在介紹他的病情時,他的喉嚨裏滿是痰,舌頭又肥又厚,舌根有水泡,舌淡,但有紅斑。脈沈滑,可以再按壹次數。

病人也給我拿來了處方,但我沒有先看,因為會影響我的判斷。脈弱表示體表虛弱,脈滑結合舌厚表示痰飲食積,脈弱表示腎虛。我又問了表證。沒有畏寒怕冷,就問身體癢不癢。患者說銀屑病多年,激素用了也沒用。然後問腰痛的藥量,腿腳怕冷疲勞。結果這些癥狀都有了。這就驗證了我的辯證思維:腎為胃之官,腎虛脾胃運化功能差,所以只是健脾就像吃西藥壹樣,不治本,只是吃,胃壹旦停了,又開始脹;中焦不足損上焦,肺主皮毛,故出現皮膚病。脾虛日久,肝氣不疏,故有熱郁,淡色舌上有紅點。因此,公布補腎健脾疏肝為治療方法。

然後我開了二仙湯和柴紹六君子湯。

去仙茅加入補骨脂、益智仁和烏藥;黨參、黃柏減少,赤芍去白芍,加黃芪。補骨脂、益智仁能溫腎健脾,補充了巴戟天、淫羊藿不能溫脾的缺點,還能托住腎氣,而不散之。少量知母、黃柏瀉火,養腎陰。烏藥和柴胡調中焦之氣,有升有降,相互呼應。陳皮、半夏、砂仁、木香理氣健脾,少量黨參、甘草守中焦,防止理氣藥散。由於患者尿瓶數量的原因,白術、茯苓去掉,變成了紫蘇、廣藿香。這兩種藥理作用均可緩解表證,少量即可導致表證。壹種藥有多種功效

這是我處方的特點:很明顯不是所有的藥都是10g,能用就盡量少用,量少。這些經驗都是從趙紹琴老師那裏學來的,藥少力量大;如果用量輕,那就是靈動而不平淡。

我看壹下病人帶來的處方。無非就是健脾丸,六君子丸,保和丸,都是健脾,偶爾疏肝。還有李克老先生的五蛇榮脾湯經驗方。這是治療銀屑病的經驗方,但如果不對癥,效果就出不來。

病人用了七天才回到診所。果然肚子脹了壹大半,晚上還能吃饅頭,主要是精力充沛。病人的妻子非常高興。建議這次多加些滋補品,尤其是延伸中藥。於是我順著病人的思路,加了1克山茱萸。這種藥可以收斂肝腎之氣,甚至可以急救。病人滿意地離開了。

過了壹個星期,他又來了,那人臉色沒有上次好,發黃。他結結巴巴地說肚子又腫了,渾身無力,腰也困了。我才知道,病人的痰濕體質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各器官營養不良,不僅是皮膚,還有腎臟。所以要健脾溫腎,腎氣不能克制,否則脾胃會回到以前的狀態。於是我去了山茱萸,直接讓患者吃30付。

經過壹次復診,脾胃功能恢復了,腰痛和牛皮癬基本好了,即使是冬天也不太癢了。這就是虛實夾雜、表裏不壹的病機。要有整體觀念,不是說先健脾就能補腎或者先補腎就能補脾。這種情況下,腎不溫,脾胃不運,腎不溫,黃柏知母都化為痰濕,而不是腎陰。解表補表,即治表但治表。

本文節選自紀博士《從病位論治疑難雜癥》壹書。除非作者同意,否則請勿在其他平臺轉發,違者將被起訴。非中醫人士請勿嘗試此方子,否則後果自負。

  • 上一篇:有什麽中藥可以治療催乳素高?
  • 下一篇:芒硝怎麽外敷?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