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大多是“拖”出來的!
胃癌早期隱匿,泛酸、惡心、噯氣等現象讓很多人誤以為是小胃病。即使在體檢時,人們也傾向於選擇驗血、胸片、腹部彩超,但很少有人會主動選擇胃鏡檢查。
接受胃鏡檢查的人90%以上都是在拖,身體真的承受不了。只是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們才多次考慮改進胃鏡檢查。
大部分胃癌都是通過胃鏡篩查,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癌癥惡化。
因此,胃癌信號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胃癌大多是“拖出來”的。壹旦出現飯後四征,不要猶豫就醫!
標誌1。飯後異常腹脹
上腹部不適也是胃癌最常見的初始癥狀,主要表現為飯後有飽腹感,即使只吃少量食物,也會有異常的飽腹感。
經常反復發作,但持續時間不長,癥狀也不是很嚴重,容易被誤認為消化不良或胃炎,所以被忽略。
征兆2,消化不良
胃癌引起的最早腹部癥狀包括胃灼熱和消化不良。燒心,胸部和上腹部的燒灼感,是胃酸反流至食道引起的,會引起燒灼感,即所謂的“燒心”癥狀。
胃裏有腫瘤,會導致食物在胃裏分解不當,導致打嗝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征兆3,惡心和嘔吐
胃癌早期,患者進食後會有惡心嘔吐的感覺。因為這個癥狀和其他胃病類似,所以要綜合判斷。
壹般來說,惡心往往是胃癌引起的消化道梗阻。隨著時間的延長和病情的加重,患者會逐漸從惡心嘔吐演變為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這個時候壹定不能耽誤,抓緊就醫。
標誌4。黑便。
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排出體外。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大便的顏色來判斷病情。
壹般來說,當出現黑便時,往往提示腫瘤處於中晚期,胃癌也是如此。
因為胃癌會導致消化道出血或小腸出血,因為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在腸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會使患者的糞便呈現黑色。
以下四類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希望妳不在其中:
1類: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幽門螺桿菌傳染性強,在胃黏膜上繁殖,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的元兇。
研究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會使胃病患者患胃癌的風險增加2.7-12倍。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至少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
第二類:40歲以上胃潰瘍患者。
40歲以上的人處於緩慢下降的狀態,如果再患胃潰瘍,就更危險了。
第三類:經常吃腌制和燒烤食物的人。
食物燒烤時會產生強致癌物苯並芘和亞硝酸鹽,能直接接觸和刺激胃黏膜。經常吃燒烤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是少吃燒烤食物的人的20倍。
與燒烤類食物類似,鹹魚、鹹菜、鹹蛋、火腿等食物在腌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如果攝入體內容易增加患癌風險。
生活中,如果想預防胃癌,
養好胃,記住“三要四少”,胃就會越來越好!
三大要素:
1,喝點滋補茶
用茶治療胃病有其獨特的優勢。
尤其是茶藥完美結合,溫和持久,是調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壹。
兩餐之間泡壹杯蒲公英根紅茶,養胃消炎,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蒲公英,又名老太婆,是壹種常見的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將蒲公英適當發酵制成蒲公英根紅茶,可以大大降低蒲公英的寒性,適合長期飲用。
蒲公英被譽為天然抗生素,具有廣譜殺菌抑菌作用。是消炎藥,對胃炎特別有效,能起到緩解胃炎的作用。
而相關研究表明,蒲公英還能殺滅幽門螺桿菌,降低胃潰瘍的概率。能清熱潤胃,消炎止痛,適用於各類胃脘痛患者,且其藥質輕,無滯澀之弊。
所以每天養胃,喝蒲公英根紅茶,是殺菌消炎的好茶。
2、多吃堿性食物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過多是胃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許多胃病的誘因之壹。
胃酸過多會損傷胃黏膜,增加癌變幾率。所以生活中可以多吃堿性食物,中和胃酸,暖胃養胃。
如西蘭花、小米、胡蘿蔔等食物。
3、預防和治療壹般胃病。
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胃潰瘍、胃息肉、術後殘胃、惡性貧血、幽門螺桿菌陽性胃病患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和40歲以上長期治愈的患者,應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胃癌,及時治療。
四個小:
1,少煙酒
吸煙會增加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率,飲酒會將酒精攝入體內,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出血。所以,胃不好的,壹定要少碰煙酒。
2、少吃熱的
吃得太快,吃得太熱,會加重腸胃損傷。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都覆蓋著粘膜,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壹旦超過65℃,就會灼傷黏膜,導致食管炎、胃炎。
3、壓力小
如果壹個人長期處於抑郁、煩躁、悲傷的狀態,就會導致神經紊亂,加速胃酸分泌,使胃黏膜缺血,形成胃病。
所以在生活中,壹定要學會釋放壓力,試著說說笑笑,這樣有助於胃病的恢復。
4.少熬夜
睡眠不足會降低胃的屏障自我保護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潰瘍的幾率。
充足的睡眠是腸胃不好的人的天然良藥。
所以腸胃不好的人,平時壹定要規律睡眠,減少熬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