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熱食物可使膽管口括約肌和膽管壁松弛,有利於膽汁排出。過冷或過熱的食物會引起膽道括約肌痙攣,引起膽囊區隱痛和絞痛。烹飪食物時,以燉、燜、蒸、煮為主。
(2)食用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糖類的食物,可以保證能量供應,促進肝糖原的形成,保護肝臟。
(3)多加水稀釋膽汁;多喝瓜汁,如橙汁、梨汁、蘋果汁、菱角汁、蓮藕汁等。
(4)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西紅柿、胡蘿蔔、玉米、魚肝油等。,以保持膽囊上皮組織的健全,因為上皮細胞脫落,可促進膽結石的形成。蘿蔔有益膽囊功能,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應常吃。
(5)少食多餐,忌食酒精、刺激性食物或烈性調味品。飲食不宜過涼。
(6)芹菜米粥:芹菜連根120g,洗凈,切碎細末,與250g大米同煮,溫開水送服,每日兩次。
(7)鯉魚赤小豆湯:鯉魚1條,重約500g,赤小豆120g,陳皮6g,糖適量。鯉魚去鱗去雜質,洗凈,加入陳皮和紅豆,煮爛。可以加適量的糖,吃肉,喝湯。
(8)民間偏方
①鮮荸薺白30克,水煎後服,每日2 ~ 3次,可清熱利膽退黃。
②菱角洗凈去皮,切成小塊,代茶煎服,每次120ml,壹日內飲用。
(3)雞胗焙幹研末,每次吞服3克,每日2 3次。
小貼士:
規律飲食是預防膽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不吃東西時膽囊裏充滿了膽汁,膽囊黏膜吸收水分,使膽汁形成膽汁泥。進食後,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膽囊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素,使其收縮。此時含有膽汁泥的大量粘稠膽汁排入腸內,從而阻止了結石的形成。
膽囊炎的按摩療法有哪些?
(1)手掌順時針繞肚臍推30-50次。
(2)按壓掌門(位於肘關節和肘尖)、腋中(位於肘上3cm)、兩門(位於中腕旁6cm)1min。
(3)拇指按壓膽經穴(位於腓骨小頭前凹陷下6 cm處)65438±0分鐘。
(4)雙手自上而下將劍突推向小腹。
(5)手握拳頭,用拇指按丹俞(第10胸椎棘突下5厘米)、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5厘米)、奇門(位於第6肋間)1分鐘。用雙手手掌按壓揉捏胸肋數次。
小貼士:
慢性膽囊炎是膽囊的壹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表現為右上腹隱痛或不適,常伴有腹脹、惡心、噯氣等。,其癥狀具有隱蔽性和持續性。以上按摩療法對改善患者癥狀有壹定作用。
膽囊炎患者為什麽不劇烈運動?
慢性膽囊炎患者能否參加大規模運動,主要取決於患者的整體情況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壹般來說,發作頻繁的慢性膽囊炎患者不宜參加大規模運動。因為反復發作的慢性膽囊炎往往可導致以下兩種病變:壹是膽囊壁纖維化;另壹種是膽結石。這兩種改變都可以降低膽囊的膽汁濃縮功能,從而影響人體對脂肪和類脂物質的乳化和吸收。此外,復發性慢性膽囊炎更難治愈。壹旦不註意飲食,多吃高脂肪食物,就容易導致舊病復發。
大運動量後過度疲勞是促進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誘因之壹。再加上消耗量的增加,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但消化營養物質必須有膽汁參與,會增加膽囊的負擔,影響膽囊炎癥的控制和吸收。
對於治療後處於恢復期的慢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壹些適度的體力活動,如太極拳和間歇運動,有助於增強膽囊肌肉的收縮性,防止膽汁滯留在膽囊內,有利於炎癥的控制和康復。
小貼士:
註意限制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鰻魚、蛋黃、油炸食品等。多吃蔬菜和植物油,因為植物油中膽固醇含量低,而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較多,有利於維持身體的需要和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