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口腔潰瘍是由於心肺功能受到抑制,氧氣供應不足,津液過度損耗肝臟,內臟功能失調導致內分泌失調而引起的燥火癥狀。體內缺乏某種維生素、過度疲勞或體內毒素過多都會引起口腔潰瘍。中醫指的是心肺之火,表現為口幹舌爛、唇裂、目赤耳鳴、微咳。
口腔潰瘍的原因:
根據中醫理論體系,口腔潰瘍有以下病因:外感六淫、飲食不當、情誌過度、體陰兩虛、勞傷內傷、先天不足。
外感六淫,燥火是兩個主要致病因素。燥邪易傷津液,火為陽邪。當其性質發炎,津液傷火,就成了口瘡。因此,秋季及氣候突變時,口瘡容易復發。
吃太多辛辣油膩的食物,或挑食偏食,導致內熱劇烈,沿經絡進攻,導致口瘡,常耗肺腎之陰津液。
情誌過度,情緒不穩,由於思慮過度,睡眠不安,情緒低落而上火,心火過盛,向上郁積而灼口,或心火下移到小腸,沿經絡襲口,均可導致口上生瘡;或者平時多有郁怒,肝郁氣滯,郁氣化火,暗耗陰血,導致肝火旺盛,口舌生瘡。
體陰不足的人,平時體陰不足的人,或者有病陰虛的人,導致內生虛火,灼傷口腔,得口瘡。
因勞累引起內傷,或因長期勞累、久病傷脾,導致脾虛水濕,口舌生斑,產生口瘡;或者積火長期積壓轉化為濕熱,濕熱的蒸化導致口瘡。脾陽虛是因為脾氣虛,導致脾陽虛,寒濕濕熱也會發生口瘡。
先天體虛,或身體長期受寒,傷脾腎,導致脾腎陽虛,陰寒盛,寒濕上至口舌,造成瘀血,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口唇舌部生瘡。
總之,外感邪氣、六淫燥火、臟腑內傷實熱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主要由心脾兩臟引起。
口腔潰瘍的治療;
壹般口瘡可以自愈。如果不能自愈,可以選擇中藥治療。保持患處清潔,不要用手挖或剝,以免細菌感染。在治療過程中,要對癥下藥。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引起的口瘡、復發性口瘡者,應選用具有滋陰降火作用的藥物。脾胃郁結型宜清熱瀉火,涼血通便。
心火型炎癥要清心瀉火,涼血利尿。肝郁積熱型宜清肝瀉火,理氣涼血。陰虛火旺型宜養陰清熱。脾虛濕阻型要健脾祛濕。氣血兩虛,要氣血雙補。
預防口腔潰瘍:
在日常生活中,要註意保持口腔清潔,經常用淡鹽水漱口,不要過量吸煙飲酒,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規律,飲食清淡,多吃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多喝水,減少口瘡的機會。可以喝蜂蜜水、葡萄糖水降火,也可以多吃香蕉、龜苓膏、涼茶、胡蘿蔔、柚子、黃瓜等涼的東西。需要補充壹些潤心肺的食物,如山藥、大棗、蓮子、百合、木耳、梨、芝麻等。,日常生活中堅持鍛煉,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大便通暢。
口腔潰瘍雖然是小病,但也不容忽視。口腔潰瘍可並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易怒、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所以身體任何部位的問題都要好好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