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曹州的小商人名叫於靈義,他潛入壹個小偷的家裏,被他的兒子們抓住了。余淩義壹看小偷是鄰居家的兒子,就問他為什麽平時很本分卻開始偷東西。小偷回答說,他是因為貧窮才被迫偷竊的。
余淩毅又問他要什麽,他回答只要1000塊錢夠穿衣吃飯,余淩毅爽快的給了他1000塊。就在小偷拿著錢準備離開的時候,於靈儀叫住了他,這讓小偷很害怕,但他安慰小偷說,晚上帶著這麽多錢走在路上會有麻煩的。於是離開小偷家過夜,天亮後讓他回去。
小偷回去後,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和宇靈儀的原諒與慷慨相助感到羞愧。從此,他再也不忍心偷了,把這件事告訴了鄰村。大家都稱余淩毅是個好人。
這個小小的歷史故事到此結束,留給我們的卻是深深的思考。如果玉靈儀讓兒子們把小偷打壹頓放了,或者直接向官方舉報,會怎麽樣?小偷可能短時間不敢再偷了,但是他必須開始認同自己是小偷,過壹段時間就會繼續偷。而且小偷肯定懷恨在心,將來會找機會報復淩毅壹家,也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相反,真心想幫助窮人的於靈儀選擇了寬恕。這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小偷無法繩之以法以消除仇恨,還浪費了壹萬塊錢。看起來挺不劃算的,但他得到的更多,比如在鄰村有極好的口碑,這對他的生意更是如虎添翼,也為下壹代樹立了好榜樣。直到那時,於家才成為曹州南部的壹個貴族家庭。而且還多了壹個朋友,少了壹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