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60多歲的女士長期膝蓋疼痛。除了吃消炎止痛藥,疼痛厲害的時候去小診所打針,還能撐壹會兒。但打完某針後,她的膝蓋腫得像排球那麽大,又紅又腫,還發燒。經過醫生的治療,她從膝蓋裏抽出了上百個類似“木瓜牛奶”的C.C .液體,醫生診斷為細菌性關節炎並發敗血癥。
應註意細菌性關節炎損傷軟骨的註射消毒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黃定俊醫生表示,人體關節是保護非常嚴密的結構,細菌壹般很難侵入。但如果註射器械和皮膚消毒不徹底,或者所用藥物和制劑工藝沒有保持無菌,就容易產生細菌性關節炎。關節軟骨壹旦被細菌破壞,無法再生,最終可能換成人工關節,得不償失。
打針好又快嗎?正確的思想必須為人所知
很多長輩認為打針更快更好,但正確的觀念是,打針可以更準確地將藥物輸送到目的地,減少全身副作用。壹般用玻尿酸或者類固醇。如果只是靜脈註射消炎藥或抗生素,註射的作用比口服吸收快,維持療效的時間也是壹樣的。而且,如果經常向人體血管內註射藥物,可能會加速血管硬化。真正需要註射救命的時候,就會沒有健康的血管去註射,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膝關節軟骨不能再生,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療。
膝蓋的軟骨就像汽車的輪胎皮。越穿越瘦,無法保養。最後會換壹個新的。目前還沒有辦法再生。如果有三者中的兩者,可以接受微創減痛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如果只有內側,可以接受微創減痛人工半膝關節置換手術,保留自己的十字韌帶,這樣恢復更快,活動更自然。
軟骨的含水能力影響關節活動。
但要保養關節,黃定俊博士指出,膝蓋的軟骨結構更適合反復運動,如遊泳、騎自行車等。我最害怕的是沖擊運動,包括任何離開地面站立的運動。因為膝蓋的軟骨結構就像海綿壹樣,含有水分,但是如果我們保持同壹個姿勢超過三個小時,那部分軟骨的含水量就會降到最低,吸收沖擊的效果就會變差。所以,除了恢復肌腱和韌帶的彈性,改變姿勢,讓軟骨的含水量恢復壹些是很重要的,但還是要循序漸進,不要運動太劇烈。
加入我們,每天關註妳的健康!Line @ ID: @訂閱健康阿羅哈視聽頻道更輕松閱讀健康知識:/supply/article/46045關鍵詞:膝蓋痛,消炎止痛藥,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黃定軍,關節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