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式描述
高廣義等專家建立“致息因素理論”後,將這壹理論應用於藥物的組方配伍。他們根據數以萬計的臨床治愈經驗和胃腸息肉的分類、分級、分級,采用現代中醫最先進的顆粒劑型,打破常規劑型和傳統配伍,研制出“ⅰ型胃腸息肉、ⅱ型胃腸息肉、ⅲ型胃腸息肉、ⅳ型胃腸息肉”系列胃腸息肉基礎劑型和個性化靶向劑型。
臨床上,他們根據患者體質、胃腸息肉分類分級,獨立和/或組合使用“基礎方、靶向方、外用膏藥”,保證了處方用藥的個性化、精準化和靶向性,使胃腸息肉的有效率和治愈率處於現代醫療行業水平的前列,為胃腸息肉的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治療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普及胃腸息肉的治療,他們不遺余力地從全國各地的兄弟醫院或專科醫院接受並教授了數百名高級醫生,為胃腸息肉的專科領域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
2.作用機理
A.疏肝健胃,潤腸調脾,調節人體體液和腸液的成分和酸堿度,清理致癌因素,從而抑制胃腸息肉的再生和生長,達到“寧心安神”的效果。
B.軟堅散結,清熱除濕。使息肉根部的微血管收縮,阻斷息肉的營養途徑,使息肉缺血性萎縮。吞咽治療後縮小的最大息肉為:胃腸道內3.25cm(0.21cm);萎縮後);
C.養胃陰,養胃補腎,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提高肥大細胞的吞噬功能,吞噬壞死脫落的息肉碎片,從而達到“吞噬”的效果。鎮靜吞噬療法吞食的最大息肉為:胃腸道2.71cm,膽總管0.68cm,肝內膽管0.42cm。患者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3歲5個月。
D.祛邪扶正,活血化瘀。就像改變息肉的性質壹樣,惡性息肉轉向良性發展,降低惡變系數,消除惡變的可能性。
3.如何服用
A.該系列藥物可分為內服藥和外用膏藥兩大類。兩個月為壹個療程,壹般情況是1-2個療程,可以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B.根據具體病情,有的患者需要同時使用內科和外用藥,有的患者只需要使用內科。
C.飯前半小時用溫開水送服內服,每日二至三次。具體用量由專家根據病情確定,外用藥根據病情貼在腹部凸出部位(按說明書中的圖解)。
D.服藥期間請不要飲酒,也不需要特別禁忌。
E.息肉消失後,減量1-2個月鞏固療效,達到預防復發的效果。