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體質忽冷忽熱,下半身怕冷,本身卻很熱。有時候,上半身感覺焦慮,但下肢不涼。夏天要穿秋褲秋褲。但就算有這麽多問題,去醫院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這應該如何調整?
為什麽忽冷忽熱?
演員王麗雲有忽冷忽熱的問題,據她回憶:
更年期的時候,有壹年夏天的中午,我趕了壹趟長途車,汗流浹背,但上車後,我舒服地坐在空調下睡著了。下車後,感覺自己“感冒”了,擡不起頭,睜不開眼睛。這種情況持續了十多天。後來雖然好了,但是她變得很怕下半身的冷,上半身的熱。她經常感到焦慮,她的小手指不能伸直。
專家分析:她得了重感冒,體內有寒氣。中醫認為,人體有壹種防禦之氣,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當人醒著的時候,齊威就在身體的表面。當人睡著時,齊威會跑進身體。此時表面齊威少,寒氣容易進入體內。王麗雲在空調下睡覺時很容易感冒。這也是為什麽很多老人睡覺的時候都知道用床單或者衣服蓋住自己。冷空氣進入體內,沒有及時排出。如果呆久了,就會變得又冷又冷。
手指被稱為“四端”和“陽氣的末端”。如果陽氣不足,它們會變冷,壹冷就收縮,所以王麗雲的手指會彎曲而不能伸直。王麗雲“睜不開眼”的另壹個癥狀也表明她的陽氣不足,身體寒冷。
感冒癥狀:腹痛、腹脹、腹瀉、腸鳴音、怕冷。
發燒癥狀:口臭、口苦、反酸、喜歡冷飲、燒心。
如果妳也壹樣,寒熱癥狀都有,那麽妳屬於寒熱混合體質。調理的時候可以用專家帶來的養生三寶。雖然很常見,但是很多人用錯了。
“三寶養生”用得不對,反而吃虧。
專家告訴我們,這種冷熱混合的情況在王麗雲非常普遍。需要同時治療熱病和感冒的問題,但是王麗雲的保健三寶很有問題,後兩者加重了她的病情。
第壹寶:艾灸貼
專家指出:艾灸貼雖然是個好東西,但王麗雲貼在肩膀、後背等地方的膏藥只是出汗,起不到根本作用。它應該貼在能補充楊琪的穴位上。
專家給出了幾個穴位的建議:貼在湧泉、太溪、關元、腎俞穴,可以幫助人體補陽散寒。
專家還給出壹個特別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用辣椒皮暖腳。平時看電視玩手機的時候,可以踩踩這些辣椒皮(幹的),既按摩腳底穴位,又能溫陽散寒。
花椒果皮可以反復使用。妥善保管。不用的時候,用塑料袋裝好,固定好。不要讓花椒果皮的味道散去。可以用半年左右。
第二件寶物:竹葉茶
王麗雲的第二件寶物是竹葉,它能清火、提神、祛心火。然而,專家指出,對於身體有寒氣的人來說,喝竹葉青茶無異於雪上加霜,使身體更加寒冷。因為清火的藥物和食物對陽不好。
改進方法:竹葉3克,幹姜6克或9克,用水浸泡。
如果覺得幹姜味道辣,可以換成鮮姜。根據王麗雲的身體狀況,專家建議可以先用10g的鮮姜,然後逐漸增加鮮姜的用量。
第三寶:粥二十寶
王麗雲的第三寶是鮑爾粥。其配料有:燕窩、赤小豆、黑豆、綠豆、銀耳、紅薯、大棗、百合、蓮子、葡萄幹、桂圓、糯米、薏米、花生、黑芝麻、枸杞等。
專家指出:這麽多好東西,普通人都能吃,但對於體寒的人來說,會讓體寒加重。因為豆類、燕窩等食材都是涼性食物,粥裏沒有壹種食物是熱的。
而且棗、葡萄幹、龍眼肉都是甜的。吃太多甜食會使氣的運動變慢,不利於陽氣的生長。甜辣結合的東西可以補陽。
改善方法:去掉壹些豆類等寒性食物,加入生姜或肉桂。肉桂有溫陽散寒,引火歸元的作用。
化解上熱下寒的經典名方
專家指出:王麗雲的身體狀況,單靠飲食是不夠的,必須吃藥。能同時清熱散寒的方子,就是千年柴胡桂枝幹姜湯。
柴胡、黃芩、天花粉能清熱;桂枝、生姜溫散寒,助陽;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配桂枝、幹姜能溫陽。
▲不同的人上面熱下面冷的比例不同,不可能給出壹個適合所有人的處方劑量。請遵醫囑。
如何恢復因寒冷而變形的手指
專家認為,王麗雲變形的小指關節仍處於早期階段,表現為晨僵,運動後會緩解。專家建議,平時用手撫平就可以恢復,不要放任不管。多活動有助於排出手指的水分,防止骨骼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