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無花果溫室栽培技術

無花果溫室栽培技術

無花果主要生長在壹些熱帶和溫帶的地方,屬於亞熱帶落葉小喬木。那麽無花果的大棚種植技術是怎樣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無花果大棚種植技術。讓我們來看看。

無花果在溫室育苗中的種植技術

為了防止冬季幹燥和早春低溫凍害,最好在春季種植,最適宜的種植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季也可種植,秋季落葉後應立即播種,但冬季要註意培土防寒。種植密度可根據修剪方法和設施類型確定。南北向種植塑料大棚,東西向種植日光溫室。壹般行株間距2-3米?1.5-2.5米。栽苗時要註意挖深穴,施足肥,修剪根部,填土育苗,踩實,澆足水,將根頸處的土擡高略高於地面,然後在樹盤上覆蓋1 m見方的塑料薄膜。

塑料修剪

定幹塑料大棚種植,設置在高度邊30厘米,中間逐行增加10厘米。日光溫室種植,最前面1行固定莖高30 cm,依次增加10cm;如果南北向種植,應掌握南(前)低北(後)高的原則,形成壹定的坡度,以適應棚內空間,合理利用光線。

無花果喜光,樹形應該是開心形或沒有中心幹的平面形。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樹型有自然喜形、自然圓頭形、杯形、橫形。壹個?字形和等級?x?形狀等。但是適合保護地栽培的樹主要是橫的?壹個?字形,橫?x?形狀和簇狀。壹般行距和株距是2 ~ 3米?L.5-2.0米?壹個?字形修剪;行距、株距2 ~ 3米?2.0-2.5實用?x?類型修剪。

1)水平?壹個?字形。是日本廣泛使用的壹種樹,特別適合設施栽培,需要腳手架,類似於葡萄的單臂對沖形式。它的樹形結構是在樹幹上種植兩個主枝,沿直線從左向右水平延伸。每條主枝兩側種植結果枝,間距20厘米左右,同側間距40厘米左右。

2)水平?x?形式。樹的結構是在樹幹上種植四個主枝,每兩個主枝為壹個沿排邊,並以壹定距離水平延伸。結果母枝以20厘米的間距排列在主枝兩側,整樹順排平坦。x?形狀,類似葡萄的雙臂對沖。

3)叢。樹冠比較矮,沒有樹幹,是叢生的。幼樹的結果母枝直接從基部引出,由結果母枝演化而來的成年樹主枝引出結果母枝,結果後變成新的結果母枝,抽水位置較低。

無花果修剪以休眠期為主,結合生長期修剪。冬季修剪時在保持樹體結構的原則下,再生能力強、新梢易結果、分枝能力差的品種,如布蘭克、馬西依?桃粉、蓬萊柿子等。應該剪短以促進生長和分枝。短截強度,幼樹和成年樹的主枝和側枝可適當長時間截取,結果母枝應縮短2 ~ 3個隱芽或部分回縮更新,防止結果母枝上移。同時對枯枝、病蟲枝、擾亂樹形的枝條進行疏幹,以穩定樹形結構和樹冠大小。生長期修剪主要是及時去除分蘗、萌條和長枝,疏除過密的枝條,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當新梢展開20 ~ 25片葉時,應以控制旺盛生長為核心,促進分枝生長,增加分枝數,提高產量。取芯後及時抹去過多的枝芽。

肥料和水管理

施肥根據測定,無花果植株對鈣的吸收最多,其次是氮和鉀,磷較少,比例為鈣:氮:鉀:磷= 1.43:1.00:0.90:0.30。因此,應特別註意鉀和鈣的應用。幼樹氮磷鉀比例為1.0: 0.5: 0.7。適宜的成年樹為1.00: 0.75: 1.00。有機肥是最好的基肥,壹般在脫葉後的休眠期施用。有機肥產量要求為1.0 ~ 1.5公斤。開壹條溝或環形溝,應用於分支蔓延之下。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每年追肥(土施或葉面噴施)5 ~ 6次。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果實成熟後期以磷鉀肥為主,輔以鈣肥(可采用土施、葉面噴施)。

土壤追肥應與澆水、開溝追肥、覆土澆水相結合,不建議在表面鋪開。可在果實生長發育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增加果實大小,提高產量。

灌溉無花果根系發達,相對抗旱,但由於葉片大,枝葉生長旺盛,水分蒸發量大,需要的水分較多。所以壹定要根據土壤墑情及時補水。無花果的主要需水時期為萌芽期、新梢生長期和果實生長發育期。除了傳統的溝灌和穴灌,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滴灌和噴灌。無花果不能壹次灌太多,尤其是成熟的收獲季節。為避免土壤濕度變化過大,應始終保持穩定適宜的土壤濕度,避免增加果實裂果。另外,無花果抗旱性強,耐澇性弱,雨季要特別註意及時排水,雨後要及時鋤地松土。

消滅病蟲害

無花果抗病性強,病蟲害少,少噴藥,所以常說無花果是天然無汙染的綠色食品。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是銹病、炭疽病和天牛,它們以幼蟲啃食樹幹和樹枝。對天牛害蟲的防治,除了在成蟲產卵期進行人工殺滅外,還可在樹幹和樹枝上塗抹白色塗膜劑(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鹽0.5份、水30份),防止成蟲產卵。對已吃進樹枝的幼蟲,可用鐵絲挖洞刺死,用註射器註射敵敵畏或殺螟丹5-10ml 50次,或用蘸有藥物的棉球塞入洞中,用黃泥封堵。銹病可用50%三唑酮500 ~ 8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雙6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

設施中的溫度和濕度管理

根據日本的資料,無花果的自然休眠期與其他果樹不同。其自然休眠期很短,低溫需求(3℃ ~ 5℃低溫時間)僅為80-100小時,或者幾乎沒有自然休眠。只要溫度達到壹定要求,就能發芽生長。

無花果正常發芽所需溫度在15℃以上,15℃以下發芽緩慢且不規則。棚的時間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品種特性和果實成熟上市的時間靈活掌握。壹般在10月上旬至3月上旬棚內升溫至65438+,前期白天溫度保持在15℃ ~ 20℃,如果溫度>:35℃時芽會死亡或不規則萌發,以後可逐漸升溫至20℃-25℃,夜間不低於10℃。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80%以上,以促進新梢的生長。1月以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晚上15℃以上,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促進新梢充實、花芽分化和結果。兩個月後,溫度仍為25℃-30℃,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在此階段後期,如果室外溫度穩定在25℃以上,應考慮逐步揭膜,進行露地栽培管理階段。5438+10月6月霜凍來臨時才進行地膜覆蓋,夜間逐步覆蓋草簾,維持生長溫度至深秋,使部分晚熟果實充分成熟,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

此外,無花果是喜光的樹種,也是耐蔭性很強的果樹。但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同化效率高、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多,能有效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因此,要註意種植密度和合理修剪,選擇透光性好的棚膜並保持清潔,以改善光照條件,保證無花果的正常生長發育。

無花果高產栽培技術介紹

無花果按授粉關系和花型分為四類,我國栽培的無花果都是常見的。

1.布蘭克原籍法國。夏果品種很少,秋果是主要品種。夏果為倒圓錐形,成熟時黃綠色,單果重100 ~ 140克。秋果呈倒圓錐形或橢圓形,壹般重40 ~ 60克。成熟時果皮黃綠色,果頂不裂,果肉淡粉色。該品種含糖量高,成熟果實含糖量18% ~ 20%,肉質細嫩,味甜,品質優良。

該品種生長適中,開樹形。分枝習性強,單性結實,產量高。該品種具有較強的耐鹽性和耐寒性,適宜在北京以南廣大地區發展。

該品種果實大小適中,品質好,鮮加工性極佳。適應性強,耐寒性極強,產量高,值得大規模開發。

2.馬思毅桃粉原產於美國加州。該品種在夏季和秋季結兩次果,但主要在秋季。夏果橢圓形,大,平均單果重100 ~ 150g,果皮綠紫色。秋果倒錐形,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80 ~ 100克,成熟時呈紫棕色。該品種果實大,果皮光亮,果肉粉紅色,肉質略粗,含糖量16% ~ 18%。果實商品性好,果皮堅韌,耐貯運,特別抗病。

主幹不明顯,樹形適中,枝條比較開,樹冠較小,適合密植。易分枝,分枝多,生長量大,單性結實,易結果。當年種植當年高產。自然休眠期不明顯,具體時間根據地溫上升速度而異。自然葉子很少,霜降後葉子才幹枯脫落。

該品種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好,耐貯運,發展潛力大。

(-)栽培價值

無花果別名牛奶漿果。果實軟而甜,風味特殊,富含人體易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含量高,並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幫助消化,是很好的保健水果。同時,中醫認為無花果果實味甘、性平,具有開胃、潤腸、消炎、解毒、通乳、止痢、治痔等多種功效。民間偏方很多,枝、葉、根、果常入藥。近年來,對小鼠的實驗表明,無花果也有壹定的抗癌作用。

成熟的無花果不耐貯運,可加工成蜜餞、果醬、幹果、糖水罐頭等。

無花果具有繁殖容易、管理簡單、結果早、病蟲害少、葉片光亮、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吸附和抵抗能力強、消除汙染、凈化空氣、根系耐重鹽堿能力強(壹般可達0.3% ~ 0.4%)等優點。因此,在房前屋後,廠礦周邊,特別是廣大沿海灘塗地區發展無花果生產是非常有前途的。

(2)主要類型和品種

無花果屬於桑科榕屬,只有無花果作為果樹栽培。根據正常結果是否需要授粉和花的類型,可分為4組或4個變種。大部分栽培品種屬於普通無花果群,隱頭花序只有雌花,不授粉即可單性結實。根據果實成熟采收期,可分為秋果專用型、夏果專用型和夏秋果兩用型三種類型。

目前國內種植的品種基本都是從歐美和日本引進的,有的本來叫遺忘,但是取了不同的名字。長江中下遊地區栽培品種較多,如布蘭裏克、棕火雞、加州黑、蓬萊柿、馬斯陶芬、阿爾巴尼亞1、信陽88、綠康1等。華北冬季氣溫低,無花果容易受凍,引種時要註意品種的適應性。

(3)生長和結果習性

無花果是亞熱帶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活得長的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下長成大樹。無花果報系發達,抗旱耐鹽,有氧耐澇。枝條長得快,分枝少,每年只有枝條末端的幾個芽向上向外延伸。除了基部的幾個節外,大部分新梢在每個葉腋之間都能形成2 ~ 3個芽,其中壹個為花芽。進入結果期後,除長枝外,樹冠內的新枝幾乎都能成為結果枝。因此種植後2 ~ 3年即可開始結果,7 ~ 10年可進入盛果期。

花芽進壹步分化發育,成為獨壹無二的花序托果。花序托果實肉質,囊狀,頂部有壹個小洞,被周圍的鱗片覆蓋。成千上萬的小花排列在花序托的內壁上,形成隱頭花序,所以外觀只看見果實不見花朵。小花不授粉也能單性結實。食用部分其實是壹朵多花,由花序花托和涉農花卉信息服務包裹的大部分小果實組成。

果實發育期為50 ~ 60天。長江流域新梢中下部的果實在當年秋季成熟,稱為秋果。有些在新梢上發育較晚的果實還沒有成熟,遇冷就萎縮脫落。新枝頂端幾個節上的花芽在深秋分化,布滿鱗片,可在暖冬地區安全越冬,第二年開春後繼續分化發育,成為夏果。正常成熟的夏果壹般質量都很好。根據夏果和秋果的能力,品種屬於不同的類型。

  • 上一篇:給醫生的感謝信
  • 下一篇:中醫正骨對治傷斷骨有什麽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