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
疝氣又稱腸氣,是內臟通過腹壁上的孔口或薄弱點從正常位置突出形成的腫塊。男女老少都能得病。突出體外的疝不是氣體,大多是小腸等器官。女生多是卵巢和輸卵管。有時平躺即可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酸、腫、痛,少數無痛感。
壹般是咳嗽、便秘、憤怒、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等因素導致腹壓突然升高,突破疝環腹膜。孩子經常是因為哭引起的。
疝氣可分為兩類,即水疝和小腸疝。
水疝:分為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又可以分為交通和非交通兩種
癥狀:逐漸加重,按壓不能消失,無痛感。
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
壹般癥狀:站立時突出,仰臥後消失,按壓後回到腹腔。但嵌頓疝和絞窄疝疼痛難忍,難以推回腹腔。小腸疝氣如果任其發展,容易發生粘連和嵌頓,要盡早治療。
疝氣知識問答
壹、疝氣是怎麽形成的?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的壹部分離開原部位,通過人體的縫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壹部位。俗稱“腸氣”,有臍疝、腹股溝疝、斜疝、切口疝、復發性疝、白色疝、股疝等。疝氣多由咳嗽、打噴嚏、用力過猛、腹部肥胖、強行排便、女性懷孕、兒童過度哭鬧等原因引起。
二、疝氣的危害
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出現小腹隆起、腹脹、腹痛、便秘、營養吸收不良、乏力、體力下降等癥狀。由於腹股溝毗鄰泌尿生殖系統,老年患者容易出現尿頻、尿急、夜尿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孩子會因為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睪丸的正常發育;中青年患者容易出現性功能障礙。還有疝囊內的腸管或網膜容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引起炎癥性腫脹,使疝難以回輸,導致疝嵌頓,出現腸梗阻、腸壞死、腹痛等危險情況。
三、疝氣的治療方法
1,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疝帶治療。
藥物治療:可緩解疝氣引起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狀,從而緩解疝氣;缺點是疝氣控制不了。常用的中成藥有疝氣內消丸、何炬丸、補中益氣丸等。或者將肉桂磨成醋,用紗布敷在臍部。
疝帶療法:能快速阻止疝突出,從而有效阻止疝的發展,緩解疝引起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狀。缺點是使用不方便,治不好疝氣。
2.徹底治療法
現代醫學稱之為手術根治法並不確切,因為有些疝術後容易復發!
根治性治療包括疝修補術、疝補片修補術、疝腹腔鏡修補術和疝醫用膠註射吻合術。
疝修補:通過剝離部分外斜肌來修補疝環。
疝補片修補:用壹種補片材料修補疝環,而不是剝離部分外斜肌。
腹腔鏡疝修補術:通過內鏡修補完成疝修補術或疝補片修補。
疝醫用註膠吻合術:將與人體組織相似、完全相容的吻合劑直接註入疝管內,使疝管與疝環閉合,效果與剝離部分腹外斜肌修補疝環或補片材料修補疝環完全相同。
四種根治術的比較
疝修補:有1個大切口;需要住院7天左右;常規抗感染;腸粘連常見,雨天有疤痕和不適;復發率20%左右;普通疝完全恢復時間約3個月,特大疝6 ~ 12個月。
疝補片修補:有1個大切口;需要住院7天左右;常規抗感染;腸粘連常見,雨天有疤痕和不適;復發率約為65438±0%。普通疝完全恢復時間約3個月,特大疝6 ~ 9個月。
腹腔鏡疝修補術:有3個小切口;需要住院4天左右;常規抗感染;主要由全麻、穿刺、置鏡、氣腹引起;復發率約為15%。普通疝完全恢復時間約3個月,特大疝6 ~ 9個月。
疝醫用膠註射吻合術:無切口;未住院;不需要抗感染;無疤痕,偶有小硬結;復發率約為3%;普通疝完全恢復時間約1個月,特大疝約3個月。
五、如何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
患疝氣後,可根據病程長短、病情嚴重程度及是否有其他疾病按以下程序選擇治療方案:
1,發病後1 ~ 15天內可選擇疝帶治療。嬰幼兒在1個月內仍可考慮疝帶治療。如果病情不太嚴重,大約90%的嬰兒和70%的成人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治愈。
2.大多數患者應考慮根治性治療,但在接受根治性治療前及時使用疝帶也是有益的。壹是可以防止疾病的進壹步發展,二是可以有效防止疝氣嵌頓、腸梗阻等急癥並發癥的發生。
3 '傳統療法對6歲以下的患者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不會有手術的痛苦。
另外,虛擬機群上的產品團購超級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