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乙肝的治療主要從濕、郁、虛三個方面入手。壹、濕中醫認為乙肝病毒屬於“濕熱疫毒”之邪。臨床研究還發現,濕熱阻滯是慢性乙型肝炎最重要的中醫臨床證候,冬淩草、茵陳等知名的能治療乙型肝炎的中草藥都是針對濕熱的。中醫也認為濕粘,纏綿難去,所以容易延長病程,形成慢性病。所以肝炎不祛濕是治不好的。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個肝炎患者都要用冬淩草和茵陳祛濕。濕邪壹般分為濕熱和濕濁。濕熱患者多,表現為口幹、口苦、喜歡喝涼水、吃油炸的東西後容易上火、小便黃、舌苔黃厚膩。這類患者在治療上壹般選擇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為主方,再酌情加減藥物。中成藥方面,可選擇龍膽瀉肝丸、西黃草顆粒、雙湖清肝顆粒、乙肝清熱解毒顆粒。在食療方面,冬淩草、茵陳、板藍根、田基黃、豬牙草、淡竹葉等中草藥可以用來煲湯或煮水代替茶。這類患者壹定要註意兩個問題:1。不要過早使用滋補藥物。清除濕熱是壹個漫長的過程。有的慢性肝炎患者連續用藥3個月,舌苔才去掉。濕熱不除,過早使用補品,不但不能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反而會加重濕熱。2.定期去醫院看看。清熱利濕的藥物比較苦寒,可能會損傷脾胃。因此,在服用壹段時間後,患者應該去看醫生,檢查他們的舌頭和脈搏,以了解濕熱是否已經消除。如果是,就不要繼續服用那些藥物,以免損傷人體的正氣。濕濁患者相對較少。他們和濕熱患者的區別是舌苔厚而不黃;我也有口幹、口苦,但是不喜歡喝水。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們有明顯的身體疲勞感,每天都感覺很累,好像背著很重的東西。濕濁患者壹般食欲不好,嚴重者口中有黏糊糊的感覺,大便也是爛的。在治療方面,可選用淩薇湯、藿樸夏玲湯等。中成藥方面,可以用李石散、健脾祛濕顆粒等。作為飲食調理,最值得壹提的是土茯苓和甲魚,有祛濕化濁的作用。當然,如果經濟條件不好,可以用薏米、茯苓熬湯或者糖水,效果也不錯。濕濁患者壹定不能用藥物治療濕熱,否則會損傷脾胃,使濕濁更難祛除。第二,抑郁癥就是肝氣郁結,平時不開心。如果妳說不開心會得肝炎,大家肯定會說沒道理。是的,不開心不會得肝炎,但是得了肝炎肯定不開心。中醫認為:“肝主泄,為風木之臟,性剛暴戾,喜表而厭郁。”所以肝炎病毒侵入肝臟,首先會抑制肝氣的釋放,這是肝炎患者不快樂的病理基礎。臨床上,經常會有壹些患者的各項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內,但是總會感覺有點不舒服,比如感覺特別累,食欲不振,或者感覺肝區浮腫等等。這些表現雖然各有特點,但有壹個共同點——擔心病情。另壹個特點是不適的癥狀與心情有關。如果有其他事情要做,患者壹般不會覺得不舒服。當他們冷靜下來後,不適的感覺突然變得很明顯。這類患者的治療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對這種狀態的理解和自我調節。柴胡疏肝散對肝氣郁結有較好的療效。如果愛發脾氣,可以用丹梔逍遙散。胃口不好就用逍遙散。對於這類患者,飲食調理作用不大,關鍵是要解決如何客觀看待乙肝的問題。三、虛證壹般來說,虛證多見於久病不能得到良好治療的患者;有些是先天不足造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虛證相當特殊。其不足來自於“天災”和“人禍”。中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肝病會損害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營養吸收不好,自然會影響肝臟。土壤貧瘠,樹木當然無法茂盛。這就是所謂的“天災”。所謂“人禍”,是指過度使用清熱利濕的藥物。所以肝病虛證的治療首先要避免“人禍”,然後再處理“天災”“天災”就是土不好,所以要“養肥”土——補脾胃。脾胃虛弱的患者往往表現為沒有食欲,精神疲勞。他們的臨床表現與濕濁患者相似,但脾虛患者的主要感覺是虛弱無力,無嗜睡。而且最重要的壹點是,這類患者的舌苔壹般不會厚膩。治療方面,四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是較好的選擇。中成藥方面,香砂六君子丸、補中益氣丸也不錯。平時用黨參、黃芪、白術、大棗等藥物煲湯或煮粥,也能起到飲食調理的作用。
上一篇:海竿捕魚技巧下一篇:為什麽來月經要喝紅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