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邁開腿”是糖尿病診療的基本法寶。
但是,有那麽多不能走路的人,比如中風患者、骨折患者、截癱患者等等。
有很多愛吃糖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飲食,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而且大部分都是胖子(哈哈哈),經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本身就是不想控制;
2.我想控制它,但我控制不了它。我屬於意誌力薄弱的那種:懷念美食,懷念朋友聚會的風景;
3.有很多人完全沒有自控能力或者自控意識,比如智障患者,很多固執的老人。
記得十幾年前有個五十多歲的糖友住院了。我問她:妳能控制飲食嗎?
答:沒有。
不吃飯能怎麽辦?比如妳愛吃香蕉,但是孩子已經把妳面前的香蕉拿走了。
我只會哭,扔東西。
網上有很多控糖專家和賣油專家:吃多少食物、什麽時候測血糖的預估結果和實測值幾乎壹樣。
看到我的《陳剛博士談糖》,壹直在勸糖友認真學習飲食的相關內容。甚至說飲食和運動管理不好的糖友很難控制血糖。
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朋友來說,少運動多吃飯才是唯壹的法則。但是,確實有很多人吃得很少,卻沒有瘦下來。其實人體並不是壹個簡單的機器。當妳吃得很少時,妳的身體會啟動“饑餓保護”模式,基礎代謝率會降低,以應對妳的“吃得很少”。壹旦飲食稍微放松壹點,這種“保護”就會讓妳覺得:“喝涼水要多久?”要想真正減肥,必須“咬牙”堅持,熬過這個“自我保護期”至少半年,才能真正受益於體重的提升。
對於那些飲食控制失敗或者因為各種原因非常困難的患者,沒有必要過於自責。身體是這樣的機器嗎?
那麽我能做什麽呢?
當妳已經很努力了,還是控制不了飲食,胃口還是很好,還是胖,糖友們:不妨試試這些方案。
減肥手術:
關於代謝性手術,我國《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規定:“對於18-60歲,壹般情況良好,手術風險低,生活方式幹預或各種藥物不可控制,且符合以下條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1,身體質量指數32.5kg/m2,有或無並發癥。對於身體質量指數身體質量指數32.5kg/m2,暫時還是不建議慎用,甚至對於身體質量指數25 kg/m2,這是手術禁忌。
換句話說,如果實在控制不了飲食,可以考慮給很胖的糖友做手術。
讓妳吃這麽多,我先管好妳的胃腸道,哈哈哈。
BMI32.5kg/m2是什麽概念?
答:身高170cm,體重94 kg是壹樣的。
我不會因為不控制飲食而選擇刀。
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壹直是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抑制肝臟糖輸出,抑制葡萄糖吸收。這些都是課本上的介紹。
二甲雙胍可以抑制食欲。對於肥胖的愛糖者,盡量不要選擇胰島素或磺脲類促分泌素來促進食欲,但二甲雙胍可以最大量使用,即每天2000-2550 mg。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糖苷酶抑制劑的作用是減緩食物中的澱粉分解為葡萄糖,使葡萄糖的吸收減慢,或者壹部分未被吸收就被排除體外。
GLP-1受體激動劑
這些藥物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從而降低血糖。具有多種胰外作用:可減緩胃腸道蠕動,延緩胃腸道排空,減少肝糖輸出。還可以抑制食欲,減少食量等等。
在這些藥物中,利拉魯肽已經在美國被批準用於減肥。
SGLT2抑制劑
正常血液中的葡萄糖從腎小球過濾到腎小管後會被重吸收到血液中,所以尿液中不會有葡萄糖。當血糖超過壹定範圍,腎小管重吸收能力達到極限時,就會出現尿糖。
這些藥物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從而使更多的葡萄糖從體內排出。
FDA說明書中三種SGLT2抑制劑的24小時尿糖排泄量
也就是說,如果妳每天吃壹片達格列嗪,24小時內就會排出70g葡萄糖,相當於4粒大米。其他SGLT2抑制劑類似。
所以這類藥物是可以減肥的。
吃很多,但是要改變飲食。
對於胃口很好,又想追求“飽腹感”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嘗試改變飲食結構。比如現在流行的“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即嚴格控制壹天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推薦熱量比:
完全做到這種吃法也很難,但壹定要減少每餐主食量,適當增加肉類、幹果、蔬菜等。,我們還是可以考慮嘗試壹下的。
減肥領域還有壹種流行的“快餐”:
目前最流行的是“5/2禁食法”。它是由英國醫學博士邁克爾·莫斯利首創的壹種新的減肥方法,即在壹周內連續兩天,女性每天只攝入男性500千卡或600千卡的食物,其余五天自由吃喝,不加控制。
空腹兩天內宜選擇壹些蛋白質含量高但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不建議完全禁碳水化合物,但盡量避免食用高熱量、高血糖指數的食物。
還有壹種“快餐”是“中午以後不吃東西”。就是正常吃早餐和中餐,中餐後不再吃碳水化合物等食物。這樣壹天24小時就有超過16-18小時的主食禁吃。晚餐可以吃壹些瘦肉、蔬菜、幹果。
當這些方法用盡時,血糖仍遠不理想,加胰島素從低血糖風險低、食欲刺激相對較弱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開始。
很多人再次使用4針的“強化計劃”。不知道胰島素的刺激作用在飲食管理上自制力很差。很多時候,越打越胖,血糖可能越大。
用之前想壹想。
不,妳只能認識到妳的血糖在壹個較高的範圍內。
自古以來就有人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上個月,朋友帶了壹個42歲的肥胖、單身、智障患者,剛確診糖尿病,空腹血糖16.5 mmol/L,我告訴他,理論上短期胰島素強化是初診二型糖尿病的最佳方案,很多人可以誘導“臨床緩解”。但是,對於智障的他來說,很難回家依靠七十歲的母親照顧。我開的處方是二甲雙胍緩釋片要逐漸增加到1.500mg/天,達格列,10mg/天。吃藥的頻率,壹天1次,足夠堅持下去了。
沒有最好,只有足夠更好。
國際研究表明,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朋友,如果在壹年內減掉15 kg,86%的糖尿病朋友可以達到“臨床緩解”。然而,減肥者眾多,真正能減肥成功的有幾個?有這種毅力或者自律的人,可能很少得糖尿病。
管住嘴,邁開腿,永遠是控糖最經濟最基本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