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黃瓜怎麽才能在大棚裏發光?

黃瓜怎麽才能在大棚裏發光?

適時播種。?

溫室覆蓋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和草簾,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苗齡40-45天,株高15-20 cm,有5-6片真葉時種植。壹般每畦種植兩行,行距40-60 cm,每畝種植2500-2700株。?

第四,加強現場管理。?

1,肥水管理。播種前半個月開溝施基肥,每畝1.500公斤圍欄肥,1.000公斤人糞尿,45公斤復合肥。種植活樹後,每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15天後再次追肥。黃瓜生長快,肥水供應要及時。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和“少量多餐”的原則,壹般每兩個收獲期追肥壹次。在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進入盛花期後,根據土壤含水量,每1-2周澆水灌溉壹次。?

2.溫度控制。種植後,需要保持較高的溫室溫度,以便減緩幼苗生長。緩苗後應加強保溫、防凍、通風、防熱灼等措施。壹般白天棚內溫度達到28-30℃時,晴天通風;陰天適當通風,溫度保持在20℃左右,夜間棚溫15℃(不低於10℃)。溫室小拱棚上的草簾要早揭晚蓋,增加光照。壹般在立藤前拆除小拱棚,4月下旬拆除棚邊膜,留頂膜至采收結束。

3.應用激素保花保果,初花期用保果靈100倍液噴花保果靈,提高早期產量。?

五、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黴病、疫病、枯萎病和白粉病。要實施水旱輪作、撒生石灰等農業措施預防病害。尤其要註意霜黴病的早期防治。溫室黃瓜壹般在3月中下旬開始發生,清明後氣溫回升到20-24℃時,就能迅速流行起來。因此,從3月中旬開始,每隔5-7天用25%多菌靈、70%安泰生或58%瑞福的500倍液噴施;霜黴病斑出現後,用72%科陸750倍液或69%安科600倍液防治。陰雨天氣,可使用45%百菌清熏蒸劑,每畝0.2公斤,晚上關溫室,第二天早上通風,與噴霧交替使用。蟲害主要是蚜蟲,用康福多7000倍液或凈2500倍液壹次即可防治。

早春大棚黃瓜栽培技術

初春在壹些大面積連作的老菜區種植大棚黃瓜,引起黃瓜枯萎病和病害,威脅大棚黃瓜生產。我們通過嫁接黃瓜來育苗,

臨時生火取暖等措施的綜合運用,有效解決了土傳病害問題。

提高了黃瓜種植的經濟效益。

1.選擇保護地黃瓜品種。

山東米慈、新泰米慈、錦春3號耐低溫、耐高溫、耐密瓜,非常適合早春大棚種植。

2.嫁接育苗

黃瓜播種期在65438+10月中旬,歷苗齡50天左右,生理苗齡為1心5、6葉。砧木為黑籽南瓜,接穗比砧木早播3天。播種前,砧木和接穗種子都需要焯壹下。

種子發芽後,種植在木箱或塑料板中,珍珠巖在爐灰或鋸末中浸泡在熱水和壹些營養土中。移植方法是腹部切口,

它最大的優點是黃瓜苗可以是各種大小,嫁接後在大棚內扣上壹個小拱棚,蓋上草墊進行遮光管理。

3.乙烯利處理苗和移栽苗

當黃瓜嫁接苗有兩片葉子和1顆心時,及時噴施150 ~ 200 ppm乙烯利,以增加雌花數量,這是嫁接苗獲得良好早期產量的關鍵。當幼苗有3片葉子和1顆心時,及時移動它們,可以是穿過土塊,也可以是移入塑料營養缽。

移栽前低溫煉苗,移栽後白天27 ~ 29℃,晚上15 ~ 18℃緩苗,然後降溫管理。播種前7天,夜間溫度逐漸降至7 ~ 8℃鍛煉幼苗。

4.播種時間是3月初。

為了使地面溫度上升,入冬前不要給大棚澆水,提前30天扣棚,烘烤地面,準備畦土。每667平方米溝施雞糞4000 ~ 5000斤,聯胺50斤,沿棚柱距頂膜40厘米拉第二層膜支架,2月中旬掛第二層膜。當15 cm深度土壤溫度穩定在12℃時,種植,行距60 cm,株距33 cm,每667平方米保護3500 ~ 3800株。栽好後按壹個按鈕小拱棚,用塑料薄膜覆蓋。晚上及時點壹個帶煙道的土竈放在棚中央,棚外蓋草。

5.溫室管理

(1)溫度管理:黃瓜嫁接苗緩慢生長期,小拱棚內溫度保持在28 ~ 32℃。白天達到35℃時,及時打開小拱棚內的薄膜,晚上覆蓋。種植後10天,摘掉嫁接夾和小拱棚膜。中午可適當開第二層膜,白天棚溫保持在28℃以上。夜間室外最低溫度5℃時,摘掉第二層膜,進入常規管理。(2)水肥管理:壹般根瓜用二次水澆灌,到腰瓜時水肥齊攻,薄肥和化肥交替使用(薄肥-清水-化肥)。黃瓜全生育期施薄肥3-4次,約3-4立方米,尿素100 kg。

溫室黃瓜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壹、畸形瓜

包括彎瓜、尖嘴瓜、大肚瓜、蜂窩瓜等等。

1.彎瓜出現的原因是苗期溫度濕度不適宜或營養供給不足,導致子房發育不良,自然發育成彎瓜;黃瓜肥大時,田間管理不當也容易形成彎瓜。避免上述情況的較好辦法是在育苗時為黃瓜花芽分化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同時在瓜條膨大期加強肥水管理。

2.甜瓜發病的原因壹是施肥不良,二是棚內持續高溫。因此,當溫室內溫度超過30攝氏度時,需要及時通風,防止高溫的發生。開始坐瓜後,要加強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培育壯苗。

3.出現大肚瓜的原因壹是施肥不良,二是土壤缺鋅。因此,應選擇單性結實性強的品種作為溫室內的主栽品種,並在此基礎上結合整地施用硫酸鋅作為基肥。

二、花打頂現象

原因是種植慢後不能很好的促進控根,追肥灌水過早。地溫下降,根系活力減弱,營養跟不上,導致開花打頂。如遇上述現象,瓜類應早收,部分雌花應疏花,晴天澆水,追施氮肥。

第三,葉子是黃色的

這是營養供給不足造成的。黃瓜是壹種需肥較多的植物,不僅基肥要充足,還應在結果期加強追肥,保證高產。

黃瓜霜黴病是壹種毀滅性的病害,通常通過噴灑農藥來控制。根據實驗,采取無汙染的控制措施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能降低費用,提高質量。主要措施是:

1高溫悶棚。選擇陽光明媚的中午封閉大棚,讓大棚內的溫度迅速上升到45度,保持2小時後讓空氣降溫。壹般1次悶棚可控制病害10天。註意在實施高溫悶棚的前壹天澆水。

2.提高溫度,降低濕度。提高溫室內的溫度,降低溫室內的濕度,有利於黃瓜的生長,可以有效抑制霜黴病的發生。方法是:早晨,通過封閉溫室,將溫室的溫度提高到30-32度。下午溫度會降到20-22度,棚內濕度降到60%-70%。此外,還可以用塑料薄膜、稻(麥)草、爐灰等方法提高室內溫度,降低室內溫度。

3.葉面噴施肥料。溫室黃瓜生長期間,合理噴施葉面肥補充營養,能快速有效地為植物提供所需營養,促進黃瓜健康生長,提高抗病能力。壹般每10天噴施1次,每畝每次噴施氮磷鉀硼混合溶液50公斤。該溶液是通過在每50千克水中加入50克尿素、100克磷酸二氫鉀和100克硼砂來制備的。在制備液體之前,應該用少量熱水溶解硼。

4噴糖水。據研究,霜黴病的嚴重程度與黃瓜中糖氮比有很大關系。在黃瓜生長期間,噴施1%白糖和1%尿素的混合液,可達到80%以上的病害防治效果。壹般噴5-8次。

壹.管理

5月份黃瓜進入收獲期中後期,這段時間黃瓜下部葉片開始老化,土壤肥料消耗過大,黃瓜價格下跌。5月將進入高溫穩定期。5月上旬,夜間最低溫度高於15℃時,可在日溫穩定在15℃時,保持溫室開放,以減少夜間高溫時黃瓜對養分的過度消耗。到了5月中下旬,竹木大棚的塑料薄膜要全部揭掉。揭大棚膜應在2-3個晴天後進行,揭膜前澆水壹次,防止黃瓜因通風過快而萎蔫。剝離的薄膜應折疊並做好標記。采用水封空氣的方法保存。方法是在薄膜表面灑上足夠的水,或者將薄膜浸沒在水中,這樣可以延長薄膜為下壹茬作物儲存的時間。這個月要根據黃瓜的生長情況補充足夠的肥料和水分,最好用復合肥或者沖施肥。5月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要註意用藥和空氣濕度的管理。

二是落藤大棚黃瓜栽培周期比較長。過去壹般采用去核或換頭等技術來控制其生長,但通過實驗發現,這種方法會嚴重影響黃瓜的生長速度和總產量。但如果不摘頂,植株會太高,特別是植株到達棚頂的膜時,必然會影響膜的正常透光,植株之間會相互遮蔭,導致大棚內通風透光不良,壹方面影響黃瓜的品質,另壹方面也影響病害的傳播,不利於黃瓜的正常生長。因此,適時修剪和降低株高是實現溫室黃瓜高產、高效、優質栽培的重要配套措施之壹。

具體方法是黃瓜最好不要在落蔓前7 ~ 10天澆水,以降低莖蔓組織的含水量,增強莖蔓組織的韌性。壹定要在落藤前把下面的葉子和黃瓜去掉,防止落下的葉子和黃瓜作為病菌傳播,感染其他葉子和黃瓜。落藤時選擇晴天,不要在10∶00分鐘前或澆水後進行,否則莖藤含水量高,缺乏韌性,容易折斷或纏繞。落藤的動作要輕,不能硬拉。需要引導藤蔓沿著藤蔓的彎曲方向下落。纏繞藤蔓時,順著藤蔓的彎曲方向彎曲藤蔓,不要用力或反方向彎曲,以免折斷或纏繞藤蔓。瓜蔓墜落高度壹般為0.5 ~ 1.0m..使帶葉的藤蔓離車面約15 cm,每株保持20片以上的功能葉。蔓生後要加強肥水管理和防病措施。根據其多發的病害,應選擇合適的藥劑,在藤落後立即噴灑防治病害。在藤蔓倒下後的幾天內,要適當提高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促進藤蔓的傷口愈合。

三、病蟲害可能黃瓜,請特別註意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和斑潛蠅(又稱葉線蟲)。

霜黴病:葉子背面被水浸濕的斑塊。防治方法:葉面噴施0.16%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0.2%白糖水;病情嚴重時,可采用高溫悶棚法;發病初期可噴施75%百菌凈可濕性粉劑500倍+甲基硫菌靈500倍或600倍64%抗病毒礬可濕性粉劑;發病中期,使用杜邦克露、安可+品潤混合液或賽西馬林+代森錳鋅混合液。劑量見產品說明。病後期將病葉全部摘除,采用高溫悶棚法。註意噴灑藥劑要兩邊均勻噴灑,噴灑量要在60公斤藥液/畝以上。

細菌性角斑病:葉片背面的水浸斑。註意霜黴病是3-10平方毫米的斑塊。細菌性角斑病是指大小小於65438±0 mm2的斑點。其他區別如下:1。葉片背面病斑潮濕時產生銀耳膿,幹燥後為白色薄膜或粉末,不同於霜黴病葉片背面病斑上生長的紫黑色菌層;2.葉病後期穿孔不同於霜黴病後期穿孔;3.危害瓜條,腐爛發臭,霜黴病不危害瓜條。施藥初期噴灑新黴素5000倍液、30%琥珀酸銅可濕性粉劑(dt殺菌劑)500倍液、60%磷酸乙酯琥珀酸鋁可濕性粉劑(dtm) 500倍液、77%科迪400倍液可濕性粉劑、47%加倫農600-800倍液可濕性粉劑、12%。過量使用銅制劑易引起藥害,壹般不超過3倍。噴藥要小心翼翼地噴在葉子的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美洲斑潛蠅:5月以後,大量雌成蟲從麥田、油菜田遷徙,飛入菜地,造成危害。雌成蟲刺傷植物葉片,取食產卵,幼蟲潛入葉片和葉柄為害,造成不規則的蛇形白蟲道,葉綠素被破壞,影響光合作用,受害嚴重的葉片脫落,造成花芽和果實被燒毀,嚴重危害幼苗。美洲斑潛蠅發生初期,蟲道呈不規則線狀延伸,蟲道末端常明顯變寬。防治方法:使用滅蠅紙誘殺成蟲,成蟲期開始至結束,每畝設置15個誘殺點,每個點設置1張滅蠅紙誘殺成蟲,每3-4天更換壹次;當受害作物的壹片葉子上有五條幼蟲時,在幼蟲二齡之前(蟲道很小)持。8-11 . 8%艾氟啶乳油3000倍液、5%順式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殺蟲雙劑5000倍液噴灑25%板千凈乳油1500倍液。1%增效7051生物殺蟲劑2000倍液、1.5%阿維菌素EC 3000倍液、20%康復多濃縮可溶性液4000倍液、5%氯己定EC 2000倍液、36%殺蟎劑EC 1000-65440倍液。防治時間為成蟲羽化高峰期8-12,效果較好。此外,也可以選擇生物防治方法。釋放南美斑潛蠅姬小蜂等寄生蜂對南美斑潛蠅的寄生控制率高。

  • 上一篇:冬天孩子皮膚幹燥皸裂怎麽辦?
  • 下一篇:防止頭發產生靜電的方法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