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帝和其他太子比起來,真的沒什麽可推薦的。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恭親王奕?恭親王在清末發起洋務運動。他開明又固執己見,這讓鹹豐更加無能,導致很多人疑惑道光為什麽要選這麽壹個無能的鹹豐當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鹹豐帝的來歷,因為在清朝的後宮,太子是儲君的時候,要先看他母親的地位,兒子是他母親的貴人。鹹豐帝的生母是孝皇後牛之祿,鹹豐在血統上優於其他王子,這也讓道光首先考慮他。
道光帝選擇鹹豐帝,壹方面有主觀感情因素。鹹豐的生母蕭全成皇後生前非常受道光寵愛。但被追封為皇後後,道光帝逐漸冷落了她。後來,孝全成皇後抑郁,大病而死,死時才33歲。但當時的鹹豐帝才10歲,自小沒有親人。
鹹豐帝能成為皇帝,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老師教的好,演技好。鹹豐帝的主牌是慈和孝。因為這兩點,道光完全決定讓他做楚君
先說鹹豐帝表現出來的仁慈。壹次,道光和王子們去打獵。鹹豐帝生病,不想去,但他的老師告訴他,不需要打獵。結果鹹豐帝照辦,去了狩獵場。所有的王子都滿載食物回家,包括許多熊,鹿,兔子和野豬,但鹹豐帝兩手空空地說,鹹豐告訴準備好的故事。他以為是春天了,萬物都在繁衍。他實在不忍心殺死生靈。道光聽後,忽然覺得這孩子將來壹定是個仁者君子。他大為感動,已經有了讓他做楚君的想法。
況且鹹豐的第二張王牌是孝順。道光臨死前,仍不忘考驗諸侯的才能。於是諸子病榻,道光問其治國之策,諸子答之如流,尤?,這是比較有思想、有見解的,但是到了鹹豐,鹹豐壹句話不說,只是哭,道光帝大為感動,當即決定讓鹹豐做楚君
就這樣,因為道光帝思想的不同,在他眼裏善良孝順的鹹豐當上了皇帝,才華非凡。當他成為恭親王時,道光錯了。在搖搖欲墜的清朝,不需要仁慈的國王。他所缺少的是壹個能夠扭轉局勢的英明勇敢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