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白喉帶火毒證[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藥術語(2013)]
3定義:火毒熾盛型白喉是指火毒熾盛的白喉綜合征,表現為咽痛劇烈,聲音嘶啞,口臭,咽部紅腫,白膜飽滿,高熱口渴,面紅,便秘,小便短赤,舌苔黃,脈數[1]。
4白喉火毒熾盛證的癥狀白喉火毒熾盛證的患者,咽痛劇烈,聲音嘶啞,口臭,咽部發紅,膜白,高熱口渴,面紅,便秘,小便短赤,舌苔黃,脈數[1]。
5.5.1治療白喉伴火毒實證方劑參仙活生湯治療[2]。
5.2治療白喉的禁忌[2]
忌起身、擡舉、嘔吐。
避免出汗。
不要害怕陷入困境。
避免刀和針。
避免重疾輕藥。
忌苦寒助燥。
6關於白喉白喉[3]作為疾病名稱[2]。參見“流行期間白喉簡介”。又稱白裹喉(早期名稱,俗稱銀耳,見《白喉釋微》)和銀耳(白喉釋微)。是指以發熱、咽痛、咽喉等處白色假膜不易脫落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喉疾病[1]。白喉是壹種急性傳染病[2]。流行於秋末冬初,學齡前兒童發病率最高[2]。發現患者應進行隔離、消毒,並報告疫情[2]。
《巴黎玉鑰》:“喉白如腐,甚害...患它的人很多,尤其是孩子,而且有傳染性。”
《巴黎玉鑰》:“喉白如腐,甚害...患它的人很多,尤其是孩子,而且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