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艾草——燒艾草驅蚊在民間很常見。
掛香囊——掛香囊是中國古代人的習慣之壹。香囊中的許多藥材也被認為具有驅蚊效果,如廣藿香、薄荷、紫蘇、菖蒲、香茅、八角茴香等。,相當於把“蚊蟲叮咬”背在身上。
窗簾——夏秋兩季,蚊蟲猖獗,人們逐漸發明了蚊帳和蚊香。
點蚊香——中國古代發明蚊香,大概和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大約從漢朝開始就有真正的燒香了,因為香爐出現在漢朝。據史料記載,漢代就有“從月亮到至日燒香”來“避疫”的記載。燒香從“與神交流”變成了“避疫”。隨著材料的變化,香的功能也在不斷擴大,已經發展到驅蚊的功能。宋代科技著作《說事略》中記載:“端午采浮萍,陰幹,加雄黃。可以用紙包起來燒了驅蚊。”這應該算是比較早的“蚊香”了。
滅蚊燈——古人避蚊滅蚊的工具很多。《金瓶梅》中記載了壹種叫“滅蚊燈”的滅蚊器。目前,可視物體滅蚊器出現在明代。古代滅蚊器掛在蚊帳裏,燈邊有個小窗。當燈扭亮的時候,壹股氣流從小窗裏快速流入,蚊帳裏的蚊子就會被這股熱氣流吸進燈裏。
滅蚊壇子——古人避蚊的方法很多。他們還發明了壹種“滅蚊器”,就是壹個裝滿水和石頭的大罐子。古人在罐子裏養了壹些青蛙。蚊子愛乘涼,壹飛進來就成了青蛙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